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金经理人声誉危机成因及对策研究

2018-12-08杜伟

新商务周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声誉经理人业绩

文/杜伟

基金经理人声誉危机成因及对策研究

文/杜伟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投资发展处

近年来,基金经理人的违法违规行为频繁发生,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基金经理人的声誉危机问题已引发全社会的担忧。本文基于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两方面阐述经理人声誉危机成因,从基金经理人自身因素、行业现状、政府监管、等方面分析对其声誉造成的影响,本文进而为经理人提升声誉水平提供相应建议,增强投资者信心的同时促进我国基金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基金经理人;声誉危机;建议

1 引言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证券投资基金在我国的金融领域蓬勃发展起来。然而近年来基金经理人的违法违规行为频现,影响我国基金业的有效运行和健康发展。2015年“私募一哥”徐翔因内幕交易罪被抓引起外界的震惊。基金经理人的违法违规行为使得自身声誉严重受损,很可能遭遇到投资者用脚投票的困境,经理人急需提升声誉水平来稳定投资者的信心。

2 基金经理人声誉危机的成因分析

2.1内部因素——基于经理人自身因素

2.1.1所管理基金的业绩

基金业绩可作为衡量经理人管理运作绩效最直观的指标。基金单位净值增长率考虑了基金的账面盈利及亏损,通常被投资者用作衡量基金业绩的指标。研究表明,基金投资者对基金经理人的评价及信心与基金业绩有很大关系,若基金业绩良好并表现稳定,便会受到投资者的青睐,若基金业绩欠佳且波动较大,投资者很可能产生经理人管理运作能力不足的印象,影响经理人声誉水平。

2.1.2基金分红情况

受投资者“心理账户”的影响,基金分红可以满足投资者心理账户的需求,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分红可以帮助基金经理人在经理人市场中建立良好的形象,为下次基金的募集奠定良好的基础。若基金长期不能分红,投资者将会质疑经理人的投资运作能力及水平。

2.2外部因素

2.2.1基金行业发展存在问题

(1)经理人考核方式存在弊端

根据最新研究,基金经理人2016年平均年薪为90万左右,行业顶尖薪资水平为1000万,与行业中对经理人的考核方式不合理有关。目前我国基金公司对经理人的考核过于注重短期业绩及相对排名,经理人往往追涨杀跌,甚至在年底排名相争中互相砸盘,这无疑将加大经理人的压力,导致市场中大量投机行为的出现,为投资带来高风险的同时也增加基金经理人违规操作的可能性,不利于自身良好声誉的建立。另外,过于注重短期绩效及相对排名的考核方式也导致经理人压力过大,离职绝对人数持续增加。经理人离职绝对人数持续增加的现状不利于竞争的经理人市场的形成,因而无法保证经理人良好的声誉。

(2)声誉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

就我国基金业现状而言,只有少数明星基金经理人如王亚伟等被多数投资者所熟知,可见我国的声誉机制尚不健全。若基金经理人努力工作却得不到投资者好的评价与认可,他们也会存在侥幸心理,违法违规行为也可能不易被大众察觉,这可能导致基金经理人在面对利益诱惑时铤而走险。这种侥幸心理将加大基金经理人进行违法违规操作的可能性,倘若违法违规行为被发现,投资者的恐慌与质疑将会使经理人陷入声誉危机,对其整个职业生涯造成不利的影响。声誉机制的建立,可作为一种隐性激励机制存在,促使经理人规范约束自身行为,注重自身声誉。

3 基金经理人声誉危机的对策研究

3.1内部因素——经理人自身因素

(1)在经理人的投资运作中,需注意保持基金业绩的稳定性。经理人需保持业绩稳定性并培养投资者对基金业绩持续性的信心,以加强投资者的信心并改善自身声誉。(2)经理人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积极采取定期分红策略。(3)经理人需注重避免过高的重仓持股集中度。基金经理人应保持适度的重仓持股集中度,以保持基金管理运作的稳定性,并满足投资者的流动性需求。(4)基金经理人需注重自身经验的积累,提高诚信度和职业道德操守,经理人需要对基金公司和投资者有强烈的责任感。

3.2外部因素

3.2.1基于基金行业角度

(1)建立合理的考核方式

合理考核方式的建立需要改变目前过于注重短期业绩及相对排名的现状。首先,对基金经理人的考核应以中长期业绩为主,兼顾短期业绩,此种方式可缓解经理人的压力,使其更专注于基金的投资运作。其次,基金公司对基金经理的考核也应逐步多元化,尽管考核的核心还是业绩,但也可加入很多综合性指标。例如,可将基金获得超过业绩比较标准的收益纳入考核,基金规模、为持有人服务、参与市场营销等也可适当列入考核项。最后,可尝试引入“绝对收益”元素,即在公司内部设置标准,采用“绝对收益”与“相对收益”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可淡化与其他基金公司的比较,引导基金经理人更加关注投资者的利益及需求。

(2)建立经理人声誉机制

第一,完善基金经理人的历史记录。基金经理人完整的历史记录的建立,可以为投资者了解经理人提供途径,也自然形成了对经理人的监督及约束。第二,创建经理人评价体系。若要建立经理人科学的评价体系,就需要健全信誉评估公司、社会调查机构、咨询组织等各类中介机构,投资者及基金管理公司可通过提供的信息来了解和监督经理人的行为,这一体系的建立可对经理人自身起到激励约束作用。第三,建立竞争的经理人市场。竞争的经理人市场的建立,可通过竞争保证经理人良好的声誉质量,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3.2.2加强政府监管

政府需发挥自身作为监管者的作用,加快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对经理人的各项违规行为建立清晰明确的惩处制度,从而约束基金经理人“老鼠仓”、内幕交易及操纵市场等一系列不良行为的发生。为强化法律的威慑作用,必须加大惩处力度。当基金经理人的犯罪成本较低时,将很难抵挡短期高利益的诱惑,最终违背其道德发生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因此加大执法力度与惩处力度是刻不容缓的,只有使基金经理人付出高的犯罪成本,法律才能发挥其震慑作用,从而使基金经理人减少违规行为的发生,更好的维护自身声誉。

[1]徐强.GDP缩减指数是测度通货膨胀的可靠指标吗[J].统计研究,2006(5):7-14.

猜你喜欢

声誉经理人业绩
一图读懂业绩说明会
短期与长期声誉风险的不同应对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Top 5 World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2018年三季报业绩预告
2018年一季报业绩预告
本周公布2017年业绩大幅预增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