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聂小倩》的影视改编(1957—2017)
2018-12-07江卉
江卉
摘要:小说《聂小倩》被改编拍摄成影视作品已有三十二部,传播相当广泛,成为《聊斋志异》中影视改编最多的单篇。《聂小倩》完整的叙事结构、丰满的人物塑造和多层次的主题表达使其具有巨大的改编潜力,并且从它的影视改编起伏中折射出两岸三地的影视产业发展方向。影视作品的改编运用了再现、阐释和重塑三种方式,《倩女幽魂I:妖魔道》是其中改编最成功的电影。影视改编扩大了文学的传播范围,成为当下运用最广的传播方式,要警惕偏离文学内核作品的误导,从优秀范本中吸取经验,使古典文学与影视改编契合完美,传播包含当代意识的中国文化精髓。
关键词:聂小倩;影视;改编;倩女幽魂;聊斋志异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聊斋志异》是清代文人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故事内容离奇多彩,人物刻画细腻丰满,主要表达跨越物种的爱情、邪不胜正、鞭撻社会黑暗等主题,塑造出一个与现实世界连接的荒诞世界,其光怪陆离的风格深深吸引着读者。两百多年来,《聊斋志异》以自身的魅力,成为各门艺术的重要题材来源。1922年上海商务印书馆电影部将《聊斋志异·崂山道士》改编成无声黑白电影《清虚梦》起,小说《聊斋志异》已经被改编、翻拍成影视作品多达一百八十一部(电影一百二十七部,电视剧五十四部) ① ,具有巨大的影视改编空间。
《聂小倩》是其中一篇,主要讲述女鬼聂小倩在书生宁采臣、剑客燕赤霞的帮助下,逃离妖物的控制,不再害人,并与宁采臣一同回府,最后借助剑囊的法力彻底摆脱妖物的袭击,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 ② 。1957年周诗禄导演的电影《阴阳配》首次将其改编成影视作品,六十年来《聂小倩》已被改编成十八部电影、十四部电视剧共三十二部影视作品,横跨两岸三地,是《聊斋志异》中影视改编数量最多的单篇小说。
那么,《聂小倩》是如何被影视改编选中的,又是什么原因使它摘得《聊斋志异》的影视改编桂冠?《聂小倩》的影视改编情况如何?改编者运用哪些方式进行改编?在改编过程中,小说的情节、人物、主题和背景发生了哪些变化?影视改编对文学作品带来了哪些影响?这正是本文需要分析、探寻和思考的。
一、《聂小倩》的改编潜质和发展情况
影视和文学是两种艺术形式,两者关系密切。影视作品偏爱改编文学作品,原因有三:一是具有叙事性的文学作品中有现成的布景、情节和人物,改编已有的故事和剧本要比重新创作一个脚本更加容易;二是借文学的威望来提升电影这一新的艺术形式;三是改编文学作品能减小投资风险,这些广为流传的故事已经被大众认可和接受 [1]17-21 。
从文学欣赏的角度来看,小说《聂小倩》故事完整,叙事详略得当,情节曲折起伏,人物刻画生动形象,表达了女鬼的自我救赎、人妖正邪两立、善恶有报、人鬼相恋四个大主题;从影视欣赏的角度来看,正义与邪恶的冲突性、鬼怪的魔幻性、爱情的风月化能够经受住不同年代流行元素的混合,满足观众更多的心理诉求;从商业角度来看,《聊斋志异》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已具备一定的群众基础,能够保证票房和收视。可以说,《聂小倩》本身的艺术造诣让改编者选择了它。而1987年程小东导演、徐克监制的电影《倩女幽魂I:妖魔道》获得空前的成功,更促使《聂小倩》的影视改编激增,衍生出“倩女幽魂”系列的影视作品,为此后的改编者提供了新的元素。可见,《倩女幽魂I:妖魔道》的成功是《聂小倩》能够登顶《聊斋志异》影视改编之巅的重要原因。
《聂小倩》的三十二部影视改编作品以电影、电视单元剧、电视连续剧这三种类型呈现。(详参表1)
表1 《聂小倩》的影视改编作品一览表
注:“*”表示暂时未能看到视频资料。
