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2018-12-08
(哈尔滨市继红小学,哈尔滨 150000)
上街买东西需要用到加减法,银行存款人们计算利率,建造楼房设计师需要画图纸……新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在从事数学教学中不能单纯地传授知识,而应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的理念,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呢?在教学实践中,我让学生们深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一、生活化教学解数学难题
小学生正处在思维比较活跃,对新事物充满着好奇心的一个成长阶段,如果老师可以将学习内容和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而且还能锻炼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华罗庚的优化与统筹内容时,我为学生们提前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为妈妈设计一个合理的烙饼步骤,烙一张饼用两分钟,正、反面各用一分钟,锅里最多同时放两张饼,如何在最短时间内烙出三张饼,需要多少时间。在正式上课时,学生们有备而来,多数人给出了最佳答案:3分钟。先把第一、第二张饼同时放进锅内,1分钟后,取出第二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一张饼翻面;再烙1分钟,这样第一张饼就好了,取出来。然后放第二张饼的反面,同时把第三张饼翻过来,这样3分钟就全部搞定。
这种形象又接近生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豁然开朗,由此衍生出的沏茶、收拾屋子等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也迎刃而解。
二、快乐生活导入数学理念
兴趣的激发是指把学习需要由潜伏状态转化为活跃状态,使其成为学习的直接动力,并对学习方向和进程进行制约,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热情,就谈不上对知识的深入研究,更谈不上创新。教育者通过课堂引导,让学生在活泼、愉快的气氛中,培养学生对知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感觉到身边的数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热情。在体验、分析、判断、理解生活实例的过程中,不断学会积累思维方法和数学思想。
如:在学习体积时,我拿出土豆让学生们思考如何才能计算它的体积,学生们七嘴八舌,对于这样的不规则物体,不知道如何入手测量。我试着启发到,土豆的重量是一定的,能不能把它变成规则的物体呢?有个学生举手:“我把土豆蒸了,捣成泥,捏成长方体,量出长宽高,不就可以算出土豆的体积了吗!”有的学生受乌鸦喝水的启发,说把土豆放进容器里,通过水位上升多少来测算体积……一道看似复杂的数学难题,在学生们的奇思妙想中找到了解决之道,数学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学科了。
三、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生活情境,是指教师通过游戏、讲故事、媒体辅助等来联系生活、模拟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不同生活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生活的氛围中,不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发现、思考和认识周围的世界。在教学《认识人民币》章节时,为了使枯燥的计算贴近生活,我把课堂设置成玩具超市,给玩具贴上价格标签,学生扮演售货员、顾客,在收付款中自然地将本节课的数学知识学会。让学生再扮演成老板去上货,喜欢什么样的物品,标价多少钱,让学生进行加减计算……这些活动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并且搞活了课堂气氛,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数学知识破解生活问题
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它必将回归生活,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我让学生们尝试给教室进行一次粉刷,应该粉刷哪些地方?亲自测量一下面积是多少?需知道哪些条件?还要注意哪些问题?粉刷的面积又是多少?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跟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因此,学生积极动脑筋思考。
核心素养实施意见要求学生要 “实践创新”,从生活中汲取知识,再将知识回馈于生活,是学生最为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在数学教学中创造条件,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等核心素养,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日常生活课堂化,让课堂教学生活化,使课堂教学充满了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满足,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所在。
[1]王文路.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学周刊,2015,24:144-145.
[2]苗齐.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国校外教育,2015,1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