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戏传承与创新探析

2018-12-08庄丹华

艺苑 2018年4期
关键词:剧种宁波市剧团

庄丹华

【摘要】 本文从非遗保护的角度出发,在国家大力保护与发展戏曲的时代背景下,系统梳理国家戏曲保护政策对甬剧保护和传承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以及甬剧在传承优秀基因、保留基本特色的基础上,与时俱进,进行发展创新的种种探索和其中的经验教训,以作为其它地方戏保护和发展的借鉴。

【关键词】 地方戏;甬剧;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识码]A

甬剧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名录。甬剧是以方言说唱的宁波地方戏,属花鼓滩簧声腔,是由说唱嬗变为戏曲的一种表演艺术;它既具有自己的个性,也具有地方戏的许多共性。因此,以甬剧为个案,对它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深度剖析,寻找对策,对其它地方戏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从非遗保护的角度出发,在国家大力保护与发展戏曲的时代背景下,梳理近年来国家对戏曲采取的保护政策对甬剧保护和传承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以及甬剧在传承优秀基因、保留基本特色的基础上,与时俱进,进行发展创新的种种探索和其中的经验教训,以作为其它地方戏保护和发展的借鉴。

一、我国戏曲保护与发展的时代背景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遗传密码。保护、传承、发展好戏曲,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维护文化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1]11但是,随着我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戏曲处境艰难,剧种和流布范围不断萎缩,部分剧种消亡,大量剧种处于濒危状态。从文化部艺术司会同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单位完成的《关于推动戏曲剧种传承发展的调研报告》来看,1999年出版的《中国戏曲志》收集的各地、各民族剧种有374种,现存286种(木偶、皮影不包含在内),大约40个剧种经常参加全国性艺术活动,74个剧种只有1家院团或班社保持演出。剧种消亡速度令人触目惊心,保护和发展传统戏剧迫在眉睫。对此,我国政府给予充分重视,并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尤其体现在非遗保护工作中。

十多年的中国非遗保护工作,开始于以昆曲为代表的中国戏曲保护;而这些年的中国非遗保护成绩也从中国戏曲保护工作中得到了具体而鲜明的呈现。中国的传统戏剧样式极其丰富,在已经公布的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中,传统戏剧类项目共162项,涉及的戏剧样式总计306个,剧种形态的数量几乎是全国戏曲剧种和艺术样式的全部。在已经公布的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中,传统戏剧类传承人总计611位,占全部国家级传承人的近1/3。

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办发[2015]52号),明确戏曲传承发展总体目标,并就戏曲的传承、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建设、市场培育等提出了21条优惠扶持政策,并要求地方政府做好政策落地和督查工作。《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的出台,确立了由政府扶持戏曲事业的方针,把戏曲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升到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层面。2017年5月27日,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财政部四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6月1日,文化部发布通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2017年度戏曲专项扶持工作。之后,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三部委又联合印发《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三项政策分别从教育、扶持和传播三个不同的层面,推动戏曲的传承发展。

作为非遗的戏曲在一系列国家政策扶持下,怎样加强保护和发展,怎样积极传承和努力创新,让自己走出濒危的困境,获得新的生机?这是大家所关注的,也是本文探讨的重点。下文对甬剧传承和创新的探讨,首先阐述其所面临的困境,然后重点分析其在国家一系列扶持政策之下所采取的种种举措和取得的成果,以及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探索和创新,力图为地方戏的振兴寻求可行之道。

二、甬剧发展面临的困境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戏曲事业整体下滑的趋势,甬剧也难逃这种尴尬,甬剧市场日渐萎缩,尤其失去了很多年轻观众。90年代中期,甬剧几乎从城市的舞台上消失了,回到了农村舞台。退守乡间的甬剧主打剧目还是传统戏,农村老年妇女成了甬剧最忠实的观众。而且,就剧团本身来看,演员青黄不接,后备力量不足,整体演艺水平下滑,社会对甬剧认识和热情很低,报名甬剧演艺事业的新生力量缺乏。甬剧艺术与时代脱节,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脱离了民间土壤的滋养,也脱离了观众。最艰难的是到了1997年,甬剧在城市剧场里上演率大大下降,因为很少有观众会买票进戏院看甬剧演出。甬剧发展的危机,既有社会转型、政府管理不当等外部原因,也有剧种本身传承断档、创新乏力等内在原因。

