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模式的发展特点及改进思路
2018-12-07施函廷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文/施函廷,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小额信贷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作为一种新型扶贫模式在一些国家取得了成功。其本质上是一种信贷方式,属于自然人贷款,不是企业贷款。小额农贷是小额农户贷款的简称,对农户的自有资金没有严格的比例规定,主要是农信社根据农户的偿还能力、信用程度、贷款用途而发放的额度相对较小的一种贷款,实行“一次核定,随用随借,余额控制”的办法。我国一直重视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但由于小额信贷管理水平低,缺失规范制度;小额信贷业务缺乏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的征信制度导致评级失真;农民的诚信意识比较淡薄,借款人信用不确定引致违约风险等,致使贷款偿还率不尽人意,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也面临挑战。
1 农户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大量信贷资金沉淀,不良贷款率逐年攀升
虽然小额信贷贷款总额逐年增加,但不良贷农业贷款担保制度还没有广泛建立,所以金融机构款率增长快于信贷贷款总额增长,还款率所占比重会承担部分风险。据了解,约80%的小额信贷实际上没有明显的提升,不良贷款率占有很大比重。近年是投向了相对高收人的农户,对中低收人农户发放来,不良贷款率逐年呈递增趋势,严重影响了金融信贷仍然比较谨慎,因为小额信贷机构与借款人之机构支农作用的有效发挥。
1.2 现有小额信贷模式成本高
由于小额信贷的利率比较低,放贷的单笔金额小,增加了放贷机构的成本,同时也给信贷管理部门增加了困难。其次,由于小额信贷的人工费用高,对网络资源的占用比较大且办理效率较低,金融机构小额信贷的成本高,积极性也较弱。
1.3 小额信贷管理水平低,制度规范缺失
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小额信贷仍在发展阶段,其相关法律地位的缺乏使得小额信贷内部对制度化管理不够重视,不利于小额信贷扶贫到户任务的顺利开展。小额信贷机构无论是自身的硬件设施,还是员工素质和管理水平都比商业性金融机构低。
1.4 借款人信用不确定引致违约风险
小额信贷的贷款对象以贫困农户为主,由于文化素质不高且对金融知识了解甚少,对资金的运用能力以及应变能力差,资本回报率低。一方面,贷款人在小额信贷的运作过程中,很难深入到借款人的生活中搜集借款人的诚信度、勤劳度、家庭条件等影响还款的重要信息,借款人的信用不确定增加了借款农户的违约风险。另一方面,对贫困农户借款人来说,小额信贷取得的贷款多用于满足其日常生活需求,导致资金回收率受到影响,这更增加了借款人由于信用的不确定性而引发违约风险。
2 对策与建议
2.1 加强诚信文化建设
一是培育农户的小额贷款诚信文化。加强小额贷款的贷前宣传,让广大农户充分认识和了解小额贷款,为农户开展信用评定并公开,使农民了解信用的价值;二是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对小额信贷的本质认识,加大关于小额贷款的科技知识培训,建设具有“三农”特色的小额信贷文化。
2.2 构建金融扶贫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完善的保险制度,创新信贷担保方式。积极利用土地使用权、经营权、财产权的抵押担保效能开展抵押担保手段创新,稳步推进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探索各种担保方式,建立以村为单位的信贷联保金担保贷款,支持有资质的信用担保公司以多样方式为贫困户及扶贫经济组织提供担保服务。三是强化贷款管理和责任追究。明确乡镇金融服务中心、村金融服务站负责扶贫贷款推荐、贷前调查、贷后管理、贷款催收,对于扶贫贷款不能及时归还的,由金融服务站负责催收。
2.3 健全关于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管理的法律法规和信用奖惩机制
要健全有关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度,保护农户的征信权益,从法律上解除农户的忧虑。首先,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要配合小额信贷机构加大对失信农户的惩罚力度,使违约农户意识到自己违约失信的行为会致使成本大于收益。其次,为了督促农户能够到期主动偿还贷款本息,政府还需要诉诸于法律途径明确奖惩办法。
2.4 广泛推行农村“小组联保贷款”制度
推行“五户联保”、“强制储蓄”、技术服务等制度。小额信贷联保制度的具体操作为:首先,“五户联保”:每5个农户自愿组成贷款小组,贷款小组内部实行民主管理,对贷款负有连带责任,共同承担贷款风险,小组成员之间有任何人发生不良贷款的行为,就会影响整个小组的信誉。其次,小组成员之间要进行定期交流,减少项目选择不当而导致的风险。最后,“强制储蓄”:是指每次还款时贷款农户都要被强制存入一定的小数额存款,包括小组基金和用户储蓄2部分。小组基金一般为贷款本金的5%,在发放贷款时预先扣除,起到贷款保证金的作用,若联保小组内有人拖欠贷款,还可先拿小组基金冲抵。这一“小组联保”制度能有效防止农户违约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李彬.“公司+农户”契约非完全性与违约风险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2]卜文辉.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信用制度亟待完善[J].农村经济,2009(08).
[3]庞瑞芝,吕越,刘建明.防范农民道德风险的小额信贷机制研究——基于开发性金融理论的视角[J].农业经济问题,2010(8).
[4]应宜逊,黄震宇,徐永良.我国小额农贷体制的特点及改进思路[J].金融研究,2005(5).
[5]谢玉梅.国外小额信贷发展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问题,2007(5).
[6]李玉福,代付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管理的经济学分析[J].西部金融,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