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
2018-12-06彭勇
摘 要: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与中小学时代完全不同,新的环境下,部分大学生在独立思考及应对自己所面临的挫折时,他们的表现完全不同。如果对挫折处理不当,就会对学生自己产生消极的影响,并影响到周围的同学和老师,也会影响到整个学校的形象。因此,探讨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挫折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关键词:挫折;逆境;心理冲突
在大学生踏入大学校门的第一天,他们就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他们就进入了一个和以前完全不同的环境。这是一个远离父母,几乎完全陌生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有的学生很快适应了,而有的学生却很长时间无法适应。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学生都需要独立思考和作出决定,并且,自己也需要独立承担其结果。在大学阶段,有的学生学习生活及其他各方面都比较顺利,但绝大多数学生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即使在大学阶段没有遇到挫折的学生,也可能在将来遇到。所以,针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研究挫折与大学生的成长之间的关系,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一、挫折的含义及挫折产生的原因及表现
挫折是指一个人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遇到障碍又无法克服时所产生的紧张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或者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在所要达到目标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和由此在个人内心深处引起的痛苦体验,通俗的说,人生挫折也就是人们常见的逆境状态与不幸感受。挫折,本质上是人生实践与人生理想的矛盾冲突,现实的实践未能达到理想所企盼的目标,使理想未能变成现实。这一理想的落空,在人们心灵深处引起强烈的震撼并在人的心里造成人生 毁灭感或努力改变现状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每个人在通往人生目标的道路上都不可能是畅通无阻的,总会遇到一些曲折、障碍。当代大学生大多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及90年代初,与40多岁的人相比,他们中大多身处相对优裕的生活环境,拥有较好的物质环境。恰恰是这样的生活环境和物质环境,使当代大学生没有多少机会面对困难与承受挫折,以致许多大学生的挫折承受力较差;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等给大学生增添了生活的压力;社会裂变过程中的诸多矛盾无情地展现在心理稚嫩又成熟、敏感多思、苦闷烦恼的青年学生面前;当然,自身条件限制使目标无法实现的境况是显而易见的,诸如个人的相貌,身体素质,经济状况,智能水平,心理素质等原因使个人的需要难以满足而形成挫折感。个人认识上的偏差造成理想失落的景象则往往是隐形的.。个人对人生价值目标定位失当或追求的理想与奋斗途径方法相背离,都会使奋斗目标无法实现或达到的现实目标与心中企盼的理想目标产生距离,引起内心的失落与不平衡感。大学生还常常会遇到与自己有限的人生经历相冲突的各种问题,如人生观、价值观等诸多问题汇集交织时,社会经验不够丰富、是非判断力不强的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充满着幼稚与成熟、盲目与自觉、依赖与独立,情欲与理性等矛盾。这些是引起大学生产生挫折感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第一,教育体制在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培养方面有欠缺。当代大学生是应试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很大一部分(尤其是来自城市)的学生自上学起,就被迫围着成绩高低打转,升学的竞争迫使他们放弃了应有的天真与快乐,甚至连节假日正常的娱乐也减少到最低的限度。这种以成绩高低论英雄的评价方式,使不少学生心理成长速度较为缓慢。有部分学生考上大学后,面对新环境无所适从,因为学习优势不复存在,优越感和自信心也随之丧失,部分学生陷入了自我否定的泥潭中,表现出强烈的挫折感,致使学习兴趣下降、求知欲变得冷淡。笔者曾经遇到过的一名来自山东的学生李某某,高考成绩非常不错,在入学之初,也能认真学习。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后,他的成绩在全班处于中等。到了第二学期,该生的学习兴趣逐渐下降,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差,到第二学期结束,竟有两门补考。虽然经过老师的劝导,但该生并没有清醒地認识到自身的问题。到了第二学年,该生迷上了网络游戏,成绩更是一落千丈。笔者在和学生家长的沟通中得知,该生在中学成绩很拔尖,老师同学都很喜欢他。在进入大学以后,他的这种学习优势就没有了,其优越感和自信心也随之消失。正是学生这种心理的不成熟,使他在遇到挫折时无法自拔,并且听不进老师和家长的劝导,最终走上辍学回家的道路。
