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英语读写课堂的教学方法探讨

2018-12-07张一帆

经营者 2018年24期
关键词:逻辑性学术笔者

张一帆

大学英语要求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多,似乎传统的大学英语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迫在眉睫地需要被更新。趁此机会,大学“学术英语”的名称也开始出现,甚至有学者大声疾呼,力争“学术英语”的地位。笔者所在的单位,也在多年前就开始学术英语教学的试点,从教学效果来看,学术英语内容新颖、教学互动性很强、学生积极性较高,收到了不错的反馈。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课本,就课堂教学方法的一些具体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探讨。

笔者所在的单位,本学期用的课文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大学学术英语 读写教程》,作者是Bernard Seal。教材改编自原版教材,原版名称为Academic Encounters Level 4 Students'Book Reading and Writing: Human Behavior。

一、没有传统词汇表

传统的国内统编教材会在课文后来列出单词,并且标注音标、词性、中英文解释,而《大学学术英语 读写教程》只是在书后有词汇的附录,且没有单词出现的页码,更不用说解释和例句了。应该说没有词汇表也恰好是原版教材的一个特点了。所以学生在课前课后都应该做好预习和复习的工作,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应有明显加强。就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以课后作业的方式布置给学生,或者指定班级中的某几位同学(也可以轮流)来制作词汇笔记。因为互联网的普及,要在网上查找、粘贴词汇的中英文解释和例句是很方便的,制作词汇表不会困难。在布置作业以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词汇进行抽查,并让学生朗读其自己找到的相应例句,直到全班同学认可其解释为止。

二、课文逻辑性强

《大学学术英语 读写教程》的课文逻辑性很强。笔者的同事都反映课文的内容不难,但是内容新颖有趣,且逻辑性很强、条理清晰。以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为例,讲的是what is stress?文章的第一段就交代了stress和stressor的区别。首先对stress和stressor下了定义,在第二自然段中,又分别举例说明两者的相似和不同。

因而在讲解课文时,教师的引导显得尤其重要。教师的引导直接就可以突出显示“学术”两字的含金量。条理清晰,应该算是“学术”的一大特点。纵观全文,除了第一段的stressor和stress的区别和联系,对于stressor还有细分,有some stressors…other stressors…。 文章的第二段提到了一位生理学家的主张,adaptation syndrome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first stage)和第二阶段(second stage)。文章的第三段又提到这位生理学家是如何得出第二段的结论的,也就是他是如何研究的。首先比较rats和humans。在humans的研究中,又分for one person和for another person。最后再次说明,和rats相比,humans的stress reaction种类更多。

这样的课文体现了强烈的条理清晰的理科思维方式。学生在掌握了这种表述(或者写作)的方式以后,对于学生将来用英文写自己本专业的论文可能会提供不少的帮助。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可以先从整篇课文的框架出发,清晰地展现全篇的课文逻辑结构,然后再去分析课文。笔者甚至认为,传统的分析课文语言点(language points)为核心的教学方式或许应该在课堂上被抛弃。课堂应该以展现逻辑结构并且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这种逻辑结构为主要目标,语言点的掌握可以交给学生课后自行去完成。

三、课文练习多样

笔者建议,课文的练习,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灵活地、有选择性地、跳跃地使用,以使练习能够无缝链接到课文的掌握之中。仍然以第一单元的课文为例,在课文开始之前,学生应该完成thinking about the topic(第4页),这个练习要求学生讨论,这部分交给教师灵活处理的空间很大,教师除了安排讨论以外,也可以穿插一些采访节目、视频等等,来体现“压力”主题。同时,按照书本的要求,学生在第4页的练习完成一部分后,将跳转到第10页的练习,这里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讨论的空间。第10页上的表格,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翻译,以期保证每位学生都能正确理解表格中的全部内容。同时,在第11页上,提供了第二篇课文的predicting的练习,在讲解课文之前必不可少,而此练习正好和第一篇课文的内容衔接。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此套教材的练习还是有一定的跳跃性,但不管练习怎么跳跃,目的都是对课文对良好的理解和掌握,或者说,是对“学术”能力的理解和掌握。跳跃不是坏事,在来回的跳跃当中,对单元内的知识点的理解不断地加强和深化,可能是这套教材或者说是学术英语的提倡者的真正目的。

四、课外材料

随书附送的手机随行课堂使用比较方便,但是附加的学习材料并不是很多。另外可以供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ppt视频材料也比较少,大多需要教师自己收集或者制作。但是教师的教学个性也因此有了发挥的余地。另外,每周只有2小节课,课堂上要补充其他内容时间安排也比较紧张。

五、结语

由于篇幅有限,笔者对课堂测试、期末检测等不再一一展开讨论。但从以上几个角度,读者应该能看到“学术英语”的课堂,呈现一定的新颖性、灵活性、逻辑性,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来说,教师和学生的活动空间更加开阔,要把握好课堂反而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在此笔者抛砖引玉,期待有更多的研究和探讨出现。

猜你喜欢

逻辑性学术笔者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科技书稿的逻辑性审查方法归纳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逻辑性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学生个性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