在市场开拓乏力的情况下,寻求更多的政府与社会资助成为剧团用以摆脱生存困境的有效途径。2000年以来,在政府的财政和政策支持下,甬剧终于获得了它的发展机遇,之后创排的《典妻》《风雨祠堂》《宁波大哥》等大戏各有特色,反響不错,在一定程度上缓减了它发展的颓势。之后,国家出台的种种戏曲扶持政策,成为甬剧发展的有利条件,甬剧团抓住机遇,聚合各方的力量,进行了多种方式的传承和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也有力地提振了这一剧种。

三、甬剧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的作用

就甬剧而言,为了做好传承和保护工作,近十年来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充分发挥传承主体的作用

因为戏曲是综合艺术,属于团体传承项目,所以传承主体不局限于代表性传承人,还包括被指定作为传承单位的宁波市甬剧团,另外为了利于甬剧的民间传承,笔者把甬剧民间表演团体也列入传承主体中。

1.充分发挥代表性传承人的作用,授徒传艺。

甬剧现有国家级、省级、市级三位不同级别的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传承人杨柳汀生于1947年,有48年表演艺术生涯,擅演风流小生,担任过几十部作品中的主要角色,多次在国家、省、市戏剧节获表演奖。目前,他虽已退休,但仍从事甬剧艺术研究,并担任甬剧学员的传授老师,负责剧目的排练。省级传承人王锦文生于1965年,曾任宁波市甬剧团团长、宁波演艺集团艺术总监,现任宁波市甬剧传习中心主任,旦角演员,曾在二十多部剧中担任主角,曾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文华表演奖等多项大奖。他是目前甬剧的领军人物,致力于甬剧的开拓发展和甬剧接班人的培养。市级传承人汪莉珍生于1939年,1950年参加工作,师承甬剧著名表演艺术家徐凤仙,在演员生涯中,曾在多部剧中饰演主要角色,在其后的导演生涯里,曾先后指导大小甬剧60余部,多次荣获省、市戏剧节导演奖,指导了几代甬剧演员。

由此可见,甬剧代表性传承人有年龄梯度,有丰富的表演技能和人生阅历,及较大的影响力,有能力开展传承活动,指导授艺,让传承延续下去。目前,宁波市甬剧团专门举行拜师仪式,让有潜力的年轻演员拜他们为师,不断提高演艺水平和创腔能力,也先后在省市相关比赛中取得不错的成绩。

2.充分发挥传承基地宁波市甬剧团的作用,传承广大甬剧艺术。

宁波市甬剧团除剧团本身外,还拥有4780多平方米的传承场所,基地的管理人员和传承老师6人,均拥有高级职职称,必要时还可以从剧团中特邀一些业务骨干或名师现场指导。现有学员27人,均从全市招考中产生。基地有一整套科学、严谨而规范的人才培养和实践计划,开设了唱腔、声学发音、表演、剧目、基训、体形身段等系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还在剧院建立了排练基地,以不断向剧团输送新的演职员人才。

此外,剧团和基地还参与编纂和收藏了20世纪后期至本世纪初先后出版的《戏曲志》《戏剧音乐集成》《戏曲音乐类种》《甬剧发展史述》等有关甬剧的典籍,录制了10首甬剧经典唱段,录制出版了《风雨一家人》等6部经典剧目。2006年起成立了甬剧研究会和甬迷俱乐部,在江北育才小学开设甬剧班,还创办了《宁波地方戏报》,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宣传和扩大甬剧的影响。

3.充分发挥甬剧民间表演团体的作用,提升区域认同感。

宁波甬剧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虽然专业剧团只有宁波市甬剧团一个,但以农村为主的业余甬剧团却一直活跃在宁波基层、农村、社区。这些业余剧团虽然一开始是为配合农村宣传工作的需要而建立,但剧团数量多、活动地域广、群众基础好,也为专业剧团输送了人才。2012年12月和2013年12月分别召开宁波市甬剧业余剧团优秀剧目展演活动,参加的业余甬剧团队有十余支,分别来自基层社区和农村街道,几乎涵盖了宁波全市各个区域。这些民间创演活动在适应时代和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再创造,为周边社区和群众提供了持续的认同感,在一定程度上延续和增强了甬剧的生命力、创造力,也保证了剧种本身的多样性。

(二)充分发挥保护主体的作用

甬剧的保护主体,以政府部门、非遗保护中心为主导,研究机构、教育部门、公共文化机构、新闻媒体、商界也发挥各自的作用。同时,社区和民众的参与、认可,良好的文化空间的营造,是剧种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1.充分发挥宁波市政府机构、非遗保护中心的主导作用,“三位一体”保障非遗传承。

