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解析
2018-12-07张华芹
张华芹
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500
随着我国法律的不断强化,对于行政管理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现实地位与实际作用变得愈发重要。企业管理是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载体,并且直接影响着整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为此,为了更加有效的推进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笔者根据相关资料及实际调查研究后,提出了与其问题相对应的解决方案。
1 企业的行政管理
1.1 定义
眼下,企业行政管理是企业实际管理工作派生出的一种全新工作。企业行政管理,并不是我们认知的一般政府行政管理,也并不属于企业管理,其核心主旨是指:经济企业行政内部系统,为了企业的经济发展,必须要借助一部分法律条例、管理机制、工作原则等内容对企业进行系统性科学性的管理。
1.2 企业行政管理特点
1.2.1 权势性
当前阶段,权威性主要是指企业在进行高效的行政管理时,必须要充分依托经济企业内部人员框架的职责与权威的物质前提下。企业内部领导层级若是不具备相应的权利就不可以进行下发相关指令、要求或者是规定等。然而,还是需要特殊强调一下,现有的经济企业在进行实际行政管理过程中,其工作质量的高与低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是否科学合理的采用恰当的管理方式以及与下属之间是否进行密切沟通等。
1.2.2 实效性
大部分的经济企业在进行实际行政管理过程中,会运用大量的口令、指令等内容,来进行优化调配企业内部的人力、财力、物力、产业营销等活动,不断丰富其手段与形式,将其进行直接性的表达。不仅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同时还进一步的丰富了企业内部的惩罚措施。企业若是想通过运用经济手段来进行管理,就必须要经过开始执行、信息反馈、优化调整、再次执行等操作流程,也会因此会经常性的发生操作滞后的问题[1]。为此,在企业进行日常的经营活动过程中,或者是突然遇到某些无法预料到的事件时,行政管理则可以在此时发挥出巨大的成效。
2 行政管理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2.1 协调作用
行政管理工作主要是负责对企业内部各个部门机构的工进行内部组织,促进各项工作能够顺利有序开展,同时负责协调好企业所有员工之间的关系,促进每一个工作人员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最大作用。所以说,行政管理在国有企业管理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协调作用,在行政管理的协调、调配之下,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有序开展。在实际企业管理工作中,行政管理需要对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全局性的调整,结合企业发展的经济战略,对资源进行整合,同时对管理工作进行针对性指导。除此之外,在企业实际管理工作中,当出现突发情况或者遇到实际问题时,还需要通过行政管理工作进行及时的调解和处理。在行政管理的协调作用下,企业各个部门机构之间的关系能够越来越密切。
2.2 辅助作用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行政管理更像是一种辅助管理措施,在行政管理的辅助作用下,企业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开展,同时能有效提高企业管理的水平和效率。行政管理在企业决策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2]。在企业管理制度建立过程中,行政管理工作可以为企业管理制度建设提供良好的现状依据,比如行政管理工作可以指出当前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帮助企业更好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管理制度,从而有效提高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2.3 服务作用
相对而言,国有企业的结构相比普通企业更加复杂,国有企业中包括多部门、机构,而不同的部门、机构有着不同的职能,如果无法对这些机构部门进行合理的协调管理,就很容易对企业的有序发展产生影响。行政管理部门是企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是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的一个部门。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行政管理工作就像是后勤服务工作,其为企业各部门各机构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3]。行政管理工作的服务作用虽然不能从企业业绩方面得到体现,但是却能够在无形中对企业各方面的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2.4 推动作用
行政管理作为国有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企业的发展。行政管理工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整体员工的工作素质,同时促进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发展,让企业持续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进步。在行政管理的服务和保障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员工的工作效率都能够得到提高,这对于推动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3 当前阶段企业内部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国现有的经济企业行政管理中的领导机制并不是十分的健全。我国现有的企业领导机制,一般情况下全部都是党政合一,并没有真正给相关行政领导管理职权。其次,无法定期科学的评价工作人员的相关绩效。当前阶段,现有经济企业行政部门,虽然一直将其业绩作为评价工作人员晋升的物质基础,但是长时间的落实很容易造成其结果的失实性。由于受诸多人为因素的影响,其结果存在诸多的问题。最后,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着严重的官僚之风[4]。大部分的经济企业行政部门,并没有完全的考虑到企业的发展实际,全面按部就班党政机关行政管理的流程,只是做了一些表面工作。这一问题,极大的造成资源浪费,进而严重的影响企业的经济收益。
4 科学优化企业行政管理应对措施
为了使行政管理工作的作用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发挥,国有企业就必须提高对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视和关注,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4.1 选择合适的行政管理模式
行政管理模式对于行政管理作用的发挥有着直接的影响,只有合理、有效、适用的行政管理模式,才能促进行政管理的作用得到发挥[5]。因此,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对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视,同时还需要根据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合理选择最佳的行政管理模式。国有企业应该根据市场的变化、时代的发展、企业的需求等对行政管理模式进行完善和创新,积极引进和学习具有现代化观念的管理模式。对于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传统行政管理理念,应该及时摒弃。另外,行政管理模式的选择还需要结合企业员工的实际情况。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员工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创新完善行政管理模式过程中,企业需要考虑到员工的实际需求,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而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6]。
4.2 制定完善的行政管理机制
行政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涉及面广、繁琐的工作,因此,为了促进行政管理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必须依托于一套完善健全的行政管理机制,确保行政管理机制的可行性、适用性、有效性。就目前来看,很多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着机构庞大臃肿、权利集中缺乏制约、管理工作脱离实际等问题,而导致问题发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规范标准的不完善、不合理,缺乏纠错机制,甚至于在问题出现后,很难发现或者发现后难以处理。因此,想要整顿企业中的各种缺陷,就需要立足企业实际情况,将各项工作职责、管理制度等向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利用有效的行政管理制度对企业中不良行为和现象起到良好的引导和约束作用。只有企业中的管理者和员工得到了有效管理,企业的正常秩序才能够得到保障,进而推动企业健康有序发展[7]。
5 结语
当前阶段,我国现有的行政管理在眼下的企业管理工作中,越来越凸显自身的管理作用。因此,在实际的行政管理过程中,企业一定要切实有效的做好管理工作。企业管理工作不仅影响到企业的整体工作质量,同时还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