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协调发展研究

2018-12-07霍润恒山东省实验中学东校

新商务周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生产性贸易部门

文/霍润恒,山东省实验中学(东校)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十三五规划”的阶段,经济增长的走势区域良性发展,表现特征为经济的增长不再迅猛提升,从以往的大力发展逐渐平稳过渡到中高速增长。以往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也逐步消失,整体上呈现出一种精细化的发展模式。虽然整个经济发展的态势是较为理想的,但是实际出现的问题却是不能忽视的,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发展表现出了不协调的状态,相关专业人士必须要对此提起高度重视,寻找科学的解决办法。

巩固货物贸易优势、促使生产性服务贸易与发展是实现中国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结构双优化的关键。

1 我国的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发展不匹配的现状

从我国的贸易形势的角度上来看,中国的对外贸易货物贸易顺差以及服务贸易逆差长期并存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具体从贸易的总量上看,可以明确的发现我国的货物贸易始终都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并且货物贸易的顺差一直都是持续实现的,并且不断扩大。但是与此同时存在的问题却是,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的状态,这也就充分的说明了我国的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发展,在经济的整体发展上,是处于不协调的状态的。传统的经济分析观点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不协调的发展状态,主要是因为我国的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中竞争力是较弱的,除此之外,“中国制造”目前还处于持续发展的阶段,高端生产服务还需要升级。

另一方面,从贸易结构的角度来看,我国的货物贸易结构差距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服务贸易的结构却存在不断扩大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一旦服务贸易的内部结构差异处于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也就说明了我国的服务贸易结构是存在失衡的问题的,而且各个细分的发展部门是存在显著差异的。通过实际的研究分析可知,服务贸易当中的旅游贸易逆差是居于各类服务贸易之首的,这一情况也正好印证了传统的观念。

2 解决我国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不协调发展的科学措施

2.1 有效扩大生产服务性部门中的技术投资

从当前经济新常态的形式下看来,服务贸易的技术部门,尤其是互联网技术部门,其在提升对外贸易整体效益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技术部门的工作效率提升和模式优化,极大的扭转了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结构比例不协调的不良现状。我们在经验中可以得知,在货物贸易部门中,尤其是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高值组部门中,与其他部门相比较而言,其对于服务贸易技术的重要性还远远不足,整个发展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假如这些部门得到了充分的投资,那么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强生产性服务部门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这些部门也会进一步的发挥他们的规模递增效益,从而导致货物贸易的边际成本会明显下降,货物的贸易结构也会得到实质性的优化。如此一来,整个货物贸易以及服务贸易,在整体的经济发展上,就将处于一个平稳协调的状态。

2.2 使服务贸易当中的基础部门以及基础设施部门协调发展

生产性服务部门当中的基础部门是有他独特的作用的,有了基础部门,货物贸易生产之间就可以产生有效的沟通与协调,这样融资和运营成本也就被有效降低了。另外,生产性服务部门当中的基础设施部门,从本质上来讲,其相当于公共物品。基础设施部门能够在货物贸易的各细分部门之间产生作用,货物贸易的整体效率也会因此而大幅提高,进而发挥出更为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经济发展新背景之下,寻找中国对外贸易转型的推动力之时,必须要充分发挥两个部门的作用,如此才能从本质上推动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协调的发展下去。

2.3 正确引导新业态的规范有序化发展

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发现,我国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都需要秉承“走出去”和“引进来”的理念,并且需要切实抓住其规模和质量问题。我国如果能够切实的抓住全球产业大转移和国际经贸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尽快的吸收并加以运用,并且掌握发展要领,我国贸易一定会出现出口优势的贸易导向,也就充分实现了中长期的高度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协调发展了。通过上述文字的描述,可以明确的知道,要实现我国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更好的协调发展,在经济新常态的趋势下,离不开新业态的支撑。

3 结束语

国家的经济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是会呈现出更加多变的态势的,根据国家发展情况,目前在贸易中出现了一些不协调的现象,但从长远出发,这些现象仅仅是暂时的,只要有关改革人员能够从整体的利益出发考虑,一定可以切实有效的解决不平衡发展的问题,从而推动我国的贸易在国际竞争中占据巨大的优势。

猜你喜欢

生产性贸易部门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观图释义:《红楼梦赋》与《〈红楼梦赋〉图册》的生产性传播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黑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贸易统计
产业集聚对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影响
贸易统计
产业融合视角下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