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中小学建筑设计

2018-12-07王治勇

商品与质量 2018年38期
关键词:归属感屋顶建筑设计

王治勇

大连先锋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辽宁大连 116000

在中小学建筑设计中,为了满足学校自身的发展需要,遵循建筑设计的趋势指引,更高的建筑性能和更少的能源消耗已成为新世纪中小学建筑设计的重点。另外,环境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对树立下一代的环保观念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1 中小学建筑设计的原则及理念

1.1 重视资源聚集

从学校研究角度来说,图书馆已成为多功能的知识资源聚集中心,其在建筑位置上也呈现聚拢、靠近状态,以实现知识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目的。另外,中小学逐渐呈现合并的现象,图书馆、少年宫,辅导机构等在学校周边环境不断产生,这也从侧面体现出资源聚集的特点[1]。

1.2 生态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的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合理利用能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注重发展的质量。从中小学建筑设计现状来看,大部分学校没有按照可持续性的原则进行设计,具体表现为:能源消耗量巨大,使用的建筑材料不环保,多数为高耗能材料;学校建筑设计并未表现出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建筑形象没有尊重当地民居;近年来中小学建设规模扩大,盲目建设使得建筑质量得不到保障,不利于促进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1.3 归属感

归属感的重要属性来自于人对物的识别程度,主要包括气味、色彩以及声音的识别,熟悉的物质自然识别程度更高,且归属感更强。在中小学建筑设计中,识别感主要依靠色彩的尺度把握,这一点对是在校师生产生归属感的重要条件,因此,在不同的使用要求下,学校建筑设计人员应尊重当地的建筑文化和环境,努力营造出具有归属感的中小学建筑[2]。

2 中小学建筑设计的策略与要点

2.1 优先选择本土材料

一是,混凝土材料。将混凝土材料与其他材料结合运用,可营造出具有亲和力的界面,比如在一些近人的混凝土界面中加入大量木材,不仅增强了界面的亲和力,同时两种材料的色彩、质感对比也形成了丰富的立面。

二是,加大本土建筑材料的运用力度,包括天然石材,或者是利用石材加工成的建筑材料,比如卵石散落的活动场地、块状石材与混凝土混合后砌筑的墙面、页岩堆砌的景观墙等,这些材料的运用一方面减少了建筑成本,另一方面增强了建筑的防潮和吸水性能。

2.2 中小学屋顶形式的设计策略

中小学建筑的屋顶形式可以传达很多信息,包括建筑楼的用途、私密性及地域性等,因此,在保证结构形式安全的同时,应在设计中满足应满足建筑形象对屋顶形式的要求,具体应考虑以下相关因素:一是,气候因素:北方寒冷地区为了获得更多的阳光,屋顶出檐较短,或者没有屋檐;而炎热多雨地区为了创造更多阴凉的活动场地,通常会在大屋檐下设置宽走廊;二是,材料因素:选定结构形式后,可以根据造价及其他条件来选择屋顶材料,不同屋顶材料所呈现的效果不同;三是,功能因素:学生教室部分不同的屋顶形式会增加其领域感与归属感,更容易创造小集体的氛围,同时也易于将校园分成不同主题的活动区[3]。

2.3 门窗的设计策略

门窗除承担交通、采光的功能外,其排布方式具有韵律感,可在构图上呈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有必要优化窗户的应用材料,为了达到提升窗户隔热性能的目的,可以采用双层玻璃或者是吸热玻璃,同时也有利于降低能耗。

2.4 过渡空间的设计策略

在诸如阳台、二楼外廊、一楼平台等建筑过渡空间的设计规划过程中,要注重室外空间与室内空间的自然衔接与过渡;在高地与低处的坡度设计、花架等景观园林设计中,要注重室外空间的自然衔接与过渡。

2.5 通风与采光的设计策略

设计师要善于利用自然采光的设计方法,一方面为学生学习提供充足的自然光线,创建明亮、健康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避免了电力资源的浪费,起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设计效果。科学合理的自然采光设计,还能够利用太阳光中紫外线的消毒、杀菌作用,确保中小学建筑物内部的健康与卫生,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4]。

设计师在通风设计方案中,应尽量提供自然的通风条件,将室内的热气输送出去,让室外清新干净的空气流动进来。同时,在暖通系统设计中,应尽量降低对空调设施的依赖,打造绿色节能的校园工程项目。

2.6 建筑用地的设计策略

设计师应当在制定中小学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合理规划土地资源的使用,为设备、材料的存放、活动板房的搭建预留出足够的空间,同时防止绿化面积的减少和损失。中小学建筑规划方案应当考虑到周边环境的具体情况,与交通出行、居民生活相协调,避免破坏和污染生态环境,科学分配有限的土地资源,创建绿色、可持续的工程项目。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小学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当参考学校的办学方针与教学理念,科学选择与使用建筑材料,优化建筑结构与空间设计,加强通风与采光设计,科学分配与布局建筑用地,将生态性、人文性、现代化理念融入设计方案中,并从实际出发,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与生活习惯,结合学校的教育功能、经济条件、地理环境,设计出有特色的校园建筑设计方案,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提供健康、安全、愉快的空间环境。

猜你喜欢

归属感屋顶建筑设计
借“光”生财的屋顶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配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屋顶屋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屋顶的雪(外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