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新旧媒体下的体育新闻报道趋势
2018-12-07王启鸣
王启鸣
庞大市场、政策红利、国之大计,在文娱大火的眼下,体育产业迎来了爆发的春天,成了媒体流量的新晋巨头。体育新闻板块,无论是在报刊,电视,传统PC还是手机端都成了最近几年创业公司的搏杀焦点,在这种产业背景之下,体育新闻的报道类别也显而易见的被划分了出来。
CCTV5,体坛周报,地方报纸,地方广播电台组成了传统体育新闻媒体的基本构架。腾讯、新浪等大型互联网集团,新英体育、懂球帝、虎扑等单一导向的垂直创业公司,抖音、B站等视频传播平台,以及微博和微信的自媒体公众号则担当起了体育新传媒的主力军。二者在体育新闻报道领域的传播和导向之中互有长处,并且也长期呈现出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基本态势。
对于体育新闻报道来说,善于适应时代发展,综合应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长处方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占据体育新闻报道市场的主流优势。所以说,新媒体的发展对于传统体育新闻报道方式来说,并不完全是一种削弱与打击,客观地说,这亦是传统体育媒介在相应挑战之下的一次整合升级的良机。
找寻案例,当下中国体育新闻媒体排头兵之中的成员“腾讯体育”和《体坛周报》,分别在不同的媒介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体育播报力量。将二者的体育新闻报道案例加以分析,概括总结归纳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报道的不同,并根据这些不同,浅析体育新闻报道发展所需要的新旧媒体融合拓展理念,能够对探索未来体育新闻报道的发展趋势有所帮助。
体育新闻是以体育运动为依附,并通过对体育运动的报道而构成并呈现出来的。在我国国内体育新闻报道的现状方面,居于排头兵的毫无疑问的是能够将声音画面相结合的媒体,如传统媒体的代表电视、新媒体的代表网络直播和视频剪辑。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优势有很多,如传播的速度更快,传播的覆盖面更加广阔,传播的信息资源更丰富,且传播不再受时空的限制,人们可以在新媒体中实现互动等。这些优势对于体育迷来说,绝对是振奋人心的。以腾讯体育的“中国篮球”专题为例,仅CBA(中国职业篮球联赛)的季后赛单场比赛的赛事战报评论量就可达到3万次左右,比赛视频仅单条赛事集锦播放量就可达到80万次左右。相关新媒体对于体育新闻播报的效果可见一斑。
作为传统体育传媒的《体坛周报》在90年代逐步开始占据中国体育新闻报道的主流市场,至今也依然能够保持年期发行量和周期发行量双百万份级别的水准,堪称我国传统型体育传媒的先锋。如今在相应的体育新闻报道过程中,传统型体育传媒在与时俱进的打造社交网络报道宣传新模式,制作视频内容并发布至新兴视频平台之上的同时,也在传统媒介的层面避免着新媒体中所充斥的标题党,负能量等问题。更好地对体育赛事外的相关人文信息及其他非竞技范畴信息的传播进行管控。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反向体现出传统媒体仍然拥有存在的价值,相比于新媒体的种种特点优势,传统媒体对于体育新闻的内容的原创与深度更加重视,通过对某一体育新闻事件的深度解析,向受众传达直接的观点,与时俱进的同时,又兼容并蓄,因此传统媒体对于当代体育新闻报道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腾讯体育与《体坛周报》在对同类别体育新闻的报道中可以清楚分辨出二者的优劣之处。从传播媒介上看,腾讯体育在报道时主要采用网络页面端与手机端两种媒介,这两种媒介以手机端为先,页面端次之。原因在于,相比于页面端流量入口,手机端的流量入口更加广阔,受众能以最快速度从手机新闻客户端获取体育新闻资讯,并浏览相关内容。而《体坛周报》则以传统纸质媒介对中国篮球讯息进行报道,其时效性与互动性相比于新型媒体而言可谓大打折扣。受众在通过互联网与手机获取体育新闻时,只需一次性支付廉价的网费或流量费就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的体育资讯。
从内容设置上来看,新型媒体在报道过程中的稿件大部分内容是转载自报纸的,只有少部分是新型媒体的原创之作,而原创正是《体坛周报》等传统媒体的优势所在。报纸在报道体育新闻时最重要的是事件的深度剖析,以此吸引更多读者,提高报纸期刊的销售量。但除了稿件的传统媒体优势以外,以腾讯体育为代表的新型媒体在视频和图片等更直观的内容设置上又将二者的差距放大。将赛场战况还原给受众,虽然纸质媒体可以极少量地提供图片信息,但视频内容是传统报纸根本不可能呈现出来的。整体来看,在当下的体育新闻报道之中,传统媒体还是牢牢地处在劣势之中,但是这个现象并不代表传统媒体的覆灭,在挑战之下,体育新闻报道的新旧媒体融合发展有了广阔的提升空间。
全媒体时代,面对新时代的新机遇,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交融创新,是扩大新闻影响力和积累海量受众的必由之路。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在高效传播的同时,要肩负起倡导体育精神与端正体育文明的使命。因此,如何更好地运用体育报道和全媒体的联系对体育新闻实施舆论监督职能,引导与推进国内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亦将成为未来体育新闻发展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