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还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创新

2018-12-08李茂

未来教育家 2018年10期
关键词:底层学校课程

专栏 教育十八拍

栏主 李茂

LI MAO

学校创新研究者和咨询顾问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多年教育媒体与译介经历,研究领域包括教育哲学、教育设计、学校变革、课程研发、教师成长等

著作(译著):

《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8位美国当代名师的精神档案》《每个孩子都爱学:美国KIPP学校的奇迹》

《今天怎样管学生:西方优秀教师的教育艺术》

《可复制的教育创新——

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

夜,朋友圈看到一位朋友的感慨:

“虽然当下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开设创客教育课,但我们却看见绝大多数的创客课程都在赶技术进度,都在追求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教更多、更难、更先进的高科技。我们其实并没有给学习者更多的时间与自由去探索和思考他们自己究竟希望如何使用这些技术工具来表达自己、他们究竟希望使用这些工具解决哪些自己认为有意义的问题。他们中的大多数并没有被我们成年人看作为真正的工程师、艺术家、科学家,而只是被动的技能习得者。与其说我们试图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不如说我们是在学生身上投射我们自身对于科技飞速发展的焦虑。”

这是一位我非常欣赏的教育创新者,浑身都充满了力量,我曾向一所学校推荐她,给教师做课程指导,那所学校后来多次邀请她。

我在她的朋友圈留言,现在的教育创新,有些像“无土栽培”,苗是有的,但土壤还比较稀薄。

今年的中国教育创新博览会刚刚在珠海落下帷幕,会展上呈现出来的勃勃生机,仍不能掩饰回到学校后面对的现实问题。

在动力上,学校教育系统整体而言仍然没有摆脱多年来的“宿命论”,太多的人仍然认为,只要有高考,只要有成绩的评价,创新是不可能的。这造成系统内部并未形成对教育创新的整体乐观氛围。但事实上,我们现在还看不到没有考试的那一天,但这不等于我们就束手无策,无所作为,或者说我们就可以理所应当地逃脱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这里的责任主体是多层级的,并不是只有教师和学校,还有政府、决策者、管理者和全社会。

这背后是一个思维陷阱,大家都陷在里面,出不来。这个陷阱假设了一个教育创新的完美条件,如果没有这样的完美条件,就什么都做不了。但如果有了完美条件,那所有问题就解决了,就不需要创新了。创新之所以有必要,就是在有限和不利的条件下,我们创造性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创新内容上,表层的创新花样翻新很多,但缺乏底层的创新——如果把学校看作一部手机,我们缺乏底层操作系统的整体升级,而我们现在看到的都是各种新的APP。什么是学校的底层操作系统呢?就是支撑学校朝着更加人性化,更加尊重人的成长规律,更加为了培养健全独立的人的方向运行的那些基本要素、模块和机制。

比方说,越来越多的学校在引入一些形式更新颖的课程和教学方式,这与我们多年的课堂形态完全不同,我们需要开发出很多新的基础的学习模型、学习场景以及资源工具,才能更好地去支撑整体形态的转变。而这些基础模型的开发,目前还比较缺乏,甚至在盲目追求“大、快、多”的竞跑中,还没有得到重视。

由于还缺乏这样的底层创新,我们看到尽管有最新技术咄咄逼人、志在必得地在往教育内部深入,有西方最新鲜的理念第一时间被引入,但就如同很多最新的APP虽然装上了,但在旧的操作系统上反应迟缓,甚至罢工。也同样因为缺乏这样的底层创新,我们看到学校里或许有很多“先进”的课程,但基础科目的教学和学生的日常学习状态并未得到太多改变。

学校创新中的另一个问题也跟底层创新缺乏有很大的关系,那就是很多学校都在寻找拿来就可以用的成型模式,对一些涌现出的创新典型,也抱有拿来就可以用的期望。事实上,任何体系化的创新从萌芽到成熟,到具备复制的能力,是需要经历一个过程,而最终是否会具备这样的复制能力,关键也是看它的底层核心模块是否真正发育成熟,是否已达到可以迁移生长的阶段。

学校底层操作系统的创新还在于,把学校从一个管控系统改造成一个内生系统,为每一位教师的发展助力,让学校内部有多层级、多点位的创新主体和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使学校成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呼应,内部互联与内外互通的创新生态场。如果没有这样的系统创新,学校的各种创新越多,可能会让教师越被动,体会不到创新的乐趣和价值,而是“被创新”,使得学校的各种创新也难以持续,我们需要首先把学校变成“创新友好”和“创新支持”的机构,当然,这里面不仅仅是学校自己的事,更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事,包括带有行政色彩的教研部门。

在方向上,除了直接开发新的课程去培养各种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外,首先需要确保的是,学校是保障每一个人学习权利和成长福利的人道主义机构,而不是精于赛道设计的升学竞技场。一所学校,无论有多耀眼、多前沿的课程,这才是基本点。外部加予给学校的功利性、应试的压力,或许不可避免,但学校不能再去加倍地自我功利化,而应尽可能想办法如何去缓冲,去化解,去平衡,去“高位解决”这个问题。这或许是学校面临的最大挑战,需要决心,也需要能力和智慧,更需要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作为,尤其是在供给、评价和督导等方面,不要成为“问题制造者”和“问题回避者”,要共同成为“问题解决者”。

同时,我们还需要整个教育行业在专业基础设施建设上进行创新,比如,基础性的课程资源建设,各种专业标准的研制,以及最重要的,适应时代需要的教师培养,都还少有重大、有影响力的创新。

此外,我们还急需教育研究和理论的创新。比如,我们的很多学科建设还很落后,跟不上时代的变化,面对学校的时代挑战缺乏指导力。

最终,我们还需要各责任主体、各利益相关方,以及各种社会力量都担当起来,在一种互信而非互相推诿、互相指责的文化下,协力推进我们的教育创新。

猜你喜欢

底层学校课程
航天企业提升采购能力的底层逻辑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学校推介
回到现实底层与悲悯情怀
中国底层电影研究探略
略论“底层”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