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探究

2018-12-07孙慧敏庞菁华东宜兴抽水蓄能有限公司

新商务周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领导人员管理层国有企业

文/孙慧敏 庞菁,华东宜兴抽水蓄能有限公司

对于国企内部控制而言,内部控制体系是其不容小觑的环节,有助于强化国企管理水平及效率。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企内部控制体系中暴露了一些问题,亟待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1 国企内部控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1 国企管理层的重视度不高

经过实际调查发现,目前依旧有不少国企管理层忽视了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性,并且掌握的相关知识与培训力度不够,更有部分国企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具体定义模糊不清,更别说根据国企实际情况建设高效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了。虽然有的国企管理层认识到了内部控制体系在提高国企内部管理效率中发挥的作用,但实际建设中未从国企的发展特点角度出发,致使内部控制体系执行不力。此外,有的国企管理层不了解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也不清楚内部控制各业务流程相互之间发挥的约束作用,这样一来,将影响了国企良好控制环境的形成,最终引起管理无序问题。

1.2 缺乏健全的国企治理结构

当前,有部分国企制定的治理结构不够健全或者未科学设置专门的内部机构,职责权限分配不合理,导致管理模式过于僵化。经营权和管理权混淆不清,国企管理层手握大量的权力,董事会未发挥自身应有的义务,监事会监督效率低下,在处理日常业务时,没有相关的授权审批制度作为依据。董事会、股东会、内审部门、管理层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交流,独立开展工作。如此一来,国企管理层一味地强调自身的权益,对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表现得漠不关心,从而导致内部控制体系形同虚设,缺乏应有的效用。

1.3 缺乏完善的绩效考评制度

有的国企现行的绩效考评制度不够完善,存在按主观意愿对人员绩效情况进行核定,缺乏奖罚机制,就算发现了有后台的业务人员私自挪用国企资产的行为,上级主管部门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管不顾。众所周知,人力资源是国企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无形资产,高效使用人力资源能够促进国企经济效益最大化,实际中应贯彻落实科学规范的薪酬激励机制,加强全体人员的业绩考核力度,发挥奖罚制度的效用,培养全员的主观能动意识,凡是业绩突出的人员都要给予相应的奖励,反之,对于整天混日子的人员要严加惩处,对于工作努力但业绩水平始终提不高的人员应安排其参加专业的培训,从而使其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

1.4 内部控制监督效率低下

有不少国企为了强化自身成本效益,直接忽略了独立的审计部门建设。虽然有的国企建立了内部审计部门,但缺乏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未得到全面发挥,内部控制监督效率低下,致使内部审计部门无法全面展现自身职能优势。

2 当前时期下国企内部控制对策

2.1 建立健全国企法人治理结构

首先,构建具有独立性的董事会制度。独立董事应发挥自身的独立性,提供优质的咨询服务,并在规定时间内认真考评独立董事的业绩情况,落实完善的权力制衡机制,规避以股东大会为主导的现象。国企还应健全监事会制度,提高监事会内部员工的整体素质,由专门的监管人员负责监督监事会的职权使用情况。其次,构建完善的职责晋升制度,吸引大批的优秀人才,共同努力推进国企各项管理工作,通过自荐与考聘的手段,有针对性安排人员的工作岗

位。此外,提高国企管理层的内部控制意识,构建并落实完善的国企法人治理结构,维护股东合法权利,赋予国企管理层更多的自主权,激发执行者的工作热情。

2.2 强化国企内部审计

2.2.1 强化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对内部审计重要性的认识

为了保证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中的作用,这就要求企业领导人员摒弃过去陈旧的审计观念,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及经营管理中内部审计的优势,充分认识内部审计在企业整体发展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避免形式化。企业领导人员还要根据新经济发展形势,对审计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严厉禁止有操作不规范的行为。此外,企业领导人员还要加大对内部审计的投入力度,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突出内部审计原有的独立性和严

谨性,其他部门在未授权的情况下不得私自参与审计事项,充分考虑审计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

2.2.2 强化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

随着国有企业会计电算化与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深入,要求企业进一步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进程,在传统审计方式基础上以创新和改善,逐步朝着数字化内部审计方向发展。首先,国有企业应尽快培养一批信息化水平高的审计人才队伍。安排组织内部审计人员参加信息化专业培训,从而懂得如何通过计算机有效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其次,国有企业应构建专门的信息化数据库。这里涉及了内部资料制度、审计文献数据、审计历史数据等内容。最后,通过

内部审计软件的查询、筛选、汇总分析等功能综合评价与有效监控企业财会信息化状况,同时对企业流动资金使用过程进行动态化跟踪,最终完成风险管理的综合化审计。

2.3 强化国企财务预算编制工作

建立健全预算管理组织体系,随着国有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全面预算管理职责权限越来越清晰,各部门工作进一步深化,这就要求设置专门的全面预算管理机构,对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权利加以协调,优化国有企业整体管理,规避管理弊端。另外,构建由总经理带头的预算管理委员会,由各下属部门共同组成预算小组,根据预算管理委员会在营业预算、成本预算、现金流量预算等方面的规定,将真实有效的预算数据层层落实。国有企业通过设置专门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监督预算执行过程,并定期汇报预算的整体执行情况,制定有利于预算控制的方案。

3 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时期下国企财务内部控制之中存在着诸多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国企的正常运营。对此,应该强化对国企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提供工作效率与质量,增强国企参与市场竞争的“免疫力”。

猜你喜欢

领导人员管理层国有企业
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制度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
机构投资者与管理层共同持股存在联合效应吗?——基于企业创新的视角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电力公司优秀年轻领导人员“三层四维”能力素质模型构建与应用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核安全文化对管理层的要求
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管理规定发布
新一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