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陆军武器装备发展特点分析

2018-12-08岳松堂龚钰哲

军事文摘 2018年12期
关键词:拉莫斯陆军装备

岳松堂 龚钰哲

21世纪以来,为适应新军事战略的需求,印度陆军发展战略从传统的守势防御转为更具进攻性和冒险性的攻势防御,从常规突击军种向战略打击军种转型,重点发展战略性打击力量,以期具备立体进攻、远程打击和快速反应能力。基于此,印度陆军近年来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武器装备建设,致力于快速提高印度陆军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和作战能力。

发布发展规划,制定陆军装备建设顶层设计

长期以来,印度保有一支世界第二大规模的陆军部队。印度军队共有约132万现役军人,其中陆军人数超过112万,占据了印度军力的绝大多数。为了使数量庞大、装备落后的印度陆军实现现代化,印度陆军近年来积极发布发展规划,实施顶层设计,明确了印度陆军装备建设的目标、重点与方向。

第一,印度陆军发布了2020年发展规划,根据该规划,“印度陆军2020年将成为一支能够在三军联合作战环境下,在整个冲突过程中有效完成任务的部队”。印度陆军认为:未来主要任务是对外部威胁形成威慑,如果威慑失败就用武力击退;次要任务是协助印度政府应对国内威胁。

第二,印军制定《2012—2027年长期综合远景规划》,提出了对印度陆军的能力建设目标。2013年4月,印度国防采办委员会批准了该规划。2013年6月,印度国防部基于该规划制定并发布了《技术展望与路线图》。该文件共列举了印度陆军作战的14项能力需求,包括:重点从机动性、杀伤性、生存性和信息优势等方面增强装甲车辆和机械化步兵的作战效能;战场互联;火力与火力支援能力;天基和空基战场态势感知;夜战;由网络赋能到以“网络为中心”;增强“从传感器到射手”的协同能力;有效的防空;基于直升机的、完全一体化的作战陆航编队;增强己方机动性,削弱敌方机动性;核生化放防御和防护;城区/半城区作战;两栖(陆地和内河)作战;敏捷、快速响应的一体化后勤保障系统。

加大对本土军工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武器装备国产化

印军武器装备素有“万国武器库”之称。印度独立60多年来,国防工业一直处于不断壮大的建设过程中,但由于受到技术因素的困扰,武器装备的采购主要依赖进口,以此来迅速提升武器装备的质量。目前,印度陆军武器装备种类之繁杂,来源国家之多,维修费用之高,已让军方高层头痛不已。因此,为了降低对国外装备的依赖性,增加国产装备的比例,印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印度装备的A-50EI预警机由印度自行组装,机身采购自俄罗斯的伊尔-76,雷达则是以色列的ELW-2090相控陣雷达

第一,最新的国防采办政策加大了对国产武器装备的支持力度。2013年4月,印度国防部最高采办决策机构——国防采办委员会对国防采购程序做出修订,明确要求在大型军事采购中优先考虑本国国营和私营企业,“只在国内无法生产时才采购进口武器”,以减少对进口武器的依赖。根据修订后的法规,国防采办优先顺序分别为:采购纯印度国产装备;采购合资企业在印度国内联合生产、国外研发的装备;采购高技术复杂系统或关键零部件在印度设计、开发、生产的装备;国外企业作为供应商,向印度企业提供生产许可证或允许国产化的装备;向国外直接采购。而选择任何一种方式都必须说明为什么没有采取优先级更高的方式。

第二,限制外国企业在印度本土国防企业的最高投资比例为26%。印度商务部曾经多次提议提高外国企业这一投资比例,但是国防部坚持最高投资比例仍为26%。如果超出该比例,但会为印度带来先进技术的投资则需要通过印度内阁安全委员会的批准。关于先进技术的定义,印度国防部掌握其解释权。

第三,引进武器装备时大多要求获得技术转让或向印度企业提供生产许可证。通常,印度国防部在进行招标时,便明确规定必须获得技术转让或者在印度国内生产部分装备,例如:向俄罗斯采购T-90S主战坦克时,除直接引进647辆俄制T-90S坦克以外,另外1000辆坦克由印度本土企业阿瓦迪重型车辆厂计划以每年100辆的速度特许生产(实际生产远低于这一计划速度);印度在实施枪械、无人机等装备采购计划时的做法也如出一辙,仅直接引进装备需求总量的少部分,通过技术引进和印度国内制造来获得需求的大多数装备。在这种政策下,印度不仅引进了装备,还引进了技术,既有利于本国国防企业和技术人员加快学习、吸收先进技术,又有利于印度国防制造业水平的提高,将大大缩短印度国防工业的成长期。

