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态课堂的构建初探

2018-12-06高霞玲

速读·中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生态课堂小学教育构建

高霞玲

摘 要:小学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对学生具有深远的教育影响。其中,小学数学是最重要的科目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也在努力实行变革。回归课堂教学本位,积极践行“以生为本”的理念。

关键词:小学教育;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构建

所谓生态课堂,实质是指真正以学生为主的课堂,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帮助学生充分实现自我发展和提高。生态课堂的构建既需要教师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也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作为具备小学数学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我认为,构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需要深刻了解生态课堂的内涵与特征,进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一、把握数学生态课堂的基本特点

就生态课堂而言,课堂应该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课堂展开的基本形式,具有“真、简、活、乐”是个基本特点。“真”即真实、扎实、平实。课堂是原生态的,用最通俗的话来讲,教师是平时在课堂内的状态,学生也是平时在课堂内的状态,与传统的“精致表演课堂―指公开课”、“照本宣科课堂―指随堂课”有着本质区别;课堂是“精讲多练”的,有扎实的基本功训练,重点凸显,难点突破;课堂是简约、质朴的,平平常常、实实在在,没有虚浮的热闹,屏弃虚假的活跃。“简”即意味着课堂教学设计的简单,教学模式的简约、教学手段的简朴。教学内容不是教材、教参的翻版,而是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的精选巧设,教学难点、重点的预设是来自学生的实际、来自教材的需求、来自教师对文本的理解;教学模式以版块呈现。“活”指教学环节的灵活,教学资源的鲜活,学生思维的灵动,课堂气氛的活跃。教学环节是灵活的,不是钉钉子上板不可随意变通。虽说划定了课堂教学的四个环节,但每个环节间是互通的,教师可视学生自主学习的交流情况,灵活掌握教学节奏,控制各环节的时间;教学资源是鲜活的,不局限于教材、教案,更关注学生的生成,教师要善于捕捉筛选有价值的生成问题,巧妙地转化为即时的新的教育资源,重新用到教學中去;教师主导下的生态课堂学生的思维是灵动的,课堂气氛是活跃的。“乐”是指课堂是愉悦的、宽松的,师生是和谐的、快乐的。

二、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构建实践

1.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引用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作为一堂课的开幕式,教会学生去观察生活,领悟生活中的数学因素。

2.创建师生平等的课堂学习环境,形成学习共同体。在教学中,我们不应让每个学习者去等待知识的传授,而应让他们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通过告之他人以修正自己的认知经验。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和完成的实践活动,是师生互动、教学相互的双向作用过程,要有效地完成教育过程,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反映在教学的全过程,如精心设计导入,安排好教学的层次,精心挑选训练题进行小结,注意气氛反馈,重视教具的使用等。但在学的过程中,教师是客体。而学生是主体,教学中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积极地学。如课本让学生看,概念让学生抽象得出,思路让学生讲,疑难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得,错误让学生析,小结让学生做。要让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敢于提出质疑。决定学的结果如何,学生的作用是内因,教师的作用是外因,只有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科学的思维和积极的创新,才能使知识内化和升华为个人的质。因此,教师要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在课堂教学中,实行民主的教育和管理方式,营造充满民主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求异创新、敢于提问,允许有不同的答案。

3.把数学文化渗入数学课堂教学。数学这门学问是完美而井然有序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并非一开始就是那么完美无缺的,为了创建这个体系很多先哲进行了大量的努力,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历经了千辛万苦,另一方面,在这个进程中也感受到在很多发现和发明中的无穷乐趣,所以在学习数学中,也追踪一下相同的过程,学习数学文化,使我们一开始就能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数学是一门趣味性很深的学问。在数学课堂上无目标地装知识,不会产生学习的激情,而适当地渗透一些数学文化,将使数学课堂不再像嚼沙子一样枯燥无味。

4.设计多样的开放式的试题,采用动态学习评价。传统的评价方法往往以纸笔考试为主,简单地以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类,过分注重分数,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而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忽略了对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考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立足于全面启迪学生的隐性智力潜力与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理念,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索与思考,初步采用一种开放动态的数学学习评价新模式。相对于传统评价方法的单一性与组织形式的封闭性,在探索新的评价模式过程中,多尝试采用操作题、口试题、创意设计、课题报告等灵活多样、开放的评价手段与方法,来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状况,具体直观地描述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减轻学生的压力,突显其学习和发展的过程,突显评价的激励作用,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评价,力争全面描述学生的发展状况。

三、结语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他们的学习与成长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为了给小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有关部门应该置身于开发生态课堂的任务中去。真正提高小学生的幸福指数,让小学生在快乐的课堂中学到知识。生态课堂刚刚起步,数学老师是最基层的开拓者,其任务任重而道远。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国家能全面普及生态课堂,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雷艳红.让小学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华夏教师,2016,03:67.

[2]鲁波.构建高效的小学高年级数学生态课堂[J].亚太教育,2016,24:13.

猜你喜欢

生态课堂小学教育构建
这里的课堂扬起低碳、生态的风帆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