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竞赛推广之激励机制探析
——以“共享杯”竞赛在上海高校的开展现状为例
2018-12-08薛聪聪
薛聪聪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000)
学术科研竞赛是面向大学生开展的课外科技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是激发潜能和创造力的最好手段,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实际问题和实践动手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而“共享杯”大赛通过共享科技资源为学生获得更多科技资源平台,简化获取科技资源的程序,来真正培养和挖掘大学生使用资源的能力。了解上海地区大学生对于大赛的态度和需求建议,一方面注重找出提升大赛影响力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创造共享杯平台与学生的接壤体系;另一方面向在校大学生传播共享利用理念,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共同促进科技资源更为高效的共享利用,剖析学术科研竞赛背后所蕴涵的经济效益,实现双方的合作共赢。
本调研在上海市按照地理位置分区将上海市各个区统一划分为东北片区、东南片区、西北片区、西南片区,涵盖了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等专业,覆盖了本科及硕士、博士学历。根据对四个区的16多所不同高校进行的610份有效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在上海地区,只有30%的同学听说过“共享杯”大赛,70%的同学都没有听说过,在听说过的30%的同学中间,只有15%的同学参加过“共享杯”竞赛,由此可见,“共享杯”竞赛在上海各大高校的宣传还亟待加强。
一、“共享杯”竞赛在上海高校的开展现状分析
(一)“共享杯”大赛的发展情况
“共享杯”大学生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大赛目自开赛以来,已经连续成功举办四届。参赛学生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据不完全统计,参赛总人数累计约14 700人次,来自近300所高校,参赛作品总量达3 100余件。根据第三届参赛数据得知,来自北京、江苏、河北三个省市的参赛学生最多,而上海市的参赛人数与其庞大的教育资源量及受教育人数严重不平衡。共享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是当下的趋势所在,共享杯大赛所提供的共享资源简化了同学们获取科技资源的程序,便捷了同学们的创新创业。由此可见,大赛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关键问题在于共享理念的宣传与推广。
(二)调研样本对大赛的了解情况
通过对调研样本的分析,针对其是否听说过“共享杯”竞赛、学校对“共享杯”等大赛的宣传推广程度、了解“共享杯”大赛的途径等问题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结果得知,71.43%的同学对大赛处于完全不了解的状态,少部分学生(24.88%)听说过“共享杯”大赛,只有极少数(3.23%)学生非常了解“共享杯”大赛,而这部分学生都是曾经参与过比赛的学生;而通过对学生获取大赛资讯途径的调查得知,大多数学生获悉学术竞赛的途径是学校宣传得知,还有57%的学生是从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宣传得知。因此,“共享杯”大赛的后期宣传还需要多从学校层面,以及老师同学的相互宣传方面做出努力,这是推广“共享杯”大赛最高效的途径。
二、“共享杯”竞赛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平台资源专业性与全面性不足
一个科技资源平台既要凸显其专业性,在某些领域架设有该领域最前沿与先进的资源数据仪器,又要有全面性,能够尽可能全面地兼顾到所有学科领域。平台提供的共享资源数量一般、覆盖面窄,没有涵盖到各个学科门类。根据参赛数据显示,参与“共享杯”大赛的多数学生是来自于农学、软件管理、机械制造自动化等,而人文社会科学类的资源过少。平台提供的资源更新速度慢;平台上很多资源并不是学科最前沿的东西。接受采访的大部分参与过比赛的同学表示,在参与比赛期间对于共享杯提供的资源没有过多的使用,而是利用学校和网络的一些电子资源;平台提供的资源类型种类很多,但不精,很多都是网络上能够下载的,而且一些资源并不是学科最前沿的。
(二)宣传与推广力度不够
首先,宣传渠道缺乏。一方面,高校对于科研数据库的讲座、报告、课程等甚少,从获取资源渠道及种类方面来讲对学生覆盖面窄;另一方面,共享杯与学校的衔接体系缺乏,学校宣传工作不到位。其次,宣传力度不够。高校数据资源库使用多为选修课,且课程安排时间的连贯性、持续性不能保证,同学们对于数据资源共享没有共同认知。再次,宣传内容单一。一方面,没有将这一共享资源库与高校充分结合起来,高校对于资源库的宣传往往基于其已知的数据源,对其他资源的更新、引进、整合较少,同学们没有形成对共享资源的认识;另一方面,共享杯大赛自身宣传内容过于单一。
(三)赛制设置和奖励机制单一
在赛制设置方面,平台的参赛过程比较单一,参赛环节设置比较少,参赛报名与提交作品,整体的参与感不强。在奖项设置方面,奖项力度不够。而纵观相关发展比较成熟类的学术竞赛,都会将参与比赛获得名次计入落户将分政策中,这是参赛选手极为看重的一个方面。在激励机制方面,设计不够周全。历年参与共享杯学生的来源省市及高校都是人数不一,各大高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参差不齐。而对于参赛队伍的来源高校进行统计排名、对于表现优异的青年学生进行表彰、增设激励机制对于提高比赛的参与度极为重要。
三、提升学术科研竞赛参与度的激励机制