2016年9月6日,印度自行研制的轻型战斗直升机成功完成了首次15分钟的飞行试验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依赖进口武器装备来实现军事现代化。只有形成强大的国防工业实力,才能确保军队在战时获得源源不断的装备保障和补充并在平时避免武器装备发展受制于人。尽管印度军队长期以来形成的对进口武器装备和引进技术的依赖情况并不可能迅速改善,但是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印度政府已经开始采取有力措施,致力于提高本国国防工业的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制定相关政策时均向本土国防企业倾斜,未来印度国防工业实力或许将得到大幅提升。可以看出,印度在武器装备发展过程中,引进装备是不得已而为之,获得技术转让是为了借鉴学习,要求在国内特许生产是权宜之计,自行设计、自行研制、自行生产以实现国防建设完全自主才是最终目标。因此,印度陆军武器装备发展的后劲和潜力不容忽视,标志之一是蓝天(音译为阿卡什)防空导弹系统2015年5月5日正式服役。

强调以中国军队为假想敌,强化中印边境地区军备建设

从地缘政治和军事战略上看,印度一直将中国和巴基斯坦作为最大的对手——中国是潜在对手,而巴基斯坦是现实对手。随着西方国家恶意炮制和渲染“中国威胁论”,印度对中国的和平发展抱持强烈的警惕和防范心理。印度国内,尤其是军方,一方面对印度在1962年中印战争中的惨败怀有复仇心理;另一方面认为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强大,以武力方式收回印占领土的可能性增加,中印边境很可能再次爆发战争冲突。在这种氛围下,印度陆军以中国军队为假想敌,展开军备建设。

一方面,印度陆军在中印边境地区增加兵力,构筑喜马拉雅安全屏障,强化山地作战能力。印度于1954年承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后,加紧了北部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的控制,并于1975年吞并了锡金。印度不仅把喜马拉雅山脉当作是抗衡中国的天然屏障,还将印度陆军全部12个山地步兵师中的9个放在了中印边境地区,其对中国的防范心理和威慑意图可见一斑。近年来,印度陆军还在中印边境地区新增部署了直升机中队、特种侦察大队、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团和蓝天防空导弹团等,还于2009年分别在那加兰邦的萨卡马和阿萨姆邦的米萨马里组建了2个山地步兵师。在其第12个5年计划(2012年—2017年)中,印度陆军描绘出一个“提高针对中国和巴基斯坦的战斗力”的野心勃勃的路线图。根据该计划,印度将耗资47亿美元升级北部边界的军事设施,在2020年—2021年完成能力建设。同时,斥资120亿美元,在西孟加拉邦组建一个专门针对中国的山地打击军。印度陆军第12个5年计划还计划在锡金的乃堆拉山口和拉达克地区增加部署2个装甲团,在北安查尔邦增加部署1个机步旅。

另一方面,先进武器装备优先列装中印边境,提高印度陆军的纵深打击能力。印度陆军近年来采购了大量先进装备,均重点列装中印边境驻防部队,以加强该地区驻军的纵深打击能力。2010年8月24日印度国防部透露,将在靠近中国边境地区部署射程达250千米的大地Ⅱ战术弹道导弹。2011年11月9日,印度陆军宣布向阿魯纳恰尔邦(我藏南地区)部署了1个陆基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团。2012年9月,印度陆军宣称将向该地区部署第2个布拉莫斯巡航导弹团,并且将装备最新研制的布拉莫斯Ⅱ型巡航导弹。下一步将要装备部队的布拉莫斯Ⅲ型巡航导弹,有先进制导能力及“垂直俯冲”攻击能力,部署到高海拔山脉后,可对隐藏在山区的目标实施精确打击。自2012年5月提出采购计划后,印度于2016年11月底签订了7.37亿美元的采购合同,计划采购145门M777A2和配套的激光惯性火炮定位定向系统(25门为原装采购,其余120门在印度许可生产)。M777A2计划装备新成立的面向中印边境作战的山地打击军,以提高其机动性和杀伤性。