2009年,宁波市文化部门开始实施非遗传承保护“三位一体”的传承模式。(1)这一举措保证了非遗传承活动的可持续性。同时加强法规建设,除了执行国家、省里颁布的相关法规条例,还结合本地实际,细化出台《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评选暂行办法》,及《宁波非遗传承基地建设规范》(2016)等,有力推动宁波非遗保护。

此外,宁波市还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加强新剧场建设,改造凤凰剧场等老剧场,增加对民营剧团演出的资助,等等,“培育有利于戏曲活起来、传下去、出精品、出名家的良好环境”。

2.充分发挥研究机构、高校的作用,加强调研和学术研究,挖掘、复活传统资源,为非遗保护提供实践例证和智力支持。

宁波从2011年起单设宁波市文化艺术研究院,专门从事艺术创作和研究,包括非遗研究,尤其是甬剧的研究传承与剧本创作,甬剧传习部是其下的一个部门。甬剧传习部负责甬剧的研究、传承、培训以及甬剧史料的整理编纂,组织实施与甬剧传承有关的业务活动。甬剧传习部自成立以来,已经与地方高校合作组织实施了甬剧老艺人抢救性保护工程,寻找采访60余位老艺人,记录老艺人演艺生涯、艺术经验,进行录音录像、资料记录整理,明确传承谱系、行业规范和民间信仰,已经组织出版《甬剧老艺人口述史》等,为甬剧今后的进一步研究、传承和发展提供重要资源;同时收集老剧本、老唱片、老艺人手稿等,为成立甬剧博物馆做准备;还根据寻访到的老剧本,邀请老艺人指导,“复活”传统唱腔,在2013年组织展演具有代表性的早期甬剧小戏《双投河》《拔兰花》等,以将传统戏剧资源活态化传承下去。

2016年,宁波市甬剧研究传习中心单独建制,由甬剧代表性传承人王锦文负责,9月用原汁原味的唱腔和宁波老话“活化”演出甬剧传统大戏《呆大烧香》。同时,还得到中国艺术研究院、浙江省艺术研究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研究机构、高校专家的指导,为保护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3.加强校园传承,培养文化自觉。

“在现代社会中,学校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是现代文明最为重要的传承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正是基于对学校教育的这一认知,在结合本地文化传统与教育发展水平的前提下,选择在本地区有着悠久文化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并通过邀请传承人进入校园,将其纳入制度性的学校课程,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前社会的活态传承。”[2] 2013年,江东第二实验小学东校区等成为甬剧传承基地;在甬多所高校在校园戏曲社团中纳入甬剧表演;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进行甬剧专题片制作;宁波电大由专职教师指导学生制作甬剧纪录片,等等,培养学生对甬剧的认同感,也培养学生对地域文化的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4.发挥社区与民众的作用,营造文化空间。

非遗发展需要为所在区域民众提供持续认同感,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对非遗所依托的环境的保护与文化空间的营造至关重要。甬剧在社区的发展,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在宁波福民街道试点取得良好成效。2016年12月15日,宁波市鄞州区福明街道办事处凭借传统戏剧甬剧,荣获浙江省第三批传统戏剧特色镇(乡、街道)。近年来,福明街道先后建成甬剧微型博物馆静态馆和动态馆;2013年成立了以甬劇代表性传承人王锦文为社长的锦文甬剧社;2015年,原创现代甬剧《最美阿姨》在文化广场大剧院首演后,广受好评;2016年5月,街道还主办了“福明杯”宁波最美乡音——甬剧票友群星汇活动,评选“我最喜爱的剧团和票友”,进一步营造“甬剧之乡”的浓厚氛围。只有保护非遗生存的环境,才能让非遗持续传承。

5.多方协力,保护传承甬剧。

甬剧保护还包括发挥公共文化机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的作用。在目前宁波图书馆甬剧资料保存、文化馆组织演出、宁波博物馆展品陈列剧种介绍基础上,加强甬剧专题博物馆的建设;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强甬剧等非遗的宣传推介,宣传弘扬非遗保护知识和理念;发挥商界的作用,发展旅游业,在民俗文化游中纳入甬剧小戏或者折子戏表演,实现非遗的活态展示与利用,等等。多方协力,做好甬剧这一非遗的保存与保护,更利于其传承发展。

四、立足传统的甬剧艺术创新

戏曲要得到现代观众的接纳,在充分传承优秀表演技艺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还需要创新,在保留剧种核心元素和基本审美特征的同时,让时代精神、现代科技和传统艺术相结合,在再创造过程中融入现代元素,使其符合现代人的生活理念和审美需求。戏曲是活态、流变的,它不可能一成不变,它只有不断与周边生态环境保持动态平衡,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获得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得到历史验证的戏曲发展的规律。