从表1中可以看出:1957年《聂小倩》首次被改编成影视作品《阴阳配》;1975年《民间传奇·聂小倩》首次将《聂小倩》作为单元剧融合进聊斋系列电视剧;1992年《人鬼狐》则首次将《聂小倩》从单元故事扩展至连续剧。电影改编以香港特别行政区为主,独立制作十一部部,合作一部,并且形成“倩女幽魂”系列;电视单元剧的改编分别融入了“聊斋志异”“民间传奇”“中国古代爱情故事”“天师钟馗”这四个系列电视剧之中,其中内地改编的数量最多;电视连续剧长度从二十集到四十三集,两岸三地制作数量相当。小说《聂小倩》只有不到三千字的内容,电影是其首选的呈现形式,数量亦最多。
从小说《聂小倩》影视改编作品来看,以1957年首部改编电影《阴阳配》上映为起点,每十年为一个时段,可分为六个时段。(详参图1)
图1 《聂小倩》影视改编趋势图
总体看来,影视改编作品第一个时段两部,第二个时段两部,第三个时段三部,第四个时段十三部,第五个时段四部,第六个时段八部;前三个时段属于发展阶段,较为平缓;第四个时段则是繁荣阶段,是巅峰时期;第五个时段是回落阶段,陡然下滑;第六个时段则是回升阶段,持续发展。
具体来看,香港制作的影视作品十五部,以电影为主,六个时段都有作品,主要制作时段集中在第四个时段,即1987-1996这十年,是这个时段的领军。20世纪50年代,香港商业片蓬勃发展,粤剧大为流行,影视作品的独创性较少,多戏剧改编和文学作品改编,出现了《聂小倩》的第一部改编电影《阴阳配》 [2]198, [3]237。60年代,李翰祥作为香港邵氏影视公司旗下的招牌导演,拍摄了不少历史、武侠、风月等题材的电影,《倩女幽魂》(1960)则是此类风格的代表 ① 。80-90年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一代,1987年后影视作品更是呈井喷式出现,共有九部作品,连带发展了《聊斋志异》系列电视剧,如《聊斋志异》(1988)《聊斋1》(1996)《聊斋2》(1998)《聊斋》(2009)等,但未再将《聂小倩》收入其中,这与《倩女幽魂I:妖魔道》珠玉在前不无关联。1997年后,香港独立制作的影视作品只有《小倩》《倩女喜相逢》《倩女幽魂新传》三部,在第五、第六个时段呈断崖式下滑,这与香港电影的逐渐没落、低迷的大环境息息相关,并且对《倩女幽魂I:妖魔道》的模仿已到瓶颈。香港影视作品引领第1-4个时段的发展趋势,影响第五个时段的发展趋势,参与第六个时段的发展。
内地各省改编的影视作品有十一部,以电视剧为主,从第三个时段开始有作品,缓慢上升,第六个时段是其最高峰,即2007-2016这十年,是这个时段的主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使得影视媒介成为能与印刷媒介抗衡的传播手段,电视剧产业欣欣向荣,故而内地影视改编形式多是电视剧 [4]4-11。《古墓荒斋》《古庙倩魂》以恐怖氛围为主,风格与“聊斋电视系列片”一脉相承。《百集聊斋·人鬼情缘》《中国古代爱情故事新编·聂小倩》《狐仙》这三部是以爱情为主线进行改编,折射出内地影视在第五阶段仍以较为朴实的爱情风格为主,虽然有所改动,而第六阶段则开始走仙侠爱情剧的路线。受台湾偶像剧影响,2005年的《新聊斋志异I·小倩》是青春版的聊斋故事。《天师钟馗·血色鸳鸯》虽与《天师钟馗·倩女情仇》故事相异,但同样杂糅。内地的影视改编还有一大特色就是以戏曲影视的形式来表现原著内容,《古刹鬼影》是黄梅戏,《倩女幽魂》(2010)是越剧 ① 。内地的影视产业在新世纪以后发展迅猛,是第五个时段的主力,是第六个时段的领军,引领第六个时段的总体趋势。1987年-1990年福建省电视台拍摄的《聊斋电视系列片》是当时影响最大、涉及原著篇幅最多的电视剧,《聂小倩》虽有剧作改编但未拍摄,较为遗憾。
台湾省制作的影视作品有四部,从第二个时段开始,每个时段都是一部作品,十分平均,但每个时段的影视作品都反应了台湾当下的影视流行趋势。20世纪70年代,导演姚凤磐将《聊斋志异·窦氏》改编为电影《秋灯夜雨》大获成功,开启台湾民营电影公司拍摄鬼片的风潮,次年乘胜追击,改编《聂小倩》,拍摄成电影《寒夜青灯》,恐怖氛围极其浓厚 [5]285 。朱延平是台湾省80年代最卖座的导演,以商业喜剧片为主,《先生骗鬼》贯彻恶搞风格 [5]286 。台湾戒严解除后,在影视改编的文学作品中,电影多关注现当代作品,电视剧则多关注古代作品,并且常将多个古代神话、奇闻异事糅合在一起,《天师钟馗·倩女情仇》即是“钟馗”与《聂小倩》故事相结合。《聂小倩》(2016)将时下流行的穿越元素带入,关联甚少。