第二,部分大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当代大学生都是90后,学生们的成长环境与父辈们已经完全不同。当代大学生的父辈们饱受了生活的苦难,不想让儿女再受苦吃亏,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替孩子去抵御某些本应由孩子自己面对的困难和挫折。孩子们一旦考上大学,则宠爱有加,诸事代劳。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每年新生报到之时,专车接送,前呼后拥,帮儿女铺床单、洗衣服的现象已经是见怪不怪了。这种父母包办过多的家庭教育方式,使得孩子养尊处优,从而使这些远离父母和家乡的大学生在生活上感到无法适应、丧失了在各种挫折中成长的机会。这不仅阻碍了他们的社会化进程,严重的还会导致学生人格发展的不健全。
第三,部分大学生心理挫折承受力较差。因为大学学习生活与中学完全不同,大学校园里的各种竞争也比中学多了许多。在这些竞争中,总有成功者,自然也有失败者。如:未能入选学生会而自暴自弃;因演讲失败而长期自我封闭;离家才几个月的新生三番五次地要请假回家;追女同学不成而酗酒闹事等等。心理挫折承受力较差的学生表现出来的这种紧张、焦虑和不安对于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今后走上工作岗位都会有消极的影响。
第四,“内、外”部环境的差别增加了部分大学生的心理负荷。校园的环境相对外面的社会要清净、柔和得多。当代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社会环境,那将是充满竞争、充满风险的市场经济环境,他们得挑起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任。那种循规蹈矩、乐知天命、不思进取的时代将被独立自主、进取创造的时代所取代。各种思想价值观念的冲突与生活方式的变革,极大地增加了大学生的心理负荷。此外,恶劣的气候、强烈的噪音、堵塞的交通等自然环境因素也会引起大学生的挫折感。
上述各种情况给一些大学生带来了种种心理冲突与心理障碍,如人际关系不协调、对学习环境不适应、不能把握恋爱中理性与情欲的关系,等等。由于青年学生对待挫折的适应能力和心理防御机制尚不成熟和完善,所以必然会在各种矛盾面前产生心理上的挫折。有些大学生一旦受到挫折,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整日焦虑不安,抑郁消沉,苦闷自卑,甚至发生精神失常、行凶和自杀事件,尽管这只是大学生中的一小部分,但就是这一部分,可能直接影响到校园的安全与稳定,管理者与教育者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与精力进行教育,因此学生工作者应予以高度重视。
二、面对挫折的应对策略及措施
学习及生活中的失败挫折既有不可避免的一面;又有正向和负向功能既可使人走向成熟取得成就,也可能破坏个人的前途,关键在于当代大学生怎样面对挫折。
适度的挫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驱走惰性,促使人奋进。挫折又是一种挑战和考验。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的。中国古代名人司马迁因李陵之祸惨遭腐刑,却能忍辱含羞,坚韧不拔,写成了千古不朽的历史巨著《史记》。英国物理学家霍金全身瘫痪,终身与轮椅为伴,却凭借非凡的毅力致力于科学研究,写成了伟大的物理学巨著《时间简史》,成为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这些典型事例其实已经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如何面对挫折指明了道路。
第一,增强自信、蔑视挫折。人生挫折的发生虽是客观的事实,但是在不同心态的人身上所反映出的心理体验却是情态各异的。所以要战胜挫折,首先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和高度的自信心。 勇敢和自信是人生迈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是成功的心理基石。有勇敢精神的人不一定都能取得成功,但懦弱自卑、缺乏自信的人注定将一事无成。对于勇敢自信的人来说,挫折和苦难更能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斗志和豪情.愈挫愈勇。而缺乏自信和勇敢精神的人,面对挫折就可能自甘沉沦,一厥不振。“苦难是坚强者磨行意志的磨刀石,也是懦弱者自甘堕落的滑梯”。高度的自信可以唤起战胜挫折的勇气,调动自身全部的能量与挫折搏斗。在与挫折的较量中,自身变得强大,而挫折则相对地显得藐小。“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动摇这样一个信念,“没有爬不过的山、没有倘不过的河,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和挫折”。