大力投资进攻型武器装备,打造“撒手锏”武器

印度前副总理西达亚士拉曾经对印度的军事战略做了一个权威性的解释:“仅靠防御不能避免战争,更不能赢得战争。我们不仅要有防御准备,还要有进攻能力,能够发起攻势。”在上述进攻性军事战略指导思想下,印度陆军立足于以先发制人为基础的“惩戒威慑”战略,奉行强调快速猛烈进攻作战的“冷启动”作战理论,更加侧重发展进攻型武器装备,包括采购美制最新型攻击直升机、重点发展陆基导弹作为“撒手锏”武器等。其他相关武器装备发展也得到大力推进,如步兵战车和反坦克导弹。

印度陆军重点开发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

按照陆军航空兵的规划,在2022年以前印度陆军将拥有10个攻击直升机中队,总共100架攻击直升机。通过组建攻击直升机中队、装备攻击直升机,印度陆军将具备空地一体协同作战能力,有助于提高战术作战的灵活性和快反性。

在采购美制AH-64E阿帕奇·卫士攻击直升机的归属问题上,印度陆军和空军一直争执不断,互不相让,但争执终于以“双赢”结局结束:2017年8月,印度国防部长担任主任的国防采购委员会批准为印度陆军航空兵首批采购6架AH-64E,计划2020年开始交付;印度陆军航空兵共计划采购39架AH-64E,组建3个独立的AH-64E直升机中队,预计将部署在印度与中巴的边境地区,用于在爆发冲突时摧毁对方的坦克装甲车辆。印度空军则已于2015年9月28日与波音公司和美国政府签订了22架AH-64E直升机及机载设备和15架CH-47F支奴干重型运输直升机的采购合同(价值30亿美元),交付工作将于2018年9月—2020年3月完成。合同中的直升机平台属于印度与波音公司的直接商业销售,而机载武器、传感器、雷达、训练设备及各种其他部件属于印度与美国政府的对外军售协议,包括812枚AGM-114L-3长弓·海尔法反坦克导弹、542枚AGM-114R-3海尔法Ⅱ反坦克导弹、242枚BlockI-92H毒刺空空导弹、12部AN/APG-76火控雷达。波音公司确认,印度空军还可能再订购11架AH-64E和7架CH-47F。

在陆基导弹方面,印度陆军重点开发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并将其4个布拉莫斯导弹团中的2个部署在中印边境地区,该导弹飞行速度达到马赫数2.8,拦截难度大,对我防空反导体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和挑战。2012年4月,印度成功试射烈火Ⅴ远程弹道导弹后,印度官方宣称,该导弹能携带核弹头,可以攻击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主要城市。印度陆军于2014年7月8日成功完成了先进型布拉莫斯巡航导弹的发射试验,该导弹首次使用安装了印度最新研制的软件算法的制导系统,能够集成多颗导航卫星的导航数据,以大大提高对付地面深埋目标的精度;在对付难以攻击的地面目标时,该导弹能携带200~300千克的弹头进行大角度俯冲攻击。2017年3月11日,印度首次成功从陆基机动平台发射了增程型布拉莫斯巡航导弹,最大射程达到450千米,并透露还正在研发射程达800千米的增程型布拉莫斯,预计2019年之前进行试验。2016年6月,印度正式成为《导弹技术控制协议》成员国,因此射程300千米及以上的导弹技术转让不再受限,为最大射程仅为290千米的布拉莫斯解除了增大射程的约束。陆基增程型布拉莫斯的试验成功将使印度陆上打击能力进一步提升,而一旦用于空基和海基布拉莫斯使射程达到450千米,将对航母编队形成更大威胁。

2016年2月15日,6家印度承包商向印度国防部提交了未来步兵战车项目的建议方案。根据当时的计划,12—14个月后,印度国防部将根据技术成熟度、本土化能力和资金情况从5家私营公司选出2家与OFB军械工厂委员会一起进入样车设计阶段;24个月后再从3家承包商选定1家于2020年—2021年进入用户试验阶段,并计划于2024年签订合同进入有限序列生产阶段,2028年—2029年开始列装。印度陆军共计划装备2610辆可空运的两栖型未来步兵战车,用于取代老化的俄制BMP-1/2步兵战车。印度要求该车重20~22吨,能携载3名乘员和7名士兵,安装射程4~5千米的发射后不管反坦克导弹、40毫米榴弹发射器和射程为2千米的辅助武器及7.62毫米同轴机枪,还要求战车具备核化生防护能力及防地雷和简易爆炸装置的能力。