三地合作制作的影视作品两部,出现在第五、第六个时段,是新世纪以来影视产业的新形式:两岸三地的导演、演员、制作团队合作加强,不再拘泥一方,亦是内地影视崛起的典型拍摄方式。21世纪初,台湾偶像剧风靡两岸三地,《倩女幽魂》(2003)主打青春、爱情、偶像,不再具有阴森之感,以古代奇幻爱情偶像剧,聚集了三地的优秀团队,打造出一个全新的故事。《倩女幽魂》(2011)是内地和香港在电影上的结合,融合了新时代的特效和审美,是对《倩女幽魂I:妖魔道》的致敬。
由此可见,《聂小倩》的影视改编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波动起伏的,从侧面折射出两岸三地影视产业的发展走向。
二、《聂小倩》影视改编的方式和作品对照
影视与小说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要将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改编者就必须采用影视特有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对原著中的情节、角色、背景、视角、主题进行重新编排,文学元素或被保留、去除、增加,以符合改编者所要达到的艺术效果 [1]23-44 。美国电影理论家杰弗里·瓦格纳将电影改编小说分为三种:移植法、注释法、近似法 [6] 。约翰·M·德斯蒙德和彼得·霍克斯则以文学和电影的关系密切度将文学改编成的电影分为紧密型、松散型和居中型三类 [1]58 。
笔者根据影视作品对小说《聂小倩》的改编,将其改编方式可归纳为再现法、阐释法、重塑法三种。
再现法,即直接在银幕上再现原著。这类影视作品与原著关联紧密,严格地将文本转变成影视语言。虽然偶有对次要情节、次要人物的增删,但仍然呈现出保全原著基本结构、主要内容、主题思想和整体风格的努力。如《阴阳配》*、《倩女幽魂》(1960)、《寒夜青灯》*、《民间传奇·聂小倩》《聂小倩》(1981)*、《聊斋夜话之聂小倩》《古刹鬼影》*、《古庙倩魂》。
阐释法,在保持原著叙事结构核心的基础上,重新阐释原著。将当下的意识形态融入原著中,用影视的手法表现出来,既是独立的电影,又与原著保持着一定的联系。如《倩女幽魂Ⅰ:妖魔道》。
重塑法,将原著当做一种诱因,重新塑造一个新的故事,与原著关联甚远。在保留题目、人物、主要关系、次要情节等一个或多个元素的前提下,无限扩充情节、增加人物关系,使矛盾多元化。如《先生骗鬼》《画中仙》《倩女失魂之天师捉妖》《倩女幽魂II:人间道》《倩女幽魂III:道道道》《聊斋惊艳》《人鬼狐》《天师钟馗·倩女情仇》《小倩》《倩女幽魂》(2003)、《新聊斋志异I·小倩》《中国古代爱情故事新编·聂小倩》*、《天师钟馗·血色鸳鸯》《倩女幽魂》(2010)、《倩女幽魂》(2011)、《倩女幽魂新传》《倩女喜相逢》《狐仙》《聂小倩》(2016)。其中,融合是重塑法中特殊的存在,即,将多篇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聊斋小说进行整合。或将《聂小倩》作为基础,加入其他单篇中情节、人物;或作为部分融合到其他故事中。如《崂山鬼恋》《聊斋艳谭4·欲焰三娘子》《古墓荒斋》《百集聊斋·人鬼情缘》。
这些影视作品中,不乏改编成功、别具特色的作品,如表2中所列代表作。亦有恶搞凑数的作品,良莠不齐,如《先生骗鬼》《聊斋惊艳》等作品低俗不堪。笔者将小说《聂小倩》的影视元素提炼出,与具有代表性的影视作品进行对照,进而一探影视作品取得改编成功的因由。
表2:《聂小倩》影视改编代表作品对照表
