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工艺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2018-10-10杨倩
杨倩
(上海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上海,邮编)
工艺标准是企业发展生产,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产品质量高低的依据。目前在标准制修订的过程中,经常会遇见标准编制要素不清,结构不一致等问题。本文根据这些问题,参考GJB6000《标准编写规定》,阐明工艺标准的分类,重点梳理专业工艺技术标准的结构及编制要素。用于规范工艺标准的编写,以便于技术人员编写工艺标准时参考借鉴。
1 概述
工艺是指根据产品图样和有关技术文件要求,将原材料、半成品加工成产品的方法,使企业进行生产准备、加工操作、技术检验和生产管理的依据。工艺标准是企业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总结实践经验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以缩短生产准备周期、降低加工成本为目的,对有重复性特征的工艺要素、工艺过程进行统一、简化、协调优化而成的规范性文件。
一般分为四大类:工艺基础标准、专业工艺技术标准、工艺装备标准和工艺管理标准,工艺标准的分类如图1所示,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企业工艺标准的内容
图1 工艺标准的分类
2 工艺标准的结构
编写标准首先要明确标准化对象再确定主要内容。每项工艺标准到底应包含哪些内容,应根据产品的具体情况、工艺特点和编写目的,有针对性的选择、补充、删减、合并。依据QJ 1743A—1998《工艺规范的编制规定》。工艺基础标准、工艺管理标准、工艺技术标准中的工艺试验或检验方法、工艺材料标准等的一般构成和编写顺序见表2。专业工艺技术标准中的工艺技术条件、工艺参数标准、工艺操作方法标准 (工艺规范)等的一般构成和编写顺序见表3。在实际编写中,可结合表2、表3的内容,根据标准化对象和实际工艺资源对技术要素进行整合删减。
表2 工艺试验方法、工艺材料标准等的一般构成和编写顺序
表3 专业工艺技术标准的一般构成和编写顺序
3 工艺标准要素
工艺标准的内容根据种类及标准化对象的不同会有较大差异,其编排应符合标准化对象本身的逻辑关系。工艺标准的结构差别主要体现在工艺技术要素的编写上。技术要素即要求要素是标准核心内容之一。从表2、表3可知,人员、设备、材料、安全、工艺过程要求以及交付产品所要达到的质量要求和为保证产品质量所做的检验或质量保证规定,是工艺标准最基础的要素。在编制技术要素时首先,应尽量定量规定,减少定性描述,其次,应规定需要遵守的准则和应达到的要求以及技术措施,不应叙述理由。
3.1 人员
人员要求是针对特殊技术工种提出的要求,比如上岗要求,考核培训要求。不应要求人员资质。例如GJB5312-2004《工业射线层析成象(CT)检测》对检测人员的健康状况提出要求,并规定检测人员要符合GJB9712中对射线检测人员的合格条件及接受专业培训,而不是规定检测人员的学历、资质。
3.2 设备
设备要求规定设备的性能要求、型号规格及精度要求,不应限定具体使用产品。复杂情况可用图表示。例如Q/RJ447-2015《固体火箭发动机绝热层与推进剂界面质量低频超声检测方法》规定仪器主要功能和主要技术参数,给出低频超声检测仪原理图。
3.3 环境
环境要求一般规定工艺生产场所的湿度、温度、洁净度、防静电、照明和噪声等要求。
3.4 材料
编写材料要求时,宜规定材料性能要求,不应规定使用的具体材料,比如材料的牌号等。因为一旦限定了具体材料就可能会影响后续新材料的使用,或许会妨碍技术发展。规定材料性能要求时,对有现行标准的,应引用现行标准。没有现行标准的,一般用列表的形式予以规定,如抗拉强度、伸长率、密度等。对有时效性要求的材料,应规定其有效期限。
3.5 工艺过程
工艺过程一般用工艺流程图表示,对影响工艺质量的主要工序 (特别是关键工序)、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应提出明确要求,包括详细的控制要求和工艺参数要求。如,QJ20506-2016《高强度钢化学镀镍工艺规范》列出了高强度钢零件化学镀镍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并对主要工序的工艺参数进行了详细描述。值得注意的是,对制作工艺提出的是工艺参数要求,如热处理的加热温度保温时间而非简单描述工艺步骤。
3.6 质量
质量要求的作用是当制造的产品质量不能满足生产目的时,作为合理的拒收理由。编写质量要求时,可直接引用已有的工艺质量控制标准,或根据工艺特征对重要环节、关键工序提出质量控制要求及多余物控制方法。
3.7 检验
检验包括工序检验和最终检验。顾名思义,工序检验即对工艺生产过程的检验,最终检验是对工艺过程完成后交货时的检验。检验一般规定检验项目、检验要求、检验方法等。在编写检验要求时尽可能直接引用标准,若没有相关标准可在附录中补充说明。例如,Q/Rs126A-2014《推进剂通用原材料处理工艺规范》在附录中规定了通用原材料检验项目表,从处理方法、检验项目及技术要求等方面规定检验要求。
3.8 质量保证规定
专业工艺技术标准中的工艺技术条件、工艺参数标准、工艺操作方法标准 (工艺规范)应编写质量保证规定。质量保证规定的常见检验类别有:鉴定检验、质量一致性检验、首件检验。鉴定检验应包括规范中所有检验项目。鉴定检验和首件检验都应规定:受检样品数、检验项目、检验顺序、合格判据。质量一致性检验应规定:组别划分、抽样、检验项目、检验顺序、合格判据。在编写各类检验要求时都应该规定合格判据。
表4 常见专业工艺技术标准的结构和要求
3.9 交货准备
交货准备规定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包装要求一般在包装影响产品交付质量时编写。
4 专业工艺技术标准结构和要求
表4为常用专业工艺技术标准结构和要求,供标准编写人员参考使用。本文通过对工艺标准相关概念的梳理和有关标准的研究,总结常用工艺标准技术编写要素和编制结构,规范工艺标准的编写,以便于技术人员编写工艺标准时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