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工程项目EPC总承包模式下建筑经济管理与发展

2018-12-08王林君

新商务周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承包单位承包商建筑施工

文/王林君

浅谈工程项目EPC总承包模式下建筑经济管理与发展

文/王林君

莱州市晟达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总承包模式也在不断进行逐步改进和提升。根据国际研究体系表明未来几年,世界建筑业将继续保持平均增长率在5%左右,中国的建筑业将搭载顺风车,不断完善自己的发展水平与管理模式。工程总承包模式不仅要实现建筑管理行业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还要重视承包商对施工过程中造价的有效控制,以及施工过程的整体优化,进而进一步改进建筑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建筑业效益的实现。

工程项目;EPC总承包;经济管理;发展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对于建筑经济领域的EPC总承包模式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当前,我国建筑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模式为EPC总承包模式,并且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国际贸易市场当中,建筑领域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我国建筑施工领域中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以及建筑工程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距离,因此需要全面提高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内部管理水平以及市场管理能力。

1 基于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项目

现阶段我国建筑经济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承包模式为EPC总承包模式,EPC总承包模式主要被应用于建筑施工领域中的设计、采购以及施工三个环节,负责将承包项目工程的建筑施工单位和工程项目分派给承包商进行承包。施工单位承包商利用EPC总承包模式可以对施工项目整体进行设计方案、采购材料以及施工准备等多个环节进行监管,从而达到对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造价标准以及工程进度等环节进行监督管理。与传统的建筑经济领域工程项目进行对比可以得出,EPC总承包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将整体施工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之后再交由承包商跟进。此种模式下的工程项目承包商可以将施工方案所需步骤进行系统优化,达到全面提升建筑施工领域的工程效率的目的。并且,EPC总承包模式能够将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紧密结合,通过对建筑施工的造价进行全面整合,有利于提升项目工程的质量。此外,EPC总承包模式还可以在建筑施工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时,采取明确的法律手段对工程中涉及到的法律纠纷进行诉讼或调节,以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在科学合理的环境下完成。同时,由于EPC总承包模式可以再建筑施工进行过程中,直接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而不需再次获得承包商和施工单位上的审批,能有效提高建筑施工环节的持续发展,确保建筑施工环节有序进行。全面提高建筑施工环节工程质量,依靠EPC总承包模式对施工设计方案的优化和升级,有效降低施工工程造价。

2 EPC总承包模式下提升建筑经济管理与发展水平的措施

2.1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业主应该给承包单位提供施工所需要的通讯设备、施工水源、施工排水、室内供热等室内的地下管线具体分布材料,施工现场周边的环境和交通情况。要确保提供的地下管道排布资料准确,便于承包商的施工。不能向承包单位提出违反法律、法规的要求,合同的规定不能肆意压缩,不能要求承包商购买、租用各种不合格的施工设备,安全管理需要从以下两点入手:建筑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培养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施工人员的安全设备佩戴情况,还要检验施工设备性能,技术人员的执照和技术水平;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以国家的安全生产作为依据,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2.2材料质量管理措施

建筑工程项目需要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完善材料质量的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有效的材料质量管理机制。承包方要重视工作人员质量管理中的规章制度的认知,培养工作人员的材料质量管理意识,可以采取相关的质量管理水平培训,有效的提升建筑施工中的质量水平。承包单位要在合同、施工设计图中明确质量管理的目标,并进行贯彻和落实,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的前提下检查施工的技术水平。

2.3工程造价管理措施

工程项目造价报审过程中,应当保证工程的投资项目不遗漏、不重复,并保证总投资不超出,在工程施工审核的过程中应当充分估计不可预见费用以及可能出现的设计变更等,尽量将出现的问题在施工之前处理完毕,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费用的投入。建筑经济管理中,造价管理应当从工程项目各过程所完成的工程量以及工程预算情况进行控制,由于造价管理工作涉及范围极大,因此实际工作中应当做到主次分明,对于关键项目以及项目的关键部分进行主要控制,建立工程价格管理系统、定额管理系统、造价控制系统以及造价评估系统等,提高造价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2.4进度管理措施

EPC总承包单位应当提升进度管理质量,从工程项目全局考虑,通过以下管理办法来实现项目的进度目标。第一,要求各主体必须严格执行进度计划的内容,将总进度计划分解到设计、采购、劳务作业等各个阶段上,第二,工程项目管理中心应当制定进度管理规范,经常性地对项目过程中进度目标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对于进度落后的,应当分析原因是否属于业主方或不可抗力的原因,如系自身原因则应当采用合理的手段(加大资金或人力、设备等的投入)赶进度。

2.5合同管理措施

建设单位需要和承包单位之间签订的合同太过简单或者是不符合相关的标准的时候,一旦出现纠纷就会导致协调困难近而出现影响施工工期,时间过久还会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和建设的成本,为了将建筑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确保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承包单位和业主之间的合同签订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各自负责的内容和承担责任的范围需要作出明确的规定,这样才能在施工的过程中针对问题做出相关的协调,出现问题也能及时追责。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EPC总承包模式是建筑企业发展趋势,但是有待规范发展。亟需培育总承包一体企业,充分发挥EPC总承包管理优势;必须强化联合体总承包规范管理。做大做强中国建筑企业,有望更多的中国建筑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1]刘启航.浅谈工程项目EPC总承包模式下建筑经济管理与发展[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8):175-176.

[2]陈亮.BIM在EPC总承包项目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3):146+154.

猜你喜欢

承包单位承包商建筑施工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农民工工资支付中承包单位的法律风险防范
2018中国承包商80强和工程设计企业60强揭晓
PBC模式 养护管理机构与承包商的“双赢”
浅谈变更及工作量确认流转体系优化探究
建筑工程索赔存在的问题和防范措施
承包商如何做好FIDIC建造合同条件下的工程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