可以看出,《聂小倩》的影视改编由简到繁,由平铺直叙到多元述说,并且紧跟时代的步伐。从故事情節方面来看,小说可以分为夜宿寺庙和回归宁府两部分,大多数影视作品保留、更改夜宿寺庙的情节,删减回归宁府生活的情节,只有《古庙倩影》完整呈现了第二部分在宁府的众相,并且增加了不少武打情节,不再以宝物制服妖物,而是以人的力量战胜妖魔。这与90年代社会强调个人的力量的价值观相符。从主要人物塑造方面来看,聂小倩的形象基本都保留了美丽、善良、与命运抗争的特征,而基于不同时代对女性形象的诉求,影视作品中对聂小倩的刻画各有侧重:《倩女幽魂》(1960)刻画的是一个知书达礼、擅长琴棋书画的大家闺秀,《倩女幽魂I:妖魔道》演绎的是温柔活泼、清纯性感的可爱女人,《古庙倩魂》《百集聊斋之人鬼情缘》塑造的是古代传统妇德的小家碧玉,《倩女幽魂》(2003)《新聊斋志异I·小倩》《倩女幽魂》(2011)创造的是一个天真善良、不谙世事的小狐狸,其他作品中的聂小倩形象不出这几类。从风格方面来看,小说中营造的氛围和风格是前半部分的寺庙夜宿恐怖风、后半部分的宁府生活平淡风以及整体人鬼相恋的怪诞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影视作品所突出风格不尽相同:《倩女幽魂》(1960)重在古典韵味风;《倩女幽魂I:妖魔道》突出了寺庙夜宿恐怖风,首创人鬼相恋香艳风、日常趣事喜剧风;《百集聊斋之人鬼情缘》以言情平淡风为主;《倩女幽魂》(2003)和《新聊斋志异I·小倩》侧重仙侠偶像风和人狐相恋魔幻风;《倩女幽魂》(2011)则呈现出沉闷灰暗的风格。可以说,从《聂小倩》的影视改编作品中看到时代的影子。
影视作品受众层次不一,要满足所有人的喜好是非常困难的。而其应该做到的是传达普世的社会价值观,以此得到绝大部分观众的认可。小说《聂小倩》作于清代,文中所描写的爱情,是在了解彼此之后才发展起来的,且有男尊女卑、一妻多妾的封建价值观。这样的价值观早已不适合当代社会。故影视作品中多是一见钟情,再见痴情,宁、聂二人的爱情发展加速,又为二人的结合设置了重重阻隔,改变原著中循序渐进和较顺利的情感脉络,并全部删除宁采臣纳妾这个封建礼教婚姻中的畸形存在。小说中对燕赤霞的定位是秦人、剑客,是正义的代表。而在影视作品中,除了塑造剑客的形象,燕赤霞有时化身成捕头、捉妖师等身份,其中又以道士居多,这与大众所认可的“道士驱鬼”这一根深蒂固的印象不无关系。小说表达的女性救赎、人鬼之恋、邪不胜正、善恶有报四个主题是符合当代社会价值取向,故影视作品会加强渲染,有的作品则亦增加一些揭露官场黑暗、科举不公的主题,如《倩女幽魂I:妖魔道》《百集聊斋之人鬼情缘》。
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不仅仅是纪录片式的照搬每一句话、每一个情节,而是带有导演自身的特色。正是如此,每一部改编的影视作品是文学作品树上结出的相似又不同的果实。如何在保留文学作品中的元素而进行创新是衡量改编作品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准。以《倩女幽魂I:妖魔道》为例,其能成为众多改编作品中的标杆,与其自身的创新有着莫大的关系。首先,电影补充了小说中的一些不明确、隐藏的因素,如年代背景设置在明末清初的乱象之时,给故事的发展提供一个可行背景环境;又如妖物的形象具化为吸血姥姥和黑山老妖,不是书中的寥寥几字的描写。其次,电影集中在小说的前半部分内容,加强正邪冲突、人鬼相恋两个主题的刻画,符合观众猎奇的心理,能够吸引他们并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三,塑造了丰满、贴切的人物形象,王祖贤的聂小倩角色柔情似水、坚强懂事,是观众最喜爱的女鬼,张国荣诠释的是憨厚、擅文墨的可爱书生,午马扮演的燕赤霞兼具正义和情谊的道士,以及姥姥雌雄同体的大胆形象,无一不让人拍案叫绝,至今仍是不可超越的经典组合。第四,在情节处理上多有改动,使得叙事更加流畅。比如结局的设置上,聂小倩的牺牲和魂魄的轮回,抛弃了原著中才子佳人的大团圆,看似圆满又有遗憾。最后,将文学作品转换成影视作品的时候,其兼具二者的优势:完整的故事叙事,精心的场景设置,音效、画面的合理呈现。