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说《偷影子的人》中的留白手法
2018-12-06孟杰
摘 要:“留白”是中国古典绘画中画家在作画是有意在画纸中留下一大片空白,而不将画纸占满,作为一种艺术技法,又被广泛地应用于书法、音乐、建筑以及文学创作中。在文学作品中,“留白”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意味。在马克·李维度的小说《偷影子的人》中,也有留白手法的运用。这种手法,让读者不再是文学创作的“局外人”,而是作品的合作者,作家马克·李维,靠着他独特的洞察力,把读者纳入到的文本的解读中,给读者留下了悬念,让读者有积极的阅读体验。读者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对作品的理解对作品中的意境、形象等进行有意识的再度创作,从而,也就最大限度的调动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小说;留白
留白这种表现手法起源于中国绘画。指画家在画纸中留下大片空白,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这种技法,在中国文学中广泛运用。在法国畅销小说《投影子的人》这部作品中,作者在情节的设置、人物性格安排等方面都运用了“留白”手法,让整部小说,充满了趣味性,增添了可读性,给读者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不能不说,作者马克·李维,不愧为法国当代最出色的畅销小说作家,他对于读者心理的把握是细致而准确的,文章试从小说故事情节的留白、人物性格的留白、心理描述的留白这三个方面,来分析留白这种手法在小说《偷影子的人》中的运用。
一、故事情节的留白
故事情节小说的三要素之一,曲折、可信的情节让小说富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偷影子的人》的第一篇中,作者就回忆了童年时代,影子给他带来神秘、恐惧体验。至于主人公的童年到底有什么不同,作者却并没有立刻给出答案,仿佛一部电影,镜头缓缓移动,把读者带到了主人公童年的情境中,娓娓道来。这种对于情节的留白,它使读者吊足了胃口,产生了阅读的兴趣,使读者不禁睁大眼睛,在继续的阅读之中期待寻找到他们所希望看到的答案。
小说交代了主人公生活中父亲母亲离异的巨大阴影中,作者对于主人公的父亲没有太多的交代,但是,失去父亲的主人公对于父亲的渴望,贯穿在后面的故事中。在作者此后的成长历程之中他一直没有放弃对父亲的思念与追寻。对于父亲最后一次出现,也是父亲从此离开主人公的生活的场景描述中,作者并没有使用大篇幅的描写来叙述这一事件,只用了寥寥数语就将这一场景刻画出来。没有过多的感情渲染,却在读者心中激起一连串的问号:爸爸为什么要离开家?他所说的长大了的会了解的事情又指什么?而他与主人公之后是否能够重逢?这一切的问题作者并没有在此处道明,而是在随后的章节之中抽丝剥茧,环环相扣,为读者一层层揭开答案。
故事发展到最后,当主人公离开他的妻子,与他童年的玩伴克蕾儿重逢时,他的影子暗示了她对克蕾儿的爱恋,影子的反应是那样含蓄,让我们体会到一种隐喻在里面。重逢的喜悦只融化在了影子的亲吻之中,浪漫与悸动也在影子的低声诉说之中蔓延开来,主人公与克蕾儿之后的命运作者并没有交代,我们也不得而知,好像是要留给读者来思考与探究的。
二、人物性格留白
本书塑造的人物不多,主人公和他的母亲,他的好朋友,他的恋人,应该说人物关系比较简单,童年时代的主人公胆小、懦弱甚至自卑,在学校经常受欺负,父母的离异给他幼小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直到他知道自己有了这种超能力,才让他不断疗愈别人心灵创伤的时候,对自己有所安慰和寄托,让他内心得到成长。这样细腻的刻画让读者觉得非常真实,一个母亲的坚强也许只是给儿子看到,她脆弱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的,小说给我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母亲发现这个孩子非常特别,他不太爱说话,甚至发现了他的小秘密——他常常躲起来与影子对话。这位母亲在这个时候体现了她睿智和包容的一面,她没有制比他,反而帮助儿子营造了精神上的宁静港湾。我们似乎能看到一个孩子性格成长的轨迹。
三、心理描写的留白
外国文学一向有一个传统,那就是非常重视心理描写。这部小说中的心理描写也同样非常精彩。主人公喜欢的第一个女孩是伊丽莎白,他觉得“伊丽莎白不是最漂亮的女生,却是最有魅力的”。主人公这个时候的心理是觉得自己“在绝望中长大”。这个比喻很有意思,他没有告诉我们她说如何渴望得到伊丽莎白的眷顾,而是给我们读者一个合理的“长大”的空间。
长大后,主人公做了实习医生,他遇见了爱苏珊,他们两个看起情投意合,两个人很快恋爱了,他们一起看电影、一起旅游、一起分享各自心中的秘密,在工作中配合默契,共同救治病人。两人的关系就这样慢慢升温,甚至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主人公带苏珊回家乡探望母亲和好友吕克,一起品尝着吕克做的糕点。他们做着情侣间应该做的事情,但是两个人似乎有一条横线亘在中间。这个鸿沟是什么呢?作者没有说,给我们留下来空白。苏珊终于不满于这种暖昧不清的感情,选择了退出,他们的爱情就这样划上了句号。
其实主人公的内心深处还记挂着克蕾儿,他幻想和憧憬着有一天能与她相逢。他偶然从吕克那里得知克蕾儿痴痴地等了他四年,主人公就更萌生了找到她的愿望,终于,主人公回到了家乡,遇到了克蕾儿,当风筝飞起的那一刻,他们的爱情回来了。爱情可以穿越时空,无关其他。
在《偷影子的人》中,情节上的留白、人物性格的留白、心理描写的留白处处可见,也许有的读者认为,小说的人物形象并不鲜明,但是,正是这样的处理,使读者对于作品可以有想象的空间,这样的留白填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与参与感,承载力读者自己的生命故事,让这部小说成为一部温情疗愈之作。
参考文献
[1] 杨燕翎.童年阴影与历史隐喻——《偷影子的人》主人公的心理分析[J].北方文學,2018(09).
[2] 陈又竹.从《偷影子的人》看法国当代文学新潮流[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7(12).
作者简介:孟杰(1976- ),女,硕士,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汉语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