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职业规划及职业指导
2018-12-07郭倩
郭倩
摘 要: 大学生就业工作是大学生培养工作的重点。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大学生就业人数逐年增加,高校学生职业指导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如何让大学生通过高校的职业指导提升职业规划能力,成为大学生职业指导最重要的任务。本文着眼于以下三方面: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意义、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内涵、提高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的方法,以期阐释大学生职业指导对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形成和提高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规划 职业指导
一、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意义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方式逐渐多元化,选择的就业方式包括国内外继续学习提升学历,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大学生自主创业等。选择哪种方式就业,这就要求面临就业的大学生们有能力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及对未来有一定的职业规划。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对大学生的个人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职业规划能够增强大学生职业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增强个人的竞争力。大学生职业规划构成要素包括:自我能力评价、就业环境分析、就业目标的确定等。自我能力评价就是大学生要全面准确地评估个人的兴趣、个性、能力、身体状况、学识水平、价值观,它是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基础。就业环境分析是大学生确立生涯目标的关键。就业目标的确定包括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终极目标的确定,它是职业规划的核心内容。为了保证职业规划的有效施行,要结合大学生的个人实际情况对职业规划进行评估与调整。
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的形成和培养离不开大学生职业指导。高校通过科学规范的课程教学、团队辅导等不同方式培养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让大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理解职业规划的意义,重视职业规划能力的培养。
二、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内涵
高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任,因此,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的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为大学生成功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圆满完成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大学生职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大学生职业指导形式多样化。大学生职业指导形式分别有优秀毕业生讲座、岗前实习、企业实习等。高校应设立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咨询中心,在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过程中,对学生已经遇到的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全方位专业化的服务和指导。
大学生职业指导是全程化的培养。高校应根据每个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培养目标和完善职业指导的教育体系。大一学生入学后,对大一学生进行职业指导,让他们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理解职业生涯的含义,做好职业规划的前期准备工作。对大二大三进行职业指导的学生,高校在考虑他们的爱好和特长的同时,培养大学生熟练掌握就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大学生职业指导教师队伍需要专业化的建设。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具有鲜明的理论性。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理论性要求高校必须拥有一支熟练掌握职业指导理论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三、提高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的方法
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是大学生职业指导的重要任务,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展开:(一)加强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系统性;(二)提高职业指导教师的职业指导能力;(三)大学生要强化职业规划意识,提高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高校要加强职业指导工作的系统性。
大学生的就业不仅是获得就业机会,当他们处于就业的不同阶段时,大学生们需要平衡学业压力、个人喜好、职业选择多样化、陌生的就业环境和工作内容等因素。考虑到以上因素,高校加强职业指导工作的系统性变得非常必要,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展开说明:
1.高校要加强校企合作和交流学习,提高学生的就业实践能力。
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理论知识的学习占据很多时间,较少有工作实践机会及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但在实际就业时,个人实践能力的高低又会直接影响到就业成功与否,尤其对于一些专业实践性很强的理工专业,实习实践的重要性显得更突出。因此,高校要加强校企合作和交流学习,结合本校的专业设置方向,与专业对口或相关的大中小型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且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将学生的实习实践作为职业指导课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高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协商,将职业指导课的实践教学直接放到企业的实践实习中,安排职业指导教师到企业进行交流教学,增强职业指导课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加强校企合作和交流学习让大学生零距离地接触工作,提升职业技能,对大学生合理地进行职业规划起到促进作用。
2.高校要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库。
大学生拥有一定的职业规划能力后,如何快速地获得就业信息,成为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与大学生的专业特点,高校应充分利用就业及创业指导机构、人才就业市场、网络招聘机构、教学实习单位、社会实践等就业途径,为大学生收集各类就业信息,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库,让大学生对就业发展、就业环境、就业前景做出有效评判,拓宽大学生的就业途径。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库,可以增加应往届毕业生的交流机会,选择不同工作领域、不同工作地区、从事不同行业的往届优秀毕业生,回校进行经验交流,为即将就业的大学生树立学习榜样。
3.高校要建立大学生心理辅导机构。
大学生在进行职业规划时一定要学会调整心态,以乐观自信的心态面对未来的职业之路。在面对社会进行人生第一次职业规划时,大学生不可避免地会有选择职业时的迷茫,来自应聘单位对毕业生各方面考核考试的压力,甚至还有择业失败的挫败感等。
高校一般都建有专门的大学生心理辅导机构,通过团体辅导、个别辅导、心理咨询等方式,为面临就业压力的大学生提供专业的辅导和咨询,帮助大学生们解决职业规划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及问题,保障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顺利进行,丰富职业指导的方式,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規划能力。
(二)提高职业指导教师的职业指导能力。
1.職业指导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手段。
职业指导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职业指导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除了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外,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也要广泛采用网络教学手段。职业指导教师要通过建立QQ群和微信群,为大学生提供和老师同学们交流学习的平台。
2.职业指导教师要提高教学技能和学习能力。
职业指导教师是高校进行大学生职业指导的主要实施者,熟练掌握职业指导的教学内容是顺利进行职业指导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职业指导教师要不断地提升教学辅助技能,如:提高板书书写水平、课件制作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及普通话水平,完善课堂的组织及管理技巧等。职业指导教师要掌握基本的心理辅导技巧,对进行职业指导学生的性格、爱好、家庭等基本情况有所了解。
3.职业指导教师要加强团队合作意识。
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是否能对大学生真正地在职业规划方面起到教育指导作用,在于是否有一支善于团队合作的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的培养,涉及高校中和就业相关的多个部门,职业指导教师是这支队伍的中坚力量。只有职业指导教师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其他教师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团体合作的才智,才能真正地形成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才能真正地推动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的形成。
(三)大学生要强化职业规划意识,提高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大学生自我职业规划意识的强化。职业规划能力的培养是一项从大学生入学就开始进行的工作,本质上是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养成的教育。因为每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都不同,所以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高低也不同,大学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投入学校组织的各项职业指导课程和活动中,积极参与大学生简历制作大赛、参加学校组织的模拟招聘、积极配合职业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及课外实践辅导。强化自我职业规划意识,加深对职业规划重要性的理解,逐步地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结语
大学生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在大学毕业后快速地融入社会实现个人价值及社会价值,正是大学生职业指导成功的表现。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未来,职业规划伴随着大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在职业指导中强化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锻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加强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提升大学生职业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及实践教学能力,全方位全员地参与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全过程,推广大学生职业指导,让大学生真正地通过职业指导获益,让大学生未来的职业之路走得顺利踏实。
参考文献:
[1]周明.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的定位及其策略[J].教书育人,2015(01):8-9.
[2]邓纯余.试论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的定位及策略[J].生涯规划,2013(10):46-49.
[3]刘静.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的定位及其策略[J].商贸人才,2014(8):217-218.
[4]吕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研究[J].教育教法探讨与实践,2017(10):235-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