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日本文化视野下的日本文学探讨
2018-12-08金红灿李金城金振宇
文/金红灿 李金城 金振宇
基于日本文化视野下的日本文学探讨
文/金红灿 李金城 金振宇
延边大学
中日文化的互相影响,日本文化具有其特殊性。本文探讨了日本文化视野下解读日本文学的相关问题。在解读文学的实践当中,人们常常投身于当时的文化大背景之中进行解读,这种方式行之有效且影响深远。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有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延展,文学作品的文化解读也发生了复杂的变化。本文以层层递进的方式,通过探讨文化变迁的实质,提出以文化解读日本文学的方式并加以讨论。以文化为切入点解读日本文学,既要掌握日本各时期文化的实质内涵,又要在先进文化的引导下,摆脱时代和地域的局限,从更广阔的角度寻求解答,追寻文学的意义所在。
日本文化;日本文学;影响
文学是文化的载体。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现象和文化内涵有了相应的改变和进步,文学作品也随之显现出新的文化气息。以现代文化的眼光去看待现代文学,这无疑是最恰当的。但是无论是初涉文字的年轻人还是浸淫已久的研究者,都不可避免地去面对既有文学。
1 日本精神文化的根
关于日本精神文化的根,日本学者做了大量阐述,这些阐述虽然着眼点不同,但均不能回避所谓的日本本土文化。它根源于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下产生的绳纹文化,是传统日本文化与东、西方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始于农耕文化,以日本民族固有的信仰祖灵为精神根基,以神道这一宗教形式为中心,实现多宗教共存。这样形成的日本文化,通过日本人的传统风俗代代相传。对于近代日本精神文化,有学者认为,日本丢失了传统美德,失去了优秀的朴实的精神,相反把充满嫉妒心的扩张当成美德,在文化精神上趋向腐朽。但是,当一些腐朽和败坏随着时代步伐消亡时,有思想的日本人也在呼吁传统精神的回归。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文化不只一次地阵痛、革命、融合、隆盛,但日本民族最根本最传统的精神理念和文化根源不会变,与之相应产生的文学作品,其文化内涵之根本也不会变,它只会愈加丰富,愈加多元。
2 以文化角度解读文学的基本倾向
“真正认识日本文化”应该是深入研究日本文学的永恒命题。了解文化背景和作者,是理解文学作品的最初步和最基本的手段。研究者可以通过了解写作时的社会文化状况,探求作者的写作意图,通过对作者本人的了解,去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文学理念,以进一步深入解构作品。文学作品写作的时代有所不同,作家经历的人生也是全然迥异的。的确,在大的文化背景下产生了不同样式的文学作品,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文学作品均是应时代而生的,均是文化发展的产物。日本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很长一段时期都在以中国文化为蓝本进行文化的构建,因此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在很多实质性问题上是基本一致的。以文化为切入点,寻找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共通之处,能使研究者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实际,从而探求日本文学意义之所在。
这里还要特别提出关于“永恒主题”的问题。很多经典文学的主题或主题之一是建立在人类最原始最根本的思想及情感上的。这些思想和情感为普罗大众所普遍拥有,绵延于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本分析角度来看,“永恒主题”是构成故事的最基本要素,而从文化角度来看,“永恒主题”正是一个民族文化最精华的部分。这个部分在不同的时代被赋予不同的外衣,这也可以理解为:旧文化在新思想的影响下产生新文化表象,但其核心――“永恒的文学主题”则并未消失。需要强调的是,“永恒主题”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反映出来的表象不尽相同,理解表象下的内里,所需要的就是对当时文化的透彻理解。
3 文学与文化变迁的非同时性
文化现象产生于一个地区之后,世界诸国通过文化交流进行传播,从而互相影响。各国的文化发展,不是在同一时间达到同一深度的,它具有非同时性,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文化,反而往往出现表象上趋于一致的现象,当然在内涵上则有着本民族独特的表达方式。在一致与独特之间,文化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不同地域、不同时代孕育出具有相似性的文化,其相似点必然容易引起后世读者的共鸣。而就日本而言,它的文化发展,在近代以前,融入了大量的中国元素,进入近代,又作为桥梁,使中国正视来势汹汹的西方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带给了中国崭新的理念。
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经典名著《金色夜叉》,是作者尾崎红叶在日本人深受西方思想文化冲击时探讨爱情、金钱与婚姻的作品,它成为一剂强心针,涤荡着彼时日本的灵魂。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在大中华文化圈的各国中很容易找到相同状况,这种文化上的认同,让人们愿意不断研究认识这部19世纪末的日本文学。异文化冲击正是近现代文化变迁的普遍契机,因此,认识日本文化,以本国文化的现实作为参照项去解读日本文学,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式。近几十年来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等相关科学产生的原因之一,想必正是研究者们认识到文化的这种广泛性。这正说明了,对文学的解读不必拘泥于一种方式。
4 以现代文化解读文学
以现代的观点去解读既有文学,特别是近代以前的日本文学思想,发现其存在局限性是必然的。若一味地去批判狭隘文化造就了狭隘文学,而不去发现作品本身的闪光点,就失去了研究文学的意义,偏离了跑道,使研究变得不伦不类。同样,过度解读,将现代文化强加于文学研究之上,寻求莫须有的文化投射,就显得目光狭窄,且拘泥于盲目地批判。这需要研究者去把握解读的准绳,在理论基础上,理性、客观地去看待文学。
5 结语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存在着远比以前更多的相似点,但同样,人们也越来越多地直接感受到两个国家的文化底蕴实际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日本是一个与中国既相似又极不同的国家,其文化的复杂性显而易见,其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同样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多角度深入认识日本文化,对多层次地解读日本文学有着重要的作用。以现代日本文化的视角,再加上现代中国文化的参照,对日本既有文学进行再解读,这一课题值得研究。
[1]崔英春.日语学习中的日本文化体会[J].文学教育(下),2018(03):70-71.
[2]郝慧敏.当代日本文化和社会意识分析[J].文化学刊,2018(02):22-24.
[3]岳琳.跨文化视野下的日本文学课程教学[J].校园英语,2016(33):31.
[4]高姗.日本文化与日本文学之解读[J].考试周刊,2011(45):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