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电视民生新闻的可视性

2018-12-08

活力 2018年13期
关键词:城管民生细节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哈尔滨 150000)

近年来,由于新媒体的日益发展,一些虚假信息的肆意传播对正常的民生新闻的公信力造成了影响,严重影响了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主流媒体要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必须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要提升新闻的可受力和感染力,本文以电视民生新闻为例,探讨提高民生新闻可视性的一些方法。

一、稿件要写得丰富一些,尤其要重视同期声的作用

电视民生新闻是以电视作为载体的,但是从采访的形式上,传统的民生新闻创作基本上采用的是文字思维,一般情况下记者到现场采访拍摄,然后先写出新闻稿,再回到编辑机前进行剪辑制作。这种创作是在“文字”的概念引导下进行的。因此,电视民生新闻的第一步要成型的是稿件。

同期声指的就是在进行电视画面拍摄的过程中,在磁带上记录和拍摄现场的画面有关的人以及事物相关的声音。在电视民生新闻里,同期声起到两个作用,一个是功能,一个是色彩。如果一篇电视民生新闻只有画外,没有同期声,真实性和可信度就会大大降低,看起来也会非常晦涩,就像一篇枯燥无味的叙事。如果是正面报道,没有同期声的稿件就会极其平淡,毫无感染力,观众看完也没有任何印象;如果是监督类报道,没同期声,记者的调查自然就失去了支撑和证据。新闻报道的现场感就会下降,节目的形式就过于单一,对于观众的吸引力肯定会下降。不管是相关新闻工作者还是研究人员都应该积极重视同期声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运用,不断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

好的同期声要有色彩,要吸引人。在一些采访里,一些记者往往陷入一个误区,就是为了节省时间,喜欢教当事人说同期声,尤其是在一些正面报道里,甚至有的政府部门的官员是看着放在摄像机后面的文字稿说同期的。“教同期声”的负面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类同期声无论是在功能还是色彩上,都对片子造成了伤害。因为这类同期声地呈现出来,特征就是当事人的目光呆滞,表情刻板,语气类似小学生读课文,这类同期声呈现出来,也属于不客观的一种表现形式,极大地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力。要想让采访对象说出好的同期声,是对记者沟通功能的一项重要要求,那就是一定要和采访对象“唠嗑”,身段要放低,要让对象信任你,有乐于表达的意愿。

二、要让新闻尽量呈现真实,一定要多用现场

这里所说的现场为两种,一是记者在报道现场的出镜,二是摄像记者拍摄到的事件现场过程。最好的新闻在现场,任何画外音都是对事件的补充说明而已,要尽量地让观众感受到现场。突发类报道如此,事件类和监督类报道也不例外。

在新闻现场,记者边观察边进行报道,能够真切地把观众带入现场,把事件的发展过程生动形象地呈现给观众,使观众强烈地感受到身临其境的参与感,从而拉近记者与观众之间的距离。通过记者的现场,当观众看到是记者亲自介绍的时候,就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就会给新闻带来代入感,从而提高新闻给人的真实性。

除了出现场以外,还要利用好拍摄到的事件现场,这一点往往也容易被编导忽略。如果在一篇报道里,能实时地用好拍摄到的现场,片子的节奏感就会提升。一件能吸引人的新闻作品,不单单是“画外+同期”,应该是 “画外+同期+现场”。真实的新闻里,被原生态记录下来的东西最真实,比如纪录片,就很少呈现出第三方的参与。在片子里,如果能用纪录片创作中的“画面思维”打破传统民生新闻的“文字思维”,尽量给民生新闻以纪录片的画感,真实性自然就提升了。将纪录片新闻化,比较成功的例子就是央视的“新春走基层”,央视的走基层在画面上强调美感、真实地呈现现场,记者很少亲自去干预采访对象的行为和活动,摄像画面多特写,多跟拍,将新闻做得真实而好看。成功之处就是片子里对现场的大量使用。比如《走基层——长沙城管朝阳中队蹲点日记 “城管来了”》,记者完整地记录了城管人员一天的执法过程,尤其是城管人员和商贩的沟通过程,有的商贩们对城管理解,有的商贩则对城管理解但是不想配合城管的工作,通过大量现场将彼此之间的矛盾和纠结呈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呈现方式就比仅仅采访城管和商贩的同期要真实得多,也更加有说服力,这种以现场场景式的呈现让人们对城管的工作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多了更多理解。

现场如此重要,但是在实际的新闻制作过程中,很多编导却经常忽略这点,没有很好地利用现场,而是把好的现场当作空画面用了,这就非常可惜了。比如一些记者在编辑消防部门提供的救援素材时,也经常只是写一段画外,把救援过程大概地交代明白,就把片子编完了,这就是对救援现场的浪费,如果能在避免血腥的情况下,把消防官兵的救援过程截取出来几段,就会真正地展现救援过程的不容易。

三、细节是民生新闻报道中的点睛之笔

好新闻要有细节。做新闻,不能一味地概括,一味地概括,是出不了好新闻的。新闻里的细节,可以两方面考虑,一是写稿子要细致,要抽丝剥茧。第二个就是采访时,一定要注意你拍摄到的事物,替观众把细节挖掘到了,稿子就有内容了,片子就好看。作为电视新闻的记者,把握细节就是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比如《新闻夜航》曾经有一个替农民工讨薪的报道,记者在农民工的工棚里采访时,偶然发现暖气片摆着矿泉水,于是就问农民工,你们还买矿泉水喝吗?农民工直接走到暖气片前,拿着矿泉水说,这不是瓶装水,你看看啊,里面的水有多有少,都是我们灌在里面的。这种对细节的把握,马上就让报道有了力量。

习近平同志指出,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作为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掌握好能有效地传播新闻的方法,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猜你喜欢

城管民生细节
城管执法的“民生温度”
陈颖 巾帼之花绽放在民生一线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细节取胜
民生寄语
大学生热衷当城管有喜有忧
城管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