以甬剧来看,在20世纪30年代和90年代都曾遭遇市场困境,为了走出困境,它在编剧、表演、音乐、舞美等多个方面有过创新举措,尤其以其核心元素剧目和音乐的改革效果最为明显,具体如下:

1.立足本土,面向现代,开发新剧目。

甬剧剧目方面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擅长现代戏,长于展现当时当地人的生活,这一开放的思维使它能贴近时代,在不断再创造中获得新的生命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急剧变化,带有强烈民族意识、区域风格和崭新审美观照的戏曲作品受到观众认可。甬剧在岌岌可危之时,创作演出了由柔石《为奴隶的母亲》改编的《典妻》,地域题材由地方剧团和地方剧种来表演,同时外请了强大的编导创作队伍,在深邃厚重的思想意蕴中融入当代人文理念,并以现代审美追求方式加以展现,在舞台美术上大胆融入现代科技和现代艺术元素来展现浓郁的江南地域风情,使该剧得到专家和年轻观众的一致好评,整体提升了甬剧艺术。

2.保持特色,改革唱腔,丰富音乐表现力。

音乐和唱腔是体现剧种特色的最基本、最核心的元素,其形成与地域文化有密切的联系,与当地民歌小调、方言等息息相关,对其进行变革、完善,会直接影响到该剧种的基本面貌。如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甬剧改革是个全面的变革,其音乐上的变化基本上奠定了甬剧后来的发展路向。时任堇风甬剧团团长的贺显民在熟知甬剧特点的基础上,改造了原来不够品位的甬劇慈、赋调,融汇四明南词中的慈、赋调,使慈赋平曲调之间可以互相转换;还创造了“新悲调”,发展了“五更调”等民间小调,丰富了甬剧唱腔旋律,使其适合西装旗袍戏演唱中抒情的需要;又将大、小提琴、小号等引入乐队,中西合璧,烘托舞台气氛,并且增强表现力。

宁波市甬剧团作曲李微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对甬剧所有曲调、唱腔进行整理、筛选,然后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革,确定甬剧以基本调为主、四明南词曲调为辅,乱弹曲调次之,民间小调再次之;并探索创建bB调系列唱腔,在上演剧目中试验取得良好效果;还改革主胡,定弦由52改为26,扩充乐队,增加了剧目的音乐表现力和感染力。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甬剧艺术的发展要遵循继承与创新的原则。继承,是保存传统甬剧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创新,就是对甬剧艺术进行开拓性地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甬剧艺术不但要以崭新的内容和更加完善的形式来展现,而且要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更强的感染力。

五、结语

对于传统戏剧,一方面,我们需要挖掘戏曲文化的丰厚遗产,传承传统唱腔、表演技艺、剧目创作和人才培养方式,传承老艺人的良好艺德,体现艺术品位、演剧法则及地域个性;另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发挥艺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找到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契合点”[3]120-121,在继承传统的平台上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让传统戏剧在再创造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而国家对于非遗保护的种种政策,对其起到了积极的保护和推动作用。本文从非遗保护的角度对甬剧这一传统戏剧类非遗做了深入剖析,对其传承和创新提出了若干可供借鉴的做法,希望能对地方戏的传承和创新、保护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注释:

(1)“三位一体”的保护模式是指在非遗传承过程中,将非遗项目、传承人和传承基地三者进行捆绑保护的特殊模式。这一模式将传承人纳入传承基地的单位进行管理,明确了传承人的角色定位,即只有在传承基地中承担了传承义务的传承人才有资格成为代表性传承人,将同时拥有传承人和具备传承基地作为进入各级非遗名录的前提,并规定传承基地必须聘请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

参考文献:

[1]周汉萍,王华宇,陈曦.留住我们的文化基因——关于推动戏曲剧种传承发展的调研报告[N].光明日报,2014-03-18.

[2]韩成艳,张青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宁波实践[N].中国文化报,2016-04-15.

[3]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剧种宁波市剧团
小剧种大舞台
关于“守望濒危剧种”的呼吁
一图看懂2020年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
一图看懂2019年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
革命话语下的左权戏剧
户思社副会长会见日本新制作座剧团一行
浅谈贫困山区专业剧团内部制度建设与执行现状及对策
扬剧老生表演艺术浅识
英国 布里斯托尔老域剧团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