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型号标准化工作的几点探讨

2018-12-07杨建华李晓辉王辉

航天标准化 2018年3期
关键词:型号研制标准化

杨建华 李晓辉 王辉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北京,100854)

当前,国际周边环境复杂多变,为打赢一场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加速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是我国的既定方针。新一代武器的研制费用比上一代有大幅度增长,研制周期长导致了高额全寿命周期费用与国防经费有限之间、庞大的后勤保障需要与保障能力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在当前多型号研制与批产并行的情况下,要求企业能在短期内提供高质量、使用可靠的产品[1]。标准化工作是型号研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型号研制过程中起着指导和保障作用。在新形势下,标准化工作如何结合工作实践、创新工作方法、助力武器装备质量提升等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

1 改变型号研制管理模式

当前型号研制面临严峻的形势,型号系列任务重,多型号并举,军方的要求也高,但是资源很有限,时间成本对我们是最大的成本。因此,质量效益的提升在于能力的提升。传统的单一型号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我们应在型号研制管理模式上创新。

以往的型号标准化管理模式沿袭了前苏联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武器系统级每个型号都编制相应的标准化大纲,内容大同小异,既做了大量的重复性工作,又限制了产品的通用化,同时给设计师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负担。现阶段在型号任务量急剧增加、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传统的型号管理模式已越来越难以应对外部形势新变化和自身发展新需求。因此,我们应简化工作模式、创新工作方法。

a)不同军兵种对武器装备的功能、性能要求各有特点,但在同一军兵种内标准化要求基本相同。为利于产品的通用化、减少重复工作,宜根据现有型号总结提炼标准化大纲共性要求,新型号按陆、海、空、火箭军等项目分别编制一份通用标准化大纲,分别用于指导陆、海、空、火箭军等项目产品的研制。

b)设计定型前,院级主管部门会组织各单位编制每个型号的设计定型标准化要求。同一军兵种设计定型标准化要求内容差别不大,为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工作,陆、海、空、火箭军等项目宜分别编制一份通用 《武器系统设计定型标准化要求》和 《武器系统工艺定型标准化要求》,分别用于指导陆、海、空、火箭军等项目产品的设计定型和工艺定型工作。

以上工作,既有利于产品的通用,也可以把设计师从大量的重复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型号产品研制效率。

2 开展产品 “三化”设计

2.1 设计思想的重大转变

在美国巡航导弹的发展中, “战斧”巡航导弹的设计首先实现了从原来的 “性能设计”到现在的 “按费用设计”的转变,即导弹设计不再只注重单一导弹的高性能,而是充分考虑导弹间的通用性和综合性、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以及全面提升装备体系的对抗性等,这种转变在装备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2]。

“三化”是设计思路、管理思路和发展思路的变革,要从过去按型号管理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转变认识,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应从分系统、设备、机柜、组合和零、部件等多个层面开展 “三化”设计,综合考虑性能、效益以及长远发展的问题。充分利用 “三化”设计降低研制风险,缩短研制周期,节省研制经费,全面提升武器装备的综合性能指标。

2.2 开展 “三化”设计的必要条件

为适应新形势下陆、海、空、天一体化作战的要求,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如何发挥现有武器的联合作战能力,尤其是美国的以威胁、遏制向先发制人、快速反应转变的作战思想,更加突出了装备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新时期,武器装备发展的显著特点是 “系统集成、技术融合”和“升级、延寿”,即在不改变导弹几何尺寸和发射平台的前提下,使用成熟的高新技术成果,利用 “系统集成、技术融合”的设计思想,减少技术风险、缩短研制周期,降低研制成本,简化维修保障,提高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同时在原有武器装备的基础上,根据现代战争的需要进行局部的升级改进,扩大用途,提高作战适应能力[2]。

在当前多型号研制与批产并行的情况下,要求企业能在短期内提供技术先进、高质量、使用可靠的产品。推行 “三化”设计正是解决上述诸多矛盾的战略举措,对地面装备的研制、生产、使用、维修和保障具有多重意义。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提出地面设备开展 “三化”设计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a)编制地面设备通用产品代号。院级主管部门已经组织编制了院标 《导弹产品代号编制方法》,为弹上产品的通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QJ2243–1992《地面设备产品命名方法》给地面设备产品代号赋予了型号特征,院本部可以考虑组织编制 《地面设备产品代号编制方法》,参照弹上产品代号编制方式,按照产品类型给定产品代号,为不同型号同类地面设备产品的通用提供基础。

b)从通用化角度修订产品铭牌标准。院标《地 (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产品铭牌》规定了两种形式:一种是空军产品用的形式;一种是海军产品用的形式。笔者认为,为便于后续产品通用,宜统一为一种形式。

2.3 以基本型为主开展系列化设计

导弹作为一种用途广泛、打击目标种类众多的武器类别,若对每种目标都研制一种导弹,势必造成人、财、物的浪费,并给计划管理、部队作战使用、后勤保障、维护保养带来很大困难。多用途系列化发展原则已在美、俄、法等巡航导弹大国广泛采用[2]。 “麻雀”导弹是美国研制的雷达制导中程空对空导弹,共发展了12个型号,并由该系列派生了许多地对空和舰对空导弹,其基本思路是在AIM-7A”麻雀 “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制导和控制系统、动力装置而形成的系列[2]。

