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规划中文化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的思考
2018-12-07姬庆玲
姬庆玲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湖北武汉 430063
在开展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过程中,文化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提升文化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规范性和高效性,有助于构建现代城市规划管理体系,提升城市规划效能,把握城市发展方向,助力现代城市发展提档升级[1]。
1 当前城市规划中文化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的不足
1.1 文化性保护程度不足
从当前城市规划过程中,针对文化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实践,普遍存在对城市文化性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很多管理者秉持着传统理念与工作模式,在推进城市规划工作过程中,不注重文化传承细节控制,在文化细节上存在很多疏漏,没有及时构建起现代文化性城市规划体系,不利于工作总体效能的提升[2]。此外,在开展文化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过程中,由于现代文化性理念的缺失,导致了城市规划工作总体效能不高,容易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
1.2 城市规划的理念滞后
在社会建设发展体系中,城市规划属于传统行业,文化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有了较为稳定的工作体系与模式,城市规划文化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过程中,工程人员容易固守传统的工作理念与模式,在文化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中缺乏足够的创新意识,导致了工作效能不高。
1.3 信息化应用程度不足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开始融入到工作当中,特别是以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科技,实现了对传统工作的变革。在城市文化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体系中,通过整合信息资源,可以实现工作效能的大幅度提升。但是在城市规划文化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过程中,普遍存在对现代信息技术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工作智能化、科学化水平有待提升。
2 创新文化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的原则
在城市规划实践中,要加强文化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的有效性,首先要构建科学的工作体系,在文化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实践中,要从整体流程上有一个清晰的把握,通过理顺不同环节工作之间的关系,实现流程把控,提升文化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的有效性。要坚持信息化原则,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的发展,如何利用现代设备进行规范化、精确化管理,是城市文化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也是现代工作发展的重要方向[3]。与此同时,要坚持科学性原则,受到传统工作的禁锢,目前城市文化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工作还不够科学,在具体的操作设计上还有很多空白之处,有待进一步优化。
在开展城市规划工作过程中,要想提升文化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效果,首先必须坚持文化保护原则,将文化保护原则作为首要的工作原则,提升城市规划工作的文化保护性。从本质上来讲,通过城市规划的优化设计,提升城市环境的舒适度,保障百姓生活质量。在实践中,很多城市规划工作过于注重景观的新颖性与华丽性,浪费了大量的资源,针对这种情况,在开展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要想提升城市规划设计的文化保护性,首先要以文化保护作为第一目标,不断提升文化保护工作效能,满足当前文化保护工作效能,提升工作的文化保护性水平。
3 在城市规划中加强文化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的路径
3.1 提升文化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在全局中地位
在城市规划发展实践中,普遍存在对文化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不重视的情况。在工作整体布局中,文化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经常被摆在比较低的层面,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于这种情况,城市规划设计从业者要提升自己的思想认知,将文化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摆在更高的层面,不管在人员配置还是资源分配上,都要有所倾斜和侧重,提升文化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层级,减小落实文化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过程中的阻力,通过构建现代工作格局,实现文化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优化,进而从更高的层面统领工作,提升城市规划效果。
3.2 城市规划人才要兼具技术性与文化性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规划工作呈现出复杂化、专业化的局面,作为城市规划人员,要从自身角度入手,提升工作能力。在开展文化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中,离不开专业化人才的支撑,只有打造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城市规划文化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新需求[4]。在人才培养中,要注重复合人才的培养,文化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具有较强的文化性和复杂性,在人才引进方面,要引进适合文化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专业化人才,同时也要加强对原有工作队伍的锻炼,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原有工作人员的业务素养,进而适应城市规划工作的发展新需要。
3.3 充分借助现代化城市规划设计模式
在城市文化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实践中,要想提升工作效能,要充分借助现代化规划设计模式。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与现代城市设计模式开始出现融合,并推动传统工作不断提档升级,文化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在模式创新上仍然有很大的空间,作为城市规划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对多种文化保护与城市设计模式都有清晰的认识,不断创新,提升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5]。作为从业人员,不能局限在传统的城市规划工作框架内,要从多维度视角审视工作,把握文化与历史保护工作全局,对内容和方向有准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