通过对共享杯大赛的调研分析以及借鉴其他全国科创竞赛的有益经验,提升相关学术竞赛的影响力;激励作为企业管理的一种职能,是根据具体的目标,通过满足人的各项需求,有效启迪和引导人的心灵,从而激发人的动机,挖掘人的潜力,使之充满活力并朝着目标前进[2]从经济效益视角下提升学术竞赛,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增强激励机制
1.统计并发布高校排名,选树优秀创新青年,给创新青年树立典范。发布排名不仅对高校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参考作用,侧面也会激发其他高校的参与积极性。因此,大赛可每年统计并发布全国高校对于“共享平台和资源”的利用情况排名,既有助于提升“共享杯”宣传面,也能促使各高校提高重视度。推选创新励志青年典型,授予最励志创新青年奖,传播创新正能量。
2.面向高校教师提供申请课题,设立专项资金。一方面,大赛可以面向教课老师提供研究课题,由各个老师带队进行申请,申请成功提供支持资金,在课题结束后增设奖励基金,激励老师带动学生参赛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大赛也可以和定点学校进行创新试点合作,选择优秀的师资力量对有创新科研意向的青年进行培养,共同孵化项目。这些与个人及企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动各个层面对于学术科研竞赛的参与积极性。
(二)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实行政策监督
宣传背后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要和相关公司及合作方进行大赛背后的经济效益分析,让投资方清楚投资某一项目会给自己带来的利益,从而解决大赛宣传的后顾之忧。借鉴参与度较高省市的的宣传规则和制度,规范共享杯的推广策略,做好共享杯在各个地区的宣传、推广等策划工作,提倡大赛主办方制定统一宣传政策类文件,在各个地区普遍推行,共享杯当下缺乏的就是完整的与学生接踵体系,没有将资源推送给学校的途径,因此需规范共享杯的推广工作,做好共享杯的前期推广策划,从而更好地将共享杯推向其服务对象。
1.拓宽宣传途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宣传。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现在高校学生获得共享杯等相关学术类竞赛的途径不再是局限于传统媒体的报道与宣传,更多地是从微信推送、QQ群、官网、海报横幅等新媒体途径得知比赛。由此可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应与时俱进,不断拓展新的宣传途径,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起来。首先,大赛可以联合运用主流媒体和新媒体进行宣传。赛事给予一定的宣传与跟踪报道,在宣传时加上对合作方的宣传与推广,同时扩大其社会影响力。其次,利用学校资源加大宣传。在学校开展大赛宣讲动员会,学校官网对于大赛进行一定报道宣传,利用学校学院社团组织的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进行宣传报道,与学校学院做好沟通宣传工作,并且可以在各大高校人流量大的地区悬挂海报、横幅等进行推广,给予学校一定的宣传资金与经费支持,扩大影响。
2.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内容,将前期动员与后期作品宣传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将以往参赛的优秀作品这些资源利用起来,可以将获奖作品在相关平台或场地进行展示,将前期动员与后期作品宣传结合起来,并对创业孵化项目进行跟踪报道,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发新媒体,实现与观众的多重互动;增加现场体验的活动,活跃赛事氛围。
(三)资源平台的专业性与全面性共同发展
首先,将全国科技资源充分调动起来,鼓励各个层面单位参与建设,提供更多科技数据。其背后需要对各个单位的资金支持,提升其参与能力与力度。其次,强化指导教师的专业能力,拓展指导队伍,重视导师的示范效应。创新路很艰难,创新的导师尤为重要。鼓励高校组织科技创新方面成效显著的导师,由其牵头来组织学生模拟对平台和数据的运用,发挥其示范作用,从而化解“教师—学生”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数据共享结构性矛盾。
(四)提升比赛成果的“含金量”
比赛成果的“含金量”是一个重要的指挥棒。评奖评优及落户加分等现实问题与学生发展关系密切,是学生参与竞赛的内源性动力。大学生科研能力评定应在学校每年的总和测评之前,以此作为大学生评定综合奖学金、三好学生、免试推荐研究生、科研实践创新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和优秀团员的重要参考条件[3]。因此,要把“共享杯”比赛成果纳入学生评价激励体系,提升学生参与成果的价值认可。同时,学生的组织情况、数据的利用情况也应作为高校学生工作和科研体系考核指标,从而促使高校相关部门合力推进。竞赛组织者要与高校建立合作,将参赛名次作为科研能力参考纳入评价体系,将参与竞赛的经历作为科研能力评价纳入学生综合测评,建立大众化科研培养系统。
[1]杨瑾,季宜敬,崔锐博,等.实验技能大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途径[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6):19-21.
[2]吴晶.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2,(2):298-299.
[3]董发广,赵毅斌.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9(4):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