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作业设计的探索和实践

2018-12-06王继鹏

祖国 2018年21期
关键词:探索实践作业设计高中语文

王继鹏

摘要:是否合理有效的语文作业设计会影响到教师的语文教学效率和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作业的设计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教育的改革,改革的进程已经到了全面推广的阶段,但是在高中语文的改革进程中,语文作业这一重要的环节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的时候需要联系实际,结合学生个体之间的学习能力的差距,合理安排语文作业。

关键词:高中语文 作业设计 探索实践

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是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现在还有相当一部分的高中语文教学还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材为主,没有重视学生不断的思想自我价值,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探索和分析高中语文作业设计,创新语文作业形式,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和积极性。

一、高中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

许多高中的作业形式还是采用传统的抄写形式,这种作业形式枯燥无味,也不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学习,在实践中也证明,抄写的形式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帮助效果不是特别明显,相反,枯燥重复的抄写会降低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特别强的学科,如果在语文作业的同时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不能够得到提高,这对语文学习来说就是失败。

传统的高中语文作业形式一般都是死记硬背,在诵读课文的时候不带着一点点情感,只是机械的朗读,机械的背诵,这种作业形式只是纯粹的应付升学考试,让学生更依赖于课本,学生的思維模式得不到提高,变得简单机械化,学生容易缺乏创造性和主动性。

二、高中语文作文设计原则

(一)个性化

传统语文作文设计大多是单一且固定的,其对于学生兴趣爱好、能力水平、知识基础都不重视,在作业目标设定过程中也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性,使用了单一整齐的教学目标和形式来开展教学,而且要求、评价标准也都是统一固定的。在这种传统的作业观指导之下,就经常会出现优等生吃不饱,差生消化不良等现象,从而也就无法发挥出语文作业设计的效果和质量,学生也成为一个个被填充的容器,整个人毫无自我、毫无个性以及创造力,整个教学过程都丧失了灵性,作业设计也毫无意义。所以说,在进行语文作业设计的时候,首先一定要遵守个性化这一特征,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层次化、个性化语文作业设计,结合学生语文能力水平设计作业数量、内容以及形式,从而也就能够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进步。

(二)多样化

传统语文作业设计形式十分的单一,作业内容上也毫无新意,再加上作业评价标准也是统一的,学生语文能力也就必然无法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发展和进步,而这种单一、机械化的高中语文作业设计本身就不满足学生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遵守多样化原则来设计作业,以此来培养出鲜活具有个性特征的人才。针对多样化这一原则,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遵守作业目标多样化,抛弃传统某一种作业设计观念,树立起多元智能化全面发展的作业设计观念,以此来促使学生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

(三)有效性

作业设计本身就是为了让学生得到更为良好的发展,真正在作业之中有所获得,所以说,在进行高中语文作业设计的时候一定要确保其有效性。具体而言,在设计过程中做到作业量适度,结合学生实际需求来设计作业数量,补能过多的加大学生负担,不然不仅作无用功,还会严重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作业难度也应该要结合学生实际需求进行合理设计,以此来确保作业设计的效果。

三、高中语文作业的有效设计方式

(一)增加趣味性作业的比例,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语文感兴趣,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才能提高,教师强制性的让学生学习只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教师应该增加趣味性作业的比例,让学生积极自主的去完成作业,在加上教师肯定和鼓励的评价,使学生爱上语文作业,这样设计的语文作业得到的效果肯定会超出预期[1]。例如,在学习了《鸿门宴》这篇课文过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外时间组织表演鸿门宴的情景,将课本内容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语文课本的语言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表演过后让学生评选出最佳演员等等。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还能够将学习资源化成自己的财富,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开放性作业的设计,发散学生的答题思维

除了一些课本的背诵问题,语文的习题答案一般都是开放性的,语文也是一门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消除课堂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差别,使学生在多姿多彩的语文活动中学习语文[2]。开放性作业时现代语文教学中的亮点,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布置语文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内容开放,并且学生能够自主选择的作业,也可以不是传统的书面作业,特别是作业的答案不要固定单一,教师点评学生作业的方法也可以不一样,这样学生的答题发散思维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例如,在学习完《祝福》后,学生对“祥林嫂悲剧的根源”的答案不一样,这本身就是开放的作业,教师再组织学生开展审判“导致祥林嫂悲剧”的大会,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在这一开放性的作用中,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得到很大的调动,并且学生的答题思维也得到了发散。

(三)在作业中加入个性化,突出学生的个性特点

现在是一个讲究个性的社会,每个学生的智力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他自身独特的表现形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会形成自身独特的学习方法[3]。相对教师来说,每个学生都是相互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在作业设计中加入个性化,可以突出学生的个性特点,在作业点评的时候特别鼓励哪些有个性化的答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意识的建立。教师可以布置手抄课文的作业,但是在手抄的时候自己设计版面和表达方式,鼓励学生创新,展现自己的个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肯定自己作业的存在价值。

(四)设计实践设计实践化,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提出,语文这一门课程最为基本的一个目标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实践能力,而要想实现这一点则需要加强语文实践,结合学生需求为学生设计实践性作业,以此来提高学生运用能力。语文课程作为一门语言学习课程,其成效本身就是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基础之上,教师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实现合作、体验以及探究,也就很难从中获得体验和成就感,可谓是纸上谈兵。为此,教师在为学生设计语文作业的时候就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所存在的资源为学生设计语文实践作用,例如,教师在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对生活中的方言现状进行调查,借助于这一方式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然后让其在课余时间也能更好地感受到语文这一课程的魅力,同时还能促使学生语文信息搜集、发现等能力的提升,真正提高学生语文运用能力。

(五)设计人文性作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语言学习的过程不单单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还应该要让学生自我人文素养以及知识结构都能够得以调整和完善,所以在新课程标准之中才提出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较为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在情感态度、知识技能、人文素养、文化意识等方面都能得以全面发展。为此,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作业设计的时候,还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明珠或者是阅读报刊,让学生多家阅读一些科普类、新闻类以及人文思想性较强的文章和电视,这样也就能够丰富高中语文作业设计形式,同时也能确保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质量,让学生得以全面发展和进步。由此可见,人文性作业在高中语文作业设计之中也有着十分顯著的促进作用,对于学生全面发展有着较高的价值,教师在作业设计的时候,就可以加强对这一方面的重视。

四、结语

如上文所述,语文学科是高中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每个教师都有自身的个人喜好,但是,一个好的作业布置能够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发散学生的答题思维,也能够突出学生的个性特点。高中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选择适当合理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升自身的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袁久钻.高中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及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6,(04):18-18.

[2]郑辉.高效课堂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后作业设计有效性探究[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7,(03):304-304.

[3]赵晓莺.高中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作文成功之路旬刊,2014,(08):13-13.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王台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探索实践作业设计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新时期校企有效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