第二,升华目标,淡化挫折。人生挫折是和人生的奋斗目标联系在一起的。一个人的人生目标是多方面的,而且各个时期,各个领域的具体目标也会有所不同。在实现这些大大小小目标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人生挫折。然而,决定人们对人生挫折心理体验强弱的是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目标,即他对整个人生的根本的价值追求。人生挫折心理体验的强弱是由他自己认识到挫折对自己根本价值追求的负面影响的大小决定的。一个把个人功利作为人生追求目标的人,贫穷和官场失意对他来说就意味着人生悲哀,而以国家民族兴盛为己任的人,则会把名利得失看得如过眼云烟。对于一个爱情至上主义者来说,失恋和家庭的离异便如同人生的毁灭,哀叹着“没有爱怎么活、没有爱多难过!”而一个视事业为生命的人,个人情感的失意便如同玫瑰刺扎了手,虽有一点点痛,但却了无大碍。
第三,发愤图强,战胜挫折。面对人生挫折,人们无不希望变挫折为坦途、赢得人生辉煌,但要战胜挫折,关键在于自身的发愤图强,努力奋斗。古谚曰:“失败是成功之母,苦难乃人生财富”其本意在于引导人们对挫折认真总结,吸取人生教训,科学地调整自己,积极寻求战胜挫折的方法。这样,挫折就如同“人生的良师”,引发我们变坏事为好事,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如果在挫折面前消极忍耐,怨天尤人,甚至自暴自弃,那么,苦难永远是苦难,挫折始终是挫折,“失败”这个妈妈无论如何是生不出“成功”这个大胖小子的。
古今中外一切杰出人物,没有一个是一帆风顺走向成功的。在失败和不幸面前,他们无不是选择了发愤图强之路,一个个奋起我们当代大学生正当青春年华,虽说也曾遇到这样那样的不顺,但总的来说,基本上是在顺境中成长起来的,今后在漫长的人生之路上会遇到更大的挫折与不幸。为此大家要立志发愤图强,学会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走向成功。不在挫折中奋起,便会在挫折中灭亡。人的一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是无论是在何时何地,也无论你退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你都不要失去对生活的热望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必须为之长期不懈地努力奋斗,这样人生的命运将会还报给你以幸福的微笑。
在笔者10多年的教育工作中,也曾经遇到不少的事例。2010级的一名女生张某某,在大三的时候想退学,经过笔者的询问,了解到该学生因为专业成绩不好,学习非常吃力,自己感觉没有必要再继续学习下去了。笔者从几个方面与学生进行沟通。首先是学习效果问题。每个人的天赋不同,他们的学习效果肯定有差异。但这并不是决定一个人学习成绩好与差的关键因素。关键的因素在于学习方法和自身努力的程度,通过笔者用恰当的事例剖析,学生的思想认识有了较大的改善。其次是对学生今后的人生进行分析。通过较多的事例使学生明白,一个人上大学与没有上大学的人生道路的差异。通过笔者的耐心交流,学生重新鼓起了学习的动力和勇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这名学生最后也顺利的完成了学业并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当然,还有一些学生因为父母的情感问题、自身的情感问题引起的心理健康疾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面对这样的学生,学生工作教师通过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老师的细致疏导,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人生道路,机遇与挑战并存,成功与失败相伴而行。当代大学生所应做的就是善待人生,向往追求成功,但絲毫也不惧怕失败。每个人不一定能拥有一个个美丽的风景,但完全可以创造一个美好的心境,以此去努力和追求,那么在我们的前方将会有坦荡的旷野和蔚蓝的天空。与人生的逆境抗争,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做生活的强者,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最终赢得命运女神的青睐。
参考文献
[1] 刘昕.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的误区及对策建议[J].前沿,2013(12):189-190.
[2] 吕福刚.挫折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J].学园,2013 (22):114.
[3] 粟深友,梁归秀.挫折教育需要对症下药[J].湖南教育, 2013(08):40.
[4] 余信丰.谈挫折与大学生成长[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09(08):119.
作者简介:彭勇(1968.11- ),四川蓬溪人,现攀枝花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学生工作,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