印度国际防务展上展示的印度阿卡什防空导弹系统

2016年9月6日,印度自行研制的轻型战斗直升机成功完成了首次15分钟飞行试验。该机净重3.1吨,最大航程350千米,最大升限6400米,研制成功后将采购187架,以取代印度陆军和空军现役老式120架印度豹和60架猎豹轻型多用途直升机。

2017年7月上旬,印度总理访问以色列,为印度陆军订购了321部长钉反坦克导弹发射架和8356枚长钉导弹;该项军购计划是印度国防部2014年10月25日批准的,当时共计划采购1914部长钉发射架和37860枚导弹,除这次直接采购外,剩余部分将由印度通过技术转让进行许可生产。

另外,2017年9月10日,印度国防部宣称其自研的毒蛇(Nag,音译为纳格)反坦克导弹在拉贾斯坦邦沙漠地区成功进行了测试。虽然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宣称该导弹已完成研发试验,但印度陆军要求在正式批量生产列装前再进行更多的极端环境温度试验。印度陆军的担心主要体现在导弹的红外导引头性能和价格两个方面。之前曾暴露毒蛇导弹的红外导引头在夏季白天高温环境中无法分辨目标信号特征和环境信号特征,达不到4千米的最大射程。虽然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认为2017年6月进行的成功试验已解决了该问题,但陆军认为试验只是部分成功,还需进行更多试验。另外,1套毒蛇发射系统单价约50万美元,接近以色列长钉或美国标枪的两倍。印度陆军共计划装备8000枚毒蛇导弹,但印度总理却已于2017年7月访问以色列时紧急订购了8356枚长钉导弹,看来毒蛇正式大批量装备印度陆军仍任重道远。毒蛇于1983开始研制,原计划2008年正式列装,但印度陆军在2008年只订购了443枚毒蛇导弹(当时计划2011年交付,具体交付情况不详),用由BMP-2步兵战车改进而来的纳梅卡发射车进行了用户试验。

打造网电攻防作战力量,追求网电空间的不对称优势

网电战的出现使传统的国防概念和军事原则发生了重大变化。相对于传统的作战方式而言,网电战顯然具有巨大的不对称优势。它具有以下4个特点:成本低,只需要通信设备和网络连接就可以进入网电空间;战线模糊,没有物理或地理界限,没有传统意义上作战边界的概念,敌人可以存在于任何地方,传统的前方、后方、前沿、纵深等概念变得模糊;速度快,发生速度接近光速,攻击数据包的光子在光纤中流动,几乎无法测量发动攻击和产生效果之间的时间间隔;破坏性极大,由于现代生活与网络密不可分,因此国家可能在不失一寸国土的情况下蒙受“电子珍珠港袭击”,通信中断,金融系统崩溃、停水断电乃至政府瘫痪。

作为计算机软件开发大国的印度,十分重视网络安全和开发网电战能力。为提高网络安全性,印度军方斥巨资开发了保密数据信息传输网络,为三军提供安全可靠的语音、视频、数据和其他通信服务。印度军方一方面将网电进攻写入作战条例,明确提出要建立能够瘫痪敌方指控系统以及武器系统的网电武器,在陆军总部、各军区以及重要军事部门均设立网电安全机构;一方面通过吸纳民间人才和对军校学员进行“黑客”技术培训等方式,逐步完成未来网电战的人才储备。

目前,印度陆军已组建了一支能够“转守为攻”、规模达1.5万人的网电战部队,除进行网络安全防御外,还要先发制人,主动入侵敌国网络窃取军事机密,以追求网电空间的不对称优势。2013年10月底,印度军方向政府提交了建立网电司令部的提议。网电司令部将从海陆空三军招募人员和资产,于2017年投入运行。

摘编自《现代军事》

责任编辑:张传良

猜你喜欢

拉莫斯陆军装备
港警新装备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7年总目次
当主播需要什么装备?
中国陆军司令外事“首秀”给了巴基斯坦
命运多舛的俄罗斯陆军总司令部
演习中的阅兵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