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广西高校宗教事务管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8-12-06高海锋
摘 要:在社会新形势下,境外宗教势力对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渗透的方式呈现多样化、隐蔽化的趋势,且在新媒体高速发展下,如何正确引导和提高高校及学生预防和抵御境外宗教势力渗透的能力成为迫切的要求。文章深入分析新形势下宗教渗透我国高校影响意识形态安全的新表现、新特点、新渠道、新方式等问题,科学提出有效的对策,为高校在建构防御宗教渗透新机制方面提供理论和决策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抵御;宗教渗透
目前,广西经济社会已经进入加快推进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但随着境外宗教文化的渗透手段越来越隐蔽也越来越高明,广西高校预防和抵御境外宗教势力渗透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广西属边境省区,毗邻东南亚国家,而东南亚国家的宗教氛围十分浓厚且活动也非常频繁。因此境外的宗教活动总是有形无形的冲击着广西乃至全国的高校大学生,这成为影响广西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笔者将对广西财经学院等三所高校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提出科学的对策,解决好广西高校在预防和抵御境外宗教势力渗透的问题,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
一、广西高校的现状调查
笔者于2018年2月至3月对广西三所普通高校在校学生进行宗教信仰的情况问卷调查。在样本的选取上,涵盖了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在校学生,能够较客观全面地反映出广西高校在校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因此,本次调查收集的数据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由于宗教问题的敏感性和复杂性,本研究除个别案例外不再特别指出高校名称和学生等相关信息。
(一)调查概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问卷977份,其中有效问卷956份,有效回收率为95.6%。从性别看,男生467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8.85%;女生489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1.15%;男女比例接近1:1;从政治面貌看,中共党员77人,占8.1%;共青团员879人,占91.9%;从生源地户口类别看,城镇245人,占25.62%;农村711人,占74.38%;从专业类别看,理工类380人,占39.7%;文史类418人,占43.7%,艺术类158人,占16.5%;从年级看,大一245人,占25.6%;大二239人,占25%;大三246人,占25.7%;大四226人,占23.96%,从民族来看,少数民族172人,占18%;主要有壮族、瑶族、苗族、侗族。
(二)结果分析
根据数据显示,调查的三所大学共956名在校学生中,有97人有宗教信仰倾向,占被总调查人数的10.15%,结果分析如下:
(1)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易相信宗教思想。男生36人,占被调查男生总数的37.1%,女生61人,占被調查女生总数的62.9%。可见,女生比例明显比男生高,说明女生比男生更易相信宗教思想。
(2)农村大学生比城镇大学生更易相信宗教思想。城镇的27人,占信教学生的27.8%;农村的70人,占信教学生的72.2%。可见,农村的大学生信教的大学生比城镇的较高。说明农村学生从小精神生活较匾乏,所以上大学后部分农村学生会有自卑和交际能力较差的现象,而宗教里讲究平等讲究神灵的力量对农村学生将有更大的吸引力。
(3)高校学生中理工类比文史类和艺术类更易信教。理工类44人,占信教学生的45.7%;文史类27人,占信教学生的27.8%;艺术类26人,占信教学生的26.8%。理工类比文史类和艺术类学生相信宗教思想的学生比例较大。说明理工类学生相信科学并钻研科学,但在碰到科学无法解释的难题时,反而更容易放弃科学而转向信仰宗教。