如果说《倩女幽魂》(1960)仿佛就是从书中出来的,符合观众的期待,那么《倩女幽魂I:妖魔道》就是真正的电影产物。其所提取的小说因素,都是为电影而服务的,而电影所展现的内容,则是带给观众惊喜,不仅是作为一部改编作品,而是成为无可替代的一代佳作。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影视作品不仅是对小说《聂小倩》的改编,而且其自身发展亦有对早期的影视作品继承和借鉴,如《倩女幽魂I:妖魔道》借用《倩女幽魂》(1960)中“题诗画作”的情节并改风景画为美人洗头画,又如《倩女幽魂》(2003)、《新聊斋志异I·小倩》都借鉴了《倩女幽魂I:妖魔道》中“聂将宁藏水缸避免被发现并接吻渡气”“黑山逼娶聂”情节,再如《新聊斋志异I·小倩》又借鉴了《倩女幽魂》(2003)中聂小倩的新娘造型。可见,成功的影视改编作品能够影响后来的作品。
综上分析,影视作品取得改编成功的秘诀有三点,一是顺应时代的要求,二是要符合社会价值,三是创新亮点要突出而不突兀。
余论
自19世纪末电影诞生以来,以影视为代表的视听媒介逐渐成为主要的传播方式。影视作品选取文学作品进行改编,将语言符号变成影像视听符号,可追溯其产生之初——1900年梅里爱将《灰姑娘》搬上银幕 [7]22 。现如今依然是方兴未艾,近年来热门IP(Intellectual Property)改编,更是将两者牢牢绑在一起,使影视成为文学传播的主导型手段之一。
影视传播的优点体现在传播速度快捷、传播信息直观、传播范围广大等方面,这些都是其他传播方式所不能比拟的。正是因为有了影视,为大众普及了许多经典的文学著作,如1986版《西游记》和1987版《红楼梦》可谓是家喻户晓。《聂小倩》通过三十二次的影视改编,成为最广为人知的聊斋作品,尤其是《倩女幽魂I:妖魔道》风靡亚洲,王祖贤扮演聂小倩的女鬼形象深入人心,张国荣扮演宁采臣的书生形象亦深深地烙印在观众的脑海中,使聂小倩和宁采臣成功地从书中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之中。六十年来,影视作品的改编、翻拍让《聂小倩》的艺术生命得到有效而长远的延续。
然而影视传播也有弊端,有些影视作品在改编和加工中偏离原著、偏离文学作品内在主旨和精神,误导大部分没有阅读过文本的观众。《聂小倩》的影视改编作品中,亦有不少作品以低俗、恶俗、情色为卖点进行拍摄,如《聊斋惊艳》《聊斋艳谭4·欲焰三娘子》无甚可取之处。影视已经成为最具有实力的传播方式,更应慎重,不能为一己之私粗制滥造,在误导观众的同时也毁灭经典文学作品的影视再生。对《聂小倩》的影视改编已经进入瓶颈,若不能将新的时代精神注入、阐释一个全新合理的故事,一味依瓢画葫、商业化地拍摄,终将走入死胡同,没有提升。
除影视作品之外,《聂小倩》亦被改成舞台剧、话剧、戏曲、游戏、歌曲、网络小说等极具当代特色的形式进行传播,如1982年陈晓旭主演的话剧《聂小倩》;1987年黄霑词曲、张国荣演唱的歌曲《倩女幽魂》;1987年猪哥亮导演的舞台剧《新倩女幽魂》;1998年李鲁轲和张营作曲、薛瑞光作词、韩磊演唱的《人鬼情缘》;2011年以来网易出品的《倩女幽魂》系列网游。戏剧针对的中老年人群,音乐、网游针对的青少年人群,新的传播方式使得《聂小倩》除影视之外得到更新潮地传播,一直保持与当下社会的接轨。
可以看出,中國古典文学底蕴丰厚、可塑性强,值得深入挖掘、多方诠释,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影视是非常有效和直接的传播手段,如何运用当代科技方式契合古典文学作品,并向大众传递中国文化精髓和时代精神,正是我们这一代人需要思考和行动的。
参考文献:
[1][美]约翰·M·德斯蒙德,彼得·霍克斯.改编的艺术:从小说到电影[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
公司,2016.
[2]谢柏梁,袁玉琴,主编.中国影视艺术简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3]倪骏.中国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
[4]毛凌滢.从文字到影像:小说的电视剧改编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5]陈飞宝.台湾电影史话[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
[6][美]杰弗里·瓦格纳.改编的三种方式[J].世界电影,1982,(1).
[7]张宗伟.中外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On the Film and Televition Adaptation of
Nie Xiao-qian (1957-2017)
JIANG Hui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China)
Abstract: Nie Xiao-qian was adapted into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s for 32 pieces. It has been spread widely. And it is the top of the film adaptation of Liao Zhai Zhi Yi. Nie Xiao-qian has complete narrative structure, full characterization and multi-level theme expression which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adaptation. We can see the film industry development direction on both sides of the three ups and downs from reflection of its film adaptation. Adaptation of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s using the three ways which are reappearance,interpretation and reshape. Chinese Ghost Story,A is the most successful film of adaptation.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adaptation has expanded the spread of literature,has become the most widely used means of communication. Besides,we need to be wary of mislead from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programs which were deviation from literary core. And learn from good examples to combine the classical literature and the film adaptation perfectly for spreading contains the essence of Chinese culture of contemporary consciousness.
Key words: Nie Xiao-qian;Film and Television;Adaptation;Qian Nv You Hun;Liao Zhai Zhi Yi
(責任编辑:李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