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国内杂技表演未来

2018-12-08

活力 2018年13期
关键词:杂技艺术发展

(黑龙江省杂技团,哈尔滨 150000)

中国杂技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形式,充分表达了人体机能的异化和延伸。杂技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九大特色:第一是特别重视腰腿顶功的训练是中国杂技的第一个特点。第二是险中求稳、动中求静,显示了冷静、巧妙、准确的技巧和千锤百炼的硬功夫。第三是平中求奇。以出神入化的巧妙手法,从无到有,显示人类的创造力量。第四个艺术特色是轻重并举,通灵入化,软硬功夫相辅相成。第五是超人的力量和轻捷灵巧的跟斗技艺相结合。第六是大量运用生活用具和劳动工具为道具,富于生活气息。碗、盘、坛、盅、绳、鞭、叉、竿、梯、桌、椅、伞、帽等等,这些平凡东西,在中国杂技艺人手里,变幻万状,显示了中国杂技与劳动生活的紧密关系,有些节目就是劳动技能和民间游戏结合的产物。第七是古朴的工艺美术和形体技巧的结合。第八是中国杂技有极大的适应性,表演形式、场所多样化。第九是中国杂技有严密的师承传统,又与姊妹艺术关系密切。

杂技的发展与人类劳动技能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密切相关。而中国杂技艺术的发展与变化,备受人们瞩目。本文结合杂技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其趋势与走向等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杂技艺术的历史演进

在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化中,杂技艺术并算不上古老,据推算,它起源于至今两年前左右。在汉代,中国的艺术领域中出现了以民间技艺为基础,突出形体表演并带有乐队伴奏的杂技、乐舞节目,当时它们被统称为“百戏”。那时的表演,对服装、面部化妆和道具等手段的了解和应用,还属萌芽状态。当中国历史进入了隋代,中国原始剧所寄身的艺术部类,其境遇开始了很大的改善。虽然隋文帝时曾禁演“百戏”但到炀帝时不仅禁令被取消,而且这些艺术形式还开始受到特别的重视,他利用庆典之日杂陈百戏,并邀请各国使节观看,以此作为外交活动的手段。唐代和宋朝是我国著名的两个封建王朝,社会发展程序已经很高,这为各种文化如乐活动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杂技的进步与从寄生体中独立出来的进程大大加快了,很多演出所具备的独立艺术特征空前明显。此时的杂技,才真正算是走向成熟。这个历史是相当漫长的。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杂技活动按照新的社会环境,重新进行了必要和正确的社会定位与走向选择,及时把自己调整到认真为社会文化娱乐消费服务这条正确道路上来。在这样的背景下,仅仅几年之后,杂技方面的文艺产品越来越多,真正巩固了杂技的社会位置。经过长期的孕育和磨炼,杂技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和艰难困苦,并与其他艺术形式广泛交流,它终于走出了一条独立发展的道路。

二、杂技艺术的发展趋势

(一)艺术创造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不断提升,对杂技艺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一切艺术的发展,都奠定在艺术创造基础上,注重“以人为中心”的核心地位,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包括生产需要、审美需要以及社会需要等,这些都与艺术的本质密不可分。实际上,艺术创造过程就是衍生艺术灵魂的过程,我国杂技的发展离不开中华民族的原始文化与审美观,也表达了人们对美的不懈追求。在我国当前杂技艺术中,主要通过舞蹈的嵌入设计形式,强化了杂技艺术的要求以及杂技审美观念,通过人体的动态形式表达“主题变奏”,实现了人体空间的分布与位移。在创作过程中,由于渗透了 “艺术化”、“情节化”过程,因此杂技不再是枯燥的“技术”,更强调“由技入艺”的过程。

(二)艺术传播的发展趋势

杂技作为一门长久流传的艺术,其传承与发展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其一,理论的传承。近年来,我国各界杂技专家已经在理论方面深入研究,编写了《中国杂技史》、《中国杂技概论》等专业教材与基础理论书籍,弥补我国长久以来杂技理论缺失的漏洞,进一步丰富并完善杂技艺术成果;其二,教育方式的传承。过去,杂技艺术集中为天桥艺术,当前已经走进了正规的学院教学轨道,并积极参与到国际化交流中,促进了我国杂技教学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其三,传播的继承。我国杂技之乡非常多,如山东聊城等,杂技艺术呈现了集中化、区域化发展趋势;同时,我国杂技艺术也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艺术本体的发展趋势

从当代中国杂技艺术的传承来看,无论在创意、音乐、舞蹈、道具还是在表演、灯光、服装、编排等方面,都有了大幅度的进步与提高,实现了体能开发和道具应用的协调发展,在提高技术难度的基础上,也融入了先进的技巧设计理念,杂技耍弄与戏曲表演、舞蹈表演相结合,充分体现了思维的开阔性、种类的多元化、内容的精湛性,满足不同受众需求;从市场经济发展来看,逐步实现观看表演形式的多样化、提升审美情趣等,可将艺术推向全新领域;在艺术发展过程中,注重深层次的文化底蕴,更好地体现民族文化特色。

随着国外各种高新科技在杂技艺术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越来越多国外知名的表演团体,在杂技主题晚会中呈现丰富多彩的节目,引导人们之间朝向人体技能的超长开发领域发展,甚至逼近极限,以奇、险等特征征服大众,满足猎奇心理;同时融入现代舞蹈的柔美艺术,以艺术美引导观众进入杂技观赏的境界。

三、结束语

社会在不断向前迈进,而在此面前,各种艺术形成方式则需要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以跟上时代的脚步。那么,当前中国的杂技应该走向什么样的目标,自然也就成了所有杂技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为了适应当代观众日益提高的审美要求,一项旨在充分表现思想和戏剧性的运动,在世界范围内逐渐漫延开来,欧美的马戏团不断追求整台晚会的更新,不仅要区别于别的马戏团,而且也在努力地区别于自己以往的演出式样,我国的杂技活动也是如此,近年来也相继推出了大量大型主题晚会,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与走向。

猜你喜欢

杂技艺术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空中杂技师
看杂技
纸的艺术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老鼠演杂技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