APP下载

当马匹消失于村庄

2018-12-08梁逢栋

滇池 2018年10期
关键词:村庄玉米土地

梁逢栋

我长大的那个地方,原本是深山密林,是飞禽走兽的天堂。来此居住的人,并不是因为陶渊明式的山水田园梦,而是背负活着使命。最老的住户迄今也不过一百年。而更多的人,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从更高寒、更贫瘠的地方搬来。

万物生长,人当然也不例外。而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掠夺。年轻力壮的男子,带着怀有身孕的女人或嗷嗷待哺的孩子,拣一块开阔地,砍倒树木,鸟兽仓皇而逃;筑起土木结构的房子,用茅草盖了屋顶,算是有了遮风挡雨之地。在肥沃的野生地里撒下种子,庄稼疯长。狼豹成群结队而来,在夜晚远远地望着人们生起的篝火。人们就地取材地对这个地方命名,叫它木树脚,就是树下的意思。大树底下好乘凉,人们坦然将自己交给了树木和土地。我在清朝的县志上看到过对这片土地的记载——无足轻重,等同于荒山野岭,只向附近一个土司上交为数不多的租子。

在民以食为天的年代,为活着奔忙的人们,像蚂蚁般用触角告诉同类,这是一个好地方,快迁来居住。张家来自巧家,李家算是老住户,曹家来自高山……他们就这样,沾亲带故地搬到了这里,落地生根。我家也是外来户,一九八一年迁来此地。

我的记忆从吃开始。那时我想,人这一生,要是不吃饭就好了。那时我们吃饭,只是为了活着。地里的玉米迎风招摇,人们盯着玉米,像盼望自己嗷嗷待哺的孩子一天天长大。玉米穗蔫了,意味着它可以吃了。蔫穗,就是一株玉米的成人礼。此后,孩子们掰下玉米棒子烧了吃,父母们则选择煮了吃。当然,最好是等到秋天,让金灿灿的玉米铺满晒场。而土豆呢,我们叫它洋芋,它们埋在地里,只能从叶子和花的长势去猜测收成。

而我要说的,是青黄不接的季节。那样的时节,庄稼还在地里生长,而粮食在一天天减少。我们希望那样的日子快点过去,而太阳每天都不紧不慢。父母的焦虑洋溢于表,因为他们的使命是要让一家老小活下去。他们说不出让孩子少吃的话,只能默默减少自己的食量。

我们像土豆一样,艰难地活在土地上。孩子们面黄肌瘦,父母们灰头土脸。我们抬眼看远山,一朵云轻轻掠过山头,像我们内心那看似不经意却无处不在的对活着的焦虑。一个五岁的孩子,意识到人不吃东西会死,而吃的东西并不富足,所以,学会了珍惜粮食。

“如果人像个皮球,肚子饿了加气就饱了,那多好。”

有天我突发奇想,不再吃饭,而是大口呼吸。结果是被人误以为生病了。当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又被人认为我已经饿昏头了。我因此吃了一顿米饭和鸡蛋汤。时至今日,我仍然记得那顿米饭的感觉,满口生津,米饭在舌头的搅动下,在嘴里打滚,久久不忍下咽,更不忍咀嚼。

穷则思变。不断有人迁来我们那个地方居住,也不断有人离开此地,去了县城或更远的地方。

我父亲是最早离开的人。他扛回了村里的第一辆自行车,支在家里,供我和弟弟蹬着玩儿;他提回了录音机,让我在《刘三姐》的歌声中想象她的样子。后来,他干脆告别了我们母子三人,从西昌踏上开向成都的绿皮火车,然后一路南下。一年过后,他带回了棉花糖和鞭炮,以及满村的谣言。

后来,他改变了努力方向,想成为一名医生或律师。于是,我小时候的很多个清晨,总看见他摇头晃脑地站在窗前背脉象口诀或法律条文。如今他已六十二岁,若让我总结他过去几十年的时光,其实就一句话:一个不得志的人。

他没有成为医生或律师,而是爱上了打猎。这并没有什么不好。在米和肉紧缺的年代,我们还能时常吃上野味,都是拜他的枪法所赐。关于野味,我老家有言:飞斑鸠,走兔子。我吃过的斑鸠,至少有几百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大凉山一隅,深山密林里,一声枪响,鸟兽毙命,被一个父亲用来喂养他的儿子,边吃边叮嘱,要好好念书,将来走出山外。

“一代人来,一代人走,大地永存,太阳照常升起”。古老的《圣经》,像是人们的生活台词。时代在山外,像一缕风轻轻吹了进来。1980年代已经到了尾声。如今想想,那真是一个激情又悲伤的年代。而我还那么小。我眼睁睁看着一个最好的口琴手在一个秋天,踩着泥泞和禾苗的清香离开。不久后,便传来他发财的神话;一场爱情败露之后,我的姑姑,就要出嫁。她在鞋垫上绣上花朵和“青春幸福”;我一个远房的叔叔,也扛着一面明晃晃的锯子,流浪到了别的地方。总之,年轻人们,仿佛在一夜之间腋下长出了翅膀,都跃跃欲试想出门。

