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对后进生的转化
2018-12-06盖欢
盖欢
摘 要:只要我们老师积极想办法,做工作,以火热的情感去温暖他们,以更大的向心力去吸引他们,后进生这一朵朵迟开的花一定会开放得绚烂多姿。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爱心;自信心;尊重;动之以情
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必须从每一个差生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对落后生多一份关爱,哪怕是校园中一次迎面的问候,你也会得到一份大的收获。无论什么原因造成的后进生,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有义务,也应该有能力帮助教育好这些后进生,使他们也能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如何把这些后进生转化为合格生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动之以情,消除戒备心理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将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对于后进生来说,要动之以情,消除戒备心理,只有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每一个后进生,给他们以无私的、真诚的爱,学生有困难时及时关心帮助,使他们感到班集体的温暖、老师的关怀,进而达到感化他们、教育他们的目的。
二、从生活上关心他们
有过错的学生由于担心受到人们的严厉指责和嘲笑,常常主观的认为,任何人都会轻视,厌弃甚至“迫害”他。为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平时交给他们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去负责,他们会很高兴地完成 ,并且会完成得很好 ,所以对于后进生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关心他们,信任他们。
三、用爱心开启后进生的心门
俗话说百年树人,要把一个孩子从问题学生中转化过来,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办到的事。也是非常困难的。然而,只要你心存厚爱,就一定能做好。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不错的,如果我们用阳光般的爱去化解一切矛盾的话,就要多给他们关爱,而且还要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和留守儿童之家的作用,要能府下身子去和他们做朋友,不仅陪他们学习,而且要能够陪他们玩耍,用我们真诚的内心去感化他。在学习上注意微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多鼓励,给他们自信:多給他们营造良好的氛围,课上一些简单易答的问题让他们去答天长日久他们会觉得自己行的,逐渐向好的方向發展。
四、抓闪光点,增自信心
自信心是挖掘后进生潜力的基础。因此,要想方设法树立后进生的自信心,激发后进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实践中,有一些教师对“后进生”另眼相看,没有给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器重,有的甚至采取挖苦、讽刺、体罚的方式对待他们,这样会导致恶性循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点闪光的火花,并利用这些“闪光点”,尽可能地为后进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感到“我也有优点,也有长处,并不比别人差。”,进而积极参加相关的活动,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课堂上让后进生多做些基础题,以求他们得到肯定和表扬,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并鼓励他们不畏困难,刻苦学习。
五、给后进生一个尊重的位置
我们应该尊重每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无论在什么事情上都要一视同仁,不能让孩子们认为有不平等的事发生,我们应该给后进生寻找一个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没有放弃我们,老师很关爱我们”的一个足够尊重孩子的座位。上课时将目光在他们身上多停留一会,给他们一些回答问题的机会,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和尊重,从而“亲其师而信其道”。
六、结对帮助,齐抓共管
要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氛围,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争取学生家长的配合、支持,并开展警校挂钩,争取社会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立体式教育网络。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家访、电话访谈等方式),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与家长齐抓共管,促其进步。另外,给予他们特别的帮助,实行“优生带差生”活动,选择一个学习尖子生和他们结对,进行一对一地帮助,让优等生带好后进生,促进后进生的转化。以个别教育辅导、召开家长会议等形式转化后进生的思想与学习。
七、从生活上关心他们
有过错的学生由于担心受到人们的严厉指责和嘲笑,常常主观的认为,任何人都会轻视,厌弃甚至“迫害”他。为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我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关心他们,信任他们。
后进生往往在学习方面处在明显的劣势,而我们常常是以成绩论成败,忽略了后进生其他方面,我们一定要有一双“慧眼”,不断发现后进生的特点,去爱他们,相信他们一定能转化是优秀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进生是“迟开的花朵”,他们不是不可救药,而是需要我们对症下药。作为老师,我们要用一颗仁爱之心、宽容之心、欣赏之心,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和指导“顽石”般的学生。相信只要我们老师积极想办法,做工作,以火热的情感去温暖他们,以更大的向心力去吸引他们,后进生这一朵朵迟开的花一定会开放得绚烂多姿。
参考文献:
[1]舒永诚.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体会[J].丽水师专学报.1997(03)
[2]徐春莲.后进生转化要注重语言艺术[J].科技信息.2011(06)
[3]李秋良.谈促进后进生转化的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09(S1)
[4]尹建双.论后进生转化中的几点契机[J].硅谷.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