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企业导师制

2018-12-06吴玮毛莉莹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高职会计产教融合互联网

吴玮 毛莉莹

摘 要: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一直是一个较为热门的专业,其主要原因在于当前社会中对于会计的需求不断的增加,尤其是各大企业中,都渴望有优秀会计人才的加入。但是目前来看,高职院校的会计产教融合做得并不好,很多地方都需要进行改善。其中较为有效的方式就是互联网+企业导师制,这种模式能够更好地让学生融入到企业之中,了解到行业的具体情况。本文就从互联网+企业导师制——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来探究如何更高的进行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改革。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导师制;产教融合;高职会计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会计的重要性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会计的培养就成为了每一个企业的问题。很多的企业都喜欢采用产教融合的方式来进行人才吸纳,这样可以让高职院校中出来的人才快速地融入到企业之中,而且由于产教融合的情况出现,高职院校也会按照企业的需求进行人才培养,这样就让企业能够最快速度的完成会计人员的更新换代。而在当前来看,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互联网+企业导师制。这个模式能够让学校的学生快速成长。

一、互联网+企业导师制——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产教融合模式存在问题

在互联网+企业导师制——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中,最为严重的一种就是产教融合模式的问题。在当前来看,许多的高职院校在进行产教融合的时候,通常采用两种做法:第一种就是扔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许多学校认为,产教融合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的找到自己的工作,所以,产教融合并不应该改变学校的教学模式,学校应该是独立的。这样就导致了大部分的学生虽然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进行会计专业的学习,但是其主要学习的内容依旧是会计的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最终导致进入企业需要重新梳理知识。第二种就是过于注重企业的要求,导致教学的混乱。在很多的高职院校中,由于学校过于考虑企业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就导致高职院校中的教学出现混乱的现象,学生学习的并不是完整的会计知识体系,而是残缺的会计内容,其中仅仅包含了企业需求的内容。这样就很难起到人才培养的效果。

(二)导师职业素质存在问题

在互联网+企业导师制——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导师职业素质的问题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其主要的原因在于,在企业的规划中,会计岗位是需要按照时代的需求不断换血的,相对于学徒而言,导师的优势就是经验丰富,所以能够在公司中担任重要的职务,但是其理论体系相对于学徒而言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欠缺,尤其是最为先进的理论方面。在這种情况下,大部分的倒是都会选择藏私,不会让学徒学到完整的实践内容,从而在一定的时间内保证自己企业部门中的重要地位。这种情况的出现,就导致高职院校在进行会计人才培育的时候,实践部分的欠缺,从而不能够符合企业的需求。

二、互联网+企业导师制——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会计实践教学问题解决路径

(一)优化产教融合模式

在互联网+企业导师制——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会计实践教学问题解决路径中,首要的任务就是优化产教融合模式。其中主要的优化方向有两个:首先是以传统教育为核心,侧重于企业的需求。在会计专业的教学中,传统的教育内容涵盖了整个会计知识理论体系,因此传统教育是最为重要的。但是由于企业的需求不同,老师就应该在传统教育中进行侧重讲解,一些企业需要的内容可以适当的进行重点讲解,增强学生对于重点内容的记忆。其次是积极寻求企业的实践帮助,验证学生的理论学习。在很多的学生心中,理论知识体系的正确性是有待考证的,因此,让学生进入到企业中自己去发掘是最为重要的。

(二)强化导师职业素质

在互联网+企业导师制——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会计实践教学问题解决路径中,强化导师的职业素质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是从企业方面进行,企业应该提供专门的互联网+企业导师制岗位,让这些导师能够将培育学徒当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样才能够让其对学生倾囊相授,而且能够有效的减少导师和学徒之间的竞争性,甚至能够让导师成为学生在公司中发展的一个助力,因此,这样的设置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其次是从学校方面进行,学校应该积极与企业沟通,让企业为高职院校中的学生保驾护航,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放心进行学习,没有后顾之忧,这对于学生的实习是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只有做好上述的两方面努力,才能够让导师的素质有所提高,因为素质出现问题的源头就是竞争的存在。

结语

互联网+企业导师制在本质上来看,类似于我国传统的学徒制,都是以老师与学生为核心,但是在当前时代中,师徒之间的约束逐渐消失,就让许多的企业将这种模式当成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快速的补充企业的人才需求。尤其是会计职位的人才培养,更是如此,因为会计是一个需要不断磨练的岗位,需求的不仅仅是知识还包括了实际的操作,而导师的介入,就能够让学徒更好的成长。基于这种情况,产教结合引入这种模式就是至关重要的,这对于高职院校中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是卓有成效的。因此本文提出上述内容,以供各大院校参考。

参考文献:

[1]阳杰,应里孟,谢健.论互联网+企业导师制——产教融合背景下会计实践教学改革[J].财会月刊,2018(10):136-142.

[2]赵彩霞,刘汶德.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践探索——以高职会计信息管理专业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08):213-214.

[3]王泽秀.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养成教育在高职会计类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实践研究[J].会计师,2018(01):66-67.

猜你喜欢

高职会计产教融合互联网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