时代潮流滚滚,那些外出的年轻人,像是被洪水带起的石块和泥泞,没人知道他们会停留在哪里。而我也离开了,去县城上学,并期待着知识改变命运。

村干部的腋下夹着黑色皮包,上面写着两个字:深圳。黑白电视进了村,虽然只能靠室外天线收看中央一套,我们仍然知道,外面正在发生着轰轰烈烈地变化。在一个地广人稀的地方,土地就是生存之本。人们似乎突然明白了,粮食的来源有两种,一是靠土地生长,二是靠钱买。而土地上,除了洋芋和玉米,还能长出别的东西来。

当烟叶在土地上长出时,人们喜忧参半。让原本种土豆和玉米的土地改种烤烟,很多人心存疑惑。然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口号已经深入人心。人们似乎一夜之间忘记了温饱,而是在心里盘算着如何赚钱。年轻人去了远方,带回神话和半生不熟的普通话。当然,也有人带回了可以做父亲的丈夫或没有父亲的孩子。留在土地上的人们,守着地里的烟叶,祈祷风调雨顺,冰雹和病虫害远离人间。岩浆滴成的观音像下齐刷刷跪满了人,他们几乎只有一个愿望:让烟草的收成称心如意。

夏天,庄稼和野草一起疯长。绿色的田野里,不时出现几个黑色的斑点,那是干活的人们。除草、培土、施肥、浇水、打药,村庄里飘着磷肥、农药和烟叶的味道。那个时节,村里几乎找不到一双干净的手。

辛苦得到了回报。洋芋下了餐桌,成了人们怀念的东西。人们的碗里已经有了一半是米饭。玉米棒子堆在楼上,三分之一用来喂猪。大约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吃饭问题解决了。虽然谈不上美味和营养,但至少不再挨饿。脑袋里塞满了饥饿记忆的老人们一遍遍叮嘱,要爱惜粮食。我听过最严厉的话是,浪费粮食会遭雷劈。

那时我十七八岁,一场梦破碎后,重重跌回了土地上。而那个刚刚解决温饱的村庄,显然盛放不下一个年轻人的无所畏惧。我选择远走他乡,将土地留给了父母。这真是一个过分的选择。我在愧疚中四处流浪,寻找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在异乡的天空下,我挥汗如雨,想起彼时的故乡,劳作的父母也是汗流浃背。每一次回乡,都是一次忏悔。因为有了距离,让我更容易发现一个村庄的变化。

当马匹消失于村庄,当摩托车从两棵树中间穿过去,当人们的腰间挂着手机,当遥远的县城成了越来越多人的常驻点,我知道,那个曾经为了温饱而奔走的村庄,终于有了改变。

我听到人们谈起过去,像谈一场惊魂未定的旧梦。那些满足的表情背后,是中国农民深重的饥饿记忆。当我把目光锁定生养我的村庄,我便像一个农民样的心生满足。而当我把那个叫木树脚的地方当成中国乃至世界上的一个村庄,我又隐隐担忧起它的未来:会不会有一天,人们说不出自己的故乡?

像一个不曾根治的老毛病,这样的担忧在每年春节时复发。作为一个土地的叛逃者,我看到逃离的队伍越来越大。这是一场大迁徙,我们的目的地至少是在县城。人们笑谈在县城的经历,赌桌上的输赢,夜场里的笨拙,餐桌上的吃相。有人正在老去,仿佛是一夜之间,牙掉了,嘴瘪了,脱相了;有人正在长大,黄发白面红唇,和父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条水泥路统治了所有的羊肠小道。草木蔓延开来,让那些试图去山间寻找原生态气息的年轻人迷了路。据说野兽也回来了,麂子、野猪不时进村来破坏庄稼。

那时为了活着,我们迁来此地,撵走豺狼,播下种子。如今我们正在将村庄归还于野兽、飞鸟、虫子和山神。山水田园梦,是城里人的事,相当于吃腻了大鱼大肉的粗茶淡饭。而农村人们,正在酝酿着如何走出去。哪方黄土不埋人?但是,当所有人的年轻人都成了无根的野草,当老人埋骨于深山,那時的乡村,会是怎样?

故乡是招魂地,而我们早已走远。当我们置身钢筋水泥的建筑中或流水线上,那个看着我们长大的村庄,正在一天天老去。老一代人,还能为活着寄望于土地,而新一代,则是在城乡之间的游魂。如果有一天,我们老了,想起小时候生活的那个地方,但愿仍然记得归乡的路。

责任编辑 田冯太

猜你喜欢

村庄玉米土地
收玉米啦!
我爱这土地
我的小村庄
村庄,你好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村庄在哪里
最饱满的玉米
村庄
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