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声部歌唱教学的探索
2018-12-06尹文芳
尹文芳
摘 要:如何解决多声部歌唱教学中的问题,提高多声部歌唱教学效果呢?我们只有通过学习先进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多声部歌唱教学的方法,来降低多声部歌唱教学的难度,让老师教起来轻松,学生学起来愉快,教学相长,老师和学生共同提高,共同成长!
关键词:多声部;歌唱;教学
音乐也被称为“流动的建筑”,其表现力在很大程度上仰仗着多声部的音乐结构。“最美是合声” 多声部歌唱教学已越来越被重视,合唱歌曲也更多的被加入到了小学的音乐教材中。可是音乐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多声部歌唱教学未能得到有效实施,主要原因是教师普遍的未能掌握多声部歌唱教学的原理和方法。
我在上一节三年级的多声部歌曲《三轮车》时,学生在简单的动作体验中学会了低声部,在愉快的歌曲表演中学会了高声部,学生是在轻松、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两个声部的合作,教学效果非常好。这个班级在这以前没有上过音乐课,我是如何教学的呢?用到了那些教学手段和方法呢?总结如下:
一、柯尔文手势辅助认识音阶。
一百多年前,英国的柯尔文发明了代表常用音高的一套手势。著名的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把它借鉴到自己的音乐教育体系中,稍作变动使其更为完善,并发扬光大。
在音乐教学中采用柯尔文的手势法,即教师用不同的手势及高度代表唱名,让学生跟随教师手势的变化直接唱出唱名的准确高度。其直观的演示效果对音乐教学很有帮助。它最大的优势是帮助孩子对音高的掌握,是借助七种不同手势和不同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在空间把所唱的高低关系具体表现出来。七种不同的柯尔文手势所代表的七个不同的音高,使听觉转为视觉,对学生进行音准的训练。
对于没有音乐基础的学生,柯尔文手势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前两节准备课中加入了柯尔文手势的教学,让他们看老师手势唱自己最熟悉的歌曲,如:《一闪一闪亮晶晶》、《丢手绢》、《上学歌》等。手势的加入,不仅帮助学生唱准了音阶,还帮助学生加快记忆了七个唱名。在熟悉了柯尔文手势和音阶七个唱名后,我开始训练学生唱和声音程,就唱《三轮车》里的三个简单的音程(1,3)(1,5)(3,5),给歌曲的两声部演唱做铺垫。
二、卡农演唱训练听力
一个人总是单声部歌唱,难以获得好的音准,因为缺少可以相应比较、调整的参照标准,所以越早进行二声部训练,才能培养准确的歌唱。卡农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它的特点是“模仿”:相同或相似的旋律依次出现在不同的声部。卡农有完全模仿和变化模仿两种形式。轮唱这种演唱形式呈现的就是完全模仿式的卡农:后面的声部完全模仿第一个声部的曲调和表情,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依次进入,营造出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的效果。因此,孩子们只需掌握一个简单的音乐素材,就可以通过跟随模仿而获得多声部,所以轮唱是孩子们进入合唱最好的入门级台阶。
怎么使学生明白卡农并有序的进入练习呢?让学生参与式的体验是最好的方法。我选用了学生耳熟能详的的歌曲《两只老虎》,让全体学生先唱,两小节后老师再加入演唱,然后让学生说说什么是卡农?学生参与体验了,都纷纷举手,有个学生说“一个先唱,一个后唱。”老师再补问一句:“唱的是不是一样的旋律?”这样学生自己就总结出了什么是卡农的演唱形式,接着给学生分组,练唱卡农水到渠成。重点是老师要注重引导,强调学生要做到两点:一是看指挥,二是学会倾听对方的歌声。有了前两项的铺垫准备,我开始了《三轮车》的教学。
三、情感体验式合唱教学
在多声部音乐中,每一个声部都是整体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在整体中起到相互配合的能动作用。《三轮车》是一首活泼欢快、诙谐有趣的歌曲,虽然只有四个乐句,但配了一个固定音型式的二声部,对于没有音乐基础的学生来说,要掌握这首歌曲有难度。如何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合作完成歌曲呢?我创设情境把两个声部分别设计为“骑三轮车”的歌和“坐三轮车”的歌,用节奏体验式、歌曲表演式两种方法教学歌曲。
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认为:音乐体验实际上是由对各音乐要素的体验整合构建的。例如在歌唱时的音乐体验是由节奏体验、旋律体验和歌词内容体验综合而成的。在教唱时如将各要素分解单独体验,可更容易实现情感体验,并对该要素产生的情感作用可体验得更准确更精细。然后再将其组合构建,可使综合产生的情感体验更鲜明更强烈。
按照以上方法,先让學生进行节奏体验,模仿骑三轮车的一系列动作,然后配上有趣的模仿车轮前进的象声词“依歪歪轱辘轱辘猜”,请做得好的学生上台当队长,完全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吸引过来。接着老师范唱低声部,开始旋律体验,前面三个乐句是完全重复,第四个乐句旋律是上行,启发学生想象是三轮车在爬坡。如此形象的想象让旋律体验和歌词内容体验直接见效,学生很快学会低声部。
学生唱着“骑三轮车”的歌,老师以故事表演的形式加入“坐三轮车”的歌,学生在轻松地、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一次两声部的合作。接着让学生来表演骑三轮车的哥哥和坐三轮车的老太太,让学生配乐表演故事,目的是让学生熟悉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并通过动作表演表现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在表演中学会歌曲高声部,也在表演中巩固高声部旋律。唱好多声部最根本的,是必须建立在较好的单声部歌唱能力基础上。在两声部合作练习中,先让学生与老师合作,学会倾听对方的歌声,再分组让学生合作。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情感体验式教学是科学的,符合学生发展规律,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会了歌曲,感受了与他人合作多声部歌曲的快乐经验。
柯达伊也强调多声部的训练越早开始越好,他认为通过集体的共同努力唱出优美音乐而产生的快乐,可以造就有纪律性的、品质高尚的人。老师们,让我们注重自身素养的提高,在教学中积累科学的方法和实用的经验,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