随着现代战争模式的变化,导弹必须随着战场的形势而进行不断改进,并根据目前打击目标的多样性,发展系列化多用途的导弹族是当前导弹发展的趋势[2]。为此,在产品设计中尽可能多地采用通用件、实施通用化是重要手段。作为地面设备研制单位,对于发射车的 “三化”设计应遵循这一设计思路。如地空系列型号发射车,为打击不同目标,在方案设计时,可以考虑只改进指控系统、控制系统和发射系统,而其它不影响战技指标的系统、机柜以及组合、零、部、组件等都应采用成熟的和通用的产品。 “战斧”巡航导弹零、部件的通用化系数已达到95%以上。我们的产品要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可靠性,并快速研制出新型号、节约研制经费,就要不断提高零、部、组件和产品的通用化。

2.4 电路板通用化设计

我所目前不同型号电路板共有十多类674块,其中通用板有115块,去掉通用板,还有559块。某所通过几年的建设,搭建了三类39块通用电路板组成了电路板产品库,并已成功应用于多个重点研制和批产型号的数十套控制设备和支援装备中,型号的新研硬件种类和数量减少了60%,研发周期缩短了70% 。对比标杆单位可以看出我们的差距和需努力的方向。我们应组织专业委员会,对常用电路板类别进行科学划分,并对674块电路板进行成熟度和重用率评价,压缩品种规格。将来面对新型号的设备研制需求,只需以 “搭积木”的方式,从电路板 “产品库”中选取合适的电路板卡拼接组合即可实现快速集成,从源头大幅度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研发人力和成本,有效提高产品可靠性。

3 建立完善的企业标准体系

我所现有标准体系中的技术标准是按照通用基础标准、通用产品标准、可靠性工程标准、信息化标准、工艺标准、型号设备标准、特种设备标准、型号设计 (试验)规范等进行分类。其中,试验方法标准放在了型号设备标准中,与通用规范、通用技术要求等标准混合在一起;在设计 (试验)规范层级中,设计和试验规范也是混杂在一起。在体系表中,同为试验标准,出现在了不同的地方,此种分类不利于设计师查询和使用。另外,体系表中还缺少产品标准。我们现有的标准体系分类与专业技术发展和产品领域拓展的同步性不够,覆盖面不全,对产品质量的支撑和约束效能明显下降。

企业标准体系表应按照GB/T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建立技术基础标准体系。我所企业标准体系还需要补充产品标准、采购技术标准、半成品 (外协件)技术标准、检验验收和试验方法标准以及售后服务技术标准等。

同时,要加快构建先进实用的试验鉴定体系。装备除了要完成性能试验外,还要增加作战试验和在役考核。根据用户对装备通用质量特性的需求变化,以及 “边研制、边生产、边定型”成为常态的装备研制新形势,我们需要建立一套能完整覆盖本单位产品的试验标准体系,以解决产品研制过程中的功能和性能试验、环境试验、可靠性试验等缺乏可依据标准的问题。同时还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试验方法和评价标准,为型号产品试验管理提质增效。

4 技术文件标准化审查回归设计师

标准化应从低层次的重复性工作中脱离出来。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并对标准的实施效果进行检查。专职标准化工作人员,作为企业标准化工作建设和组织者,其专业精力投入应更多致力于组织标准的宣贯和监督检查、标准体系的建设和应用、“三化”基础资源的积累和应用管理,促进产品质量提升和经营绩效提升。

航天产品的技术文件一直以来都要经过标准化审查,审查技术文件是否贯彻了型号标准化大纲要求。根据GJB9001C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产品实现策划要确定产品 “三化”、接口和互换性要求,编制产品标准化大纲。产品标准化大纲与任务书都是设计输入文件,设计师在进行设计开发策划时,必须进行 “三化”设计策划,并在设计产品时,依据任务书和标准化大纲进行设计。掌握标准化大纲的内容是设计师必备要求,而不应靠标准化人员进行事后把关。技术文件的标准化审查由设计师承担,这样做,比标准化专职人员承担更易促进设计师系统对标准理解和实施水平的提升。

5 编制产品标准

建立质量问题技术归零与标准有效性评估和改进的工作机制,将技术质量问题的归零分析,作为型号质量管理与标准化管理的强关联措施,促进实现标准化工作目标。通过组织制定产品标准,形成以产品标准为核心的制造过程的标准体系。最终效果是达到产品质量稳定、改善、提高,职工质量意识增强,标准得以贯彻实施。

近几年型号任务急剧增加,虽然产品质量问题占比持续下降,但问题总数仍不断增长,且日益成为影响企业效益和产品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对产品技术质量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技术标准的缺失或不完善,是我们为重复性质量问题不断 “买单”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设计前端制定完备的技术标准,提供充分有效的可重用资源,在产品全寿命周期内,以质量问题归零等技术纠正措施持续驱动技术标准完善,是发挥标准化管理、促进质量问题彻底归零、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方法。

我们的新产品开发要提高资源 “重用率”,要基于已有的平台、模块和成果进行,不要重复投入资源。这样产品开发的速度会更快、产品质量会更稳定、产品成本也会更低。华为最佳实践研究表明,同类产品开发中有40%以上都是重复劳动,将每个类似产品开发都当作全新产品开发的行为是幼稚的行为。企业要做好产品线规划工作,基于共用平台进行系列化开发,将重用的零、部件模块化,对重用产品制定产品标准。如针对显控组合等通用产品编制产品标准,用于指导产品的设计、生产、检验和验收。

猜你喜欢

型号研制标准化
“三化”在型号研制中的应用研究
标准化简述
型号产品配套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一种轻型手摇绞磨的研制及应用
不同型号CTC/TDCS设备的互联互通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接地线通用接地端的研制
二代证高速电写入机的研制
137Cs稳谱源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