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2018-12-07张玉田

商品与质量 2018年38期
关键词:水利水电水库水体

张玉田

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设计院 安徽省合肥 230071

1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特点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大特点就是不确定性。其影响是多因素、多阶段、多目标、开放复杂的系统。生态环境本身就是随时间地点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人的活动的不确定性,构造成的生态系统更是多种多样。所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短时间、小范围内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能是确定的,可以判断的,但是长时间看,其变化情况,人们是很难预测控制的。

2 水利水电建设在生态环境中产生的具体影响

水利水电建设不仅能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而且能全面保护生态环境,与此同时,还引发了一系列恶劣的环境问题,具体表现在生态环境气候不稳定、生态水质下降、陆地植被生长不良等问题。详述如下:

2.1 水生生态影响

水利水电建设可将陆地瞬间变成水域,从浅水转换到深水,从流水转换到静水,进而对生物生存环境产生影响。库内水流的流动速率相对较小,削弱了界面交换速率,制约了污染物的扩散,使得复氧能力逐渐减弱,降低水库内部的自净能力;库内水体的流动速率较小,有时还会出现静止状态,当处在静止状态时,水层变得更加透明,可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有利于藻类的生长,而坝前储存的水体,由于藻类肆意生长,引发水体富营养化;水利水电建设会淹没大面积的植被,制造大量腐烂的有机物,进而消耗水中的部分氧气,同时产生沼气与二氧化碳,最终出现温室效应;水库底部积聚大量的悬移质,且不会轻易迁移,一旦出现有毒物质,将会产生次生污染源;水利水电建设会毁坏和占据动物的栖息地,使其被迫迁移,重新寻找栖息地;大坝完全阻断天然河道,进而制约鱼类觅食,影响生殖洄游,使得鱼类分布出现变化,降低鱼类总产量;河流水体流经水库,停留一段时间后,过船闸的时间会有所延长,进而影响航运;水库内部存储的水体,一旦温度升高,将会改变水质,最终引发水体污染[1]。

2.2 陆生生态影响

水利水电建设在土壤环境方面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如下:水库拦截水资源,减少了流向下游平原中的水体,淤泥肥源降低,土壤肥料削弱;若让土壤长时间处在水分含量过高的状态下,将会出现土壤此生沼泽化的问题,还会出现土壤盐渍化等问题;一旦土壤环境出现变化,将会制约陆生植物的正常生长。在水库蓄水阶段,会淹没大面积土地资源,缩减植被的面积,破坏生物资源,降低生物多样性;施工居住区也会破坏植被,引发污染问题,出现导源性疾病;在工程施工环节,存在引入外来物种的可能性,因外来物种借助竞争、生物链与传播等手段危及本地物种,制约自然交替,破坏生物多样性;因工程施工的影响,可制约本区域内鸟兽的正常觅食,破坏取食环境,使得鸟类被迫迁移,远离栖息地;水库蓄水淹没大面积森林,工程施工损坏地表植被、占据原有的栖息地,打破生态系统,危及自然物种的正常生存,使得物种灭绝形势进一步恶化。

2.3 社会生态影响

(1)在人类健康方面产生的影响。疟疾、霍乱等常见传染病的出现离不开水环境,人们周边的水环境情况影响着传染病的发病率。例如,三峡水库,坐落在成都与长江平原的内部,且为血吸虫病的多发区,待完成建设工作后,钉螺是否会顺着水流流向库区,肆意繁重,已变成当前迫切解决的主要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2)在移民、安置方面产生的影响。水库的建设会淹没大量的土地,这必然会加重土地供应短缺形势。若移民无法得到全面的安置,则会引发毁林开荒、水土流失、生态失衡等问题。例如,三峡水库,其建设所淹没的陆地面积达到632平方千米,产生的移民数量大约为110万,多达1000余家企业被迫关闭或者破产。

(3)在文物继承方面产生的影响。我国拥有漫长的发展史,随着社会的前进和人类的发展,遗留下大量、绚烂的文物古迹。因水利工程建设会占据一定的空间,且会淹没陆地,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文物古迹,阻碍文化保护,制约文物继承,这也是现阶段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

3 减轻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建议

3.1 提升相关人员环保意识

提升相关人员环保意识并不是强制制止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而是使参与规划、设计、施工、调度、运行、管理的相关人员认识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都至关重要,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兼顾,提升相关人员生态保护意识一方面需要国家法律的强制约束,另一方面需要多渠道的有效宣传和完善的奖励约束机制做支撑,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3.2 完善并落实生态补偿机制

谁开发,谁补偿;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补偿是我国现行生态补偿机制,效果明显,但在落实的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一是缺少法律的强制约束、二是相关企业的补偿积极性并不强,而人工增殖需要经济补偿做调动。

3.3 注重施工建设期间的环境保护

考虑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施工建设期间应全面及时的对周边生态环境因素进行检测,发现环境因子出现较大变动要及时对建设过程进行调整,同时全面落实环境监理制度,对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科学处理,杜绝施工隐患的存在,同时在建设的过程中应注重对地表植被的“补偿”,尽可能降低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4 建立局部区域环境监测体系

我国在生态与环境监测方面整体技术薄弱,建设监测系统又需要大量的资金,所以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网,但是建设局部区域环境监测体系还是可行的。对工程附近局部区域的生态环境作全面地了解,对发生的或即将发生的危害采取措施,使各方面的损失达到最小。

4 结束语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具有很大的、长期性的影响,为了达到我们社会发展能够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措施,改进工程施工方法等来改善生态环境。需要科学地、友好地去对待我们的生态环境,使得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能够达到最佳的平衡。

猜你喜欢

水利水电水库水体
漳河有一水库群
水利水电工程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研究与实践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与农村污水处理程度探讨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中型水库的工程建设与管理探讨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探讨
空中有个隐形水库
探究水利水电工程电气系统防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