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战略机制研究
——基于唐山市高校视角

2018-12-07王珊沈静涛唐山学院人事处

新商务周刊 2018年22期
关键词:留人唐山市人才队伍

文/王珊 沈静涛,唐山学院人事处

1 唐山市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现状

近年来,唐山市高校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把吸引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百名博士培养、引进工程,努力创建有利于拔尖人才尽快成长、发挥才干的制度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积极营造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的良好创新、创业氛围。但是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高层次人才数量和质量还远不够满足当前学校和城市发展的需要,人才流失严重,因此,如何更加科学地、高效地完善唐山市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机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我市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存在问题

2.1 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单一,“重数量,轻质量”

首先,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模式中,依然是传统的“守株待兔式”。即接收投递简历、参加周边省份城市高层次人才招、少量的网络宣传。其次,在高层次人才引进过程中,不重视引进的人才质量以及是否符合学校发展、学科建设以及胜任教学、科研工作,忽视如师德师风、心理素质、责任心等方面。虽然在数量上相对于以往有所增加,但是引进后“水土不服”现象发生,这种盲目追求数量的引进,由于缺乏合理、科学的规划,很可能导致人不能尽其才,才不能尽其用。

2.2 “重引进,轻本土人才”,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人才流失严重

在本市高校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依靠引进人才仍然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虽然在一些政策上鼓励校内教师进行学历学位进修以及专业培训,但是与相同水平和条件引进的人才在待遇和政策方面都有着相当差距,甚至为了引进人才不惜重金给予优惠政策,致使“本土人才”心里产生不公平的感觉,挫伤工作的积极性,因为无论从教学经验还是科研水平来看,培养的人才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和能力,这种差距容易引发人才流失。同时,引进后的高层次人才,大材小用或者不用,学校缺少对其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考核内容和要求与普通教师没有太大差别,甚至有些高层次人才入职几年没有太多的科研成果,教学业绩也不突出,也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现象发生,造成人才资源浪费。

2.3 配套政策不完善,工作和生活有待提高

地方高校由于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的限制,自主权限相对有限,在人才引进与培养、激励与约束、薪酬分配、科研平台等方面大多都落后于省属高校,并且在短期内很难追赶,与虽有爱才之心,但无爱才之力,留才之条件。同时在政策上还存在一些漏洞,细节有待推敲,双方权利、义务、责任等规定不明确,容易出现纠纷。

3 创新地方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面对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中出现的多方面的困难与挑战,我市高校必须站在超前的战略高度,在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问题上,制定符合自己发展需要的引入机制和培养机制。

3.1 制定符合自己的人才发展总体规划

我市高校应该立足于本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结合本校自身战略发展规划,从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教学科研等多方面实际出发,明确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方向,依据现有人才的结构、能力、素质等现状,分析当前学校所需要的人才是哪类,哪些可以通过低成本、高效率的进行鼓励培养,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保证高层次人才资源能够持续充足。

3.2 引进和“本土人才”培养并重

首先,创新人才引进模式。利用地方政府在国外地区建设的联络处或人才工作站等资源,开辟引进海外人才的“绿色通道”;通过现有的高层次人才的学术圈和人脉圈,以才引才;与唐山市有实力的相关企业进行合作,整合双方共有的高层次人才资源,挖掘人才潜力,实现人才共享,互利互赢。其次,在选拔过程中,不要只看数量,要结合学科建设、科研方向等需要对其表达能力、知识结构、思想品质、科研及创新能力、教学水平、协作意识等方面综合考核,严把“进口关”。第三,建立健全“本土人才”培养机制,开展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博士培养、访问学者,鼓励教师出国深造、专业进修、企业实践锻炼、参加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等途径来提高自身素质,拓展视野,增强实践能力,也要培养优秀青年教师成为教学科研技术骨干,打造专业竞争力和科研团队。

3.3 建立和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

学校在评价考核过程中,应当建立一套全面、客观、准确、合理的评价机制,能够针对不同类型(教学型、科研型)的高层次人才进行分类评价,同时也要完善激励机制度。首先要改革分配制度,能够体现通过工作能力、工作业绩以及对学校和社会的贡献与收入挂钩;其次在职务、职称晋升方面,为高层次人才提供“绿色通道”和政策支持,不用受到各种硬性要求的限制能够迅速晋升。

3.4 完善配套政策,丰富“软环境”,提升硬件条件

首先,学校应积极与我市政府及相关有关部门及时沟通,互相协作,及时有效地帮助高层次人才解决后顾之忧,在满足高层次人才在工作和生活中基本条件外,还要尽量地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其次,学校要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以人为本,营造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氛围,在教学与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提倡严谨学风、明确学术道德标准,加强学术规范和师德教育,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第三,在科研环境和设备上,提高科研经费,建立相对完善的试验室,保障科学研究能够顺利开展。

高层次人才是我市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科学有效的机制能够保证队伍建设顺利进行,为学校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留人唐山市人才队伍
中国人民银行唐山市中心支行
唐山市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唐山市还乡河水污染综合治理
唐山市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引才难留人难 西部高校如何突围
点把点的他留人
因病施治化解医院“留人难”
县级医院怎样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