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2018-12-07王慧烟台冰轮集团有限公司
文/王慧,烟台冰轮集团有限公司
虽然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还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研究模式,但是随着企业发展的需要,我们会越来越重视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为企业提高竞争力提出合理的措施。
1 人力资源管理及企业绩效概念综述
1.1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员招聘、正规教育培训、实践等内容,它具有以下方面的主要特征:
1.1.1 协作性
由于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要完成各种不同的生产经营管理任务,单个人的力量显然是微薄的,受到个人精力、知识、技能和经验的限制性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求具有一定的协作性,在人力资本主体之间相互协作、任务共担、知识共享、技能互补的前提下,可以更好地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产生协同效应,完成各种复杂的企业实践活动。
1.1.2 累积性
企业的机器、原材料、零部件等物质资本是有一定的通用性的,而人力资本则无法从市场中购买,需要在人力资本所有者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之后经过长期的培训和实践,才能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而其累积的时间越长,则会成为企业专用性人力资本、稀缺型的创新型人力资本、企业家人力资本等,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1.1.3 组织依赖性
人力资本价值的体现还依赖于特定的组织环境,需要设备、技术、团队、制度、文化的共同协同作用,通过长期的实践学习形成企业固定的人力资本。
1.2 企业绩效
企业绩效则是指企业在特定的经营期间内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效率及赢利状况,它的外在反映可以表现为企业股价、经营效率、利润等,并且受到认知能力、比较标准、评价方法的差异性的影响,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概念,不能采用单一的财务指标进行衡量,还要考虑劳动生产率、营业收入增长率、基本每股收益、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收入、所有者权益、净利润等指标因子,要在选取上述不同的指标的前提下,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综合性的绩效衡量和评价。
2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企业绩效工资需要依照企业员工的表现来进行核准,两者之间关系非常密切。企业绩效工资能够让员工的工作潜力进一步发挥出来,对员工的工作职能进行明确,让员工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然而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方法就无法建立起一套具有统一标准、公平公正的考核标准,无法对企业员工进行正确的绩效工资考核。这样就没有办法将企业绩效制度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发挥出来,绩效考核制度逐步变成企业在各员工、各部门之间进行考核的重要标准,也就是通过动态持续的沟通和交流将被考核人在操作过程中的优缺点查找出来,及时改正缺点,并且对其优点进行激励,让工作目标得以实现,加强员工的工作热情,保证企业的总体目标能够快速实现。所以为了让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进一步被调动起来,一定要注意对企业部门和员工工作考核量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 提高企业绩效的措施
3.1 增加企业员工参与度
如果能大幅提高员工参与度,可充分实现员工作业能力的优化,企业需要加强平台建设,为员工提供稳定的技术支持、组织支持。其次,企业管理层需要注重与员工交流途径、交流策略的选择,保证所有相关人员第一时间了解企业变化和动态,并赋予员工一定的决策和提出建议的权利,保证所有相关人员具有安全保障性。再者,企业员工需要及时进行横向、纵向的转换管理,保证工作内容和范围的增加,这一举措有利于改善员工行为,此外企业需要及时优化员工作业环境,避免枯燥单一的负面影响。
3.2 薪酬体系的优化
企业薪酬制度方面需要与时俱进的发展,为了保证企业竞争力不受负面影响,需要加强薪酬制度方面的变革调整。为了保证薪酬制度具有竞争力,员工除了传统薪酬外,还可享有团队利益、利润分享等。此外,企业保险、福利等需要结合企业特点作出必要调整,尽量保证制度化、人性化、个性化的原则。如制度化要求下企业需要为所有员工缴纳保险,人性化方面需要企业及时为员工提供丰富多样的福利项目,也可提供与企业岗位相吻合的保险项目。此外,良好的薪酬制度对人力招聘具有极大影响。企业在进行人才选拔中,不仅需要考虑当下技能,更需要考虑未来发展潜能,依照企业状况、岗位要求等进行录用处理,尽量采用结构化面试手段进行人才招录,并适时考虑员工内部晋升的管理控制。
3.3 建立公平机制
企业需要保证公平机制的充分落实,及时营造一个公平晋升的机会,根据企业发展规划制定绩效考评体系、反馈制度等,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员工进行薪酬福利方面的调整。企业需要结合未来发展目标、可操作手段等进行管理,加强企业内部输入、输出端口核心参数的设置,必要时可进行取样分析计算,从而实现对企业流程的量化管理,提高核心绩效指标,从而优化企业绩效水平。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至关重要,要在当前以知识管理为导向的一体化经济时代背景之下,采用适宜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全面推行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充分体现人力资源的潜在价值,更好地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更好地调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结构,使之具有科学合理性和规范性,更好地促进企业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