(4)高校学生中宗教暖昧现象普遍存在。所谓宗教暖昧现象,是指虽然没有加入宗教组织或宗教活动,但对宗教不但不批判反而在心理表示认同。在问及“您是否参加过宗教活动?”选择“经常参加”的63人,占65%;选择“偶尔参加”的人34,占35%。在问及“您为什么参加这些宗教活动”时,选择“心情失意”的58人,占60%,选择“好奇心驱使”的39人,占40%。当问及“您发现同学经常参加宗教活动,并在身边传播,您会怎样”时,选择“不干涉,信仰自由”的89人。以上数据足以表明宗教暖昧现象普遍存在于高校在校生中。说明随着改革开放和媒体的发展,西方社会思潮和文化正在逐步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别是许多大学生盲目的热衷于阅读宗教书籍和参拜宗教圣地以及过西方的圣诞节、万圣节等。
(5)高校学生中信仰宗教原因呈多样化。问卷调查中,在问及“您参加这些宗教活动的最初原因是什么”时,选择“失意时寻求帮助”的52人,占54%;选择“好奇心驱使”的11人,占11%;选择“陪他人参加”的19人,占20%;选择“其它,的25人,占26%。说明在大学生中信仰宗教文化的原因呈多样化现象。
(6)网络媒体成为大学生了解宗教的主要途径。数据显示,手机在大学生中覆盖率达99%以上,所以选择通过互联网了解宗教的占93%以上。说明在网络媒体高速发展的环境下,网络已成为大学生了解宗教文化的首选途径。而现在QQ群、微信群、论坛和微博等发展的给境外宗教势力的渗透和传播更是提供了平台,这给高校在预防和抵御宗教渗透工作带来了更高的难度。
(7)高校学生对“宗教信仰自由”的误解现象严重。在调查的956个人当中,当问及“您发现同学经常参加宗教活动,并在身边传播,您会怎样”时,选择“不干涉,信仰自由”的660人,占69%。说明很多大学生只是听说我国实行的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却并不了解我国教育法规定我国实行宗教与教育相分离。并且,大部分学生对宗教信仰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宗教信仰自由”的阶段,所以,他们认为:“任何人在任何场所都可以信仰宗教和传播宗教”。正是这种误解,为境外宗教势力在我国高校学生中进行宣传和渗透的提供了机会。
(8)高校学生对我国实行的宗教政策了解浅薄。在调查的956个人当中,在问及“如果有人在学校里向您宣传宗教思想,您会怎么样”时,选择“学校或老师反映”的265人,占26%;选择“打电话报警”的55人,占6%。当问及“您发现同学经常参加宗教活动,并在身边传播,您会怎样”时,选择“向学校或老师反映”的95人,占10%。选择“私下提醒该同学在校内传教是违法的”的63人,占7%。说明很多大学生对校园中可否进行宗教活动认识模糊,对我国的宗教政策和法规了解甚少。
二、境外宗教文化向广西高校渗透的途径
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境外宗教文化对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渗透的方式呈现多样化、隐蔽化的趋势。
一是利用课堂与会议的方式,在与大学生交流时,经常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向学生讲解有关宗教文化的知识,利用各种宗教书籍中的故事或者典故来吸引学生,刻意提及某些经典的宗教建筑和宗教特有的舞蹈、音乐等,通过情感的渲染和宣传,使学生很容易对宗教文化产生兴趣。
二是利用交流与资助的名义,高校大学生在校期间都会怀着急切的心情与热情去拓展人际关系网,而宣教人士一般会以请客吃饭、郊游、玩游戏之类的方式以表诚意,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就慢慢把一些宗教价值观念拿出来交流,对于没有形成健康和良好价值观的大学生来说,此时极易被带进其中。宗教组织会利用以组织资助的名义,在经济或生活上的给予支持和帮助,使大学生相信其宗教的善良、友爱、友好,在这些手段进行组织和宣传后,最终达到宣传宗教文化并吸引高校大学生发展成为其组织成员的目的。
三是利用网络新媒体的平台,宗教组织通过网络软件以及数字电视、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等,向广大高校学生用户提供各种信息数据和娱乐服务。而在校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接触先进科技和新兴媒体都比较频繁,这给宣教人士提供了途径。如:“北方某高校的教师,利用其教师身份创办并利用《维吾尔在线》网站,组织、拉拢、操纵、和威胁部分人员进行分裂国家活动”。网络、手机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成为大学生追求时尚、刺激、新鲜的普遍喜好,同时也给各种境外势力进行渗透提供了途径和手段。
四是利用崇拜时尚的好奇,穿戴带有宗教文化色彩服饰或奇装异服方式已经成为宣教人士在高校进行宗教渗透的新方式。虽然高校也开始严格禁止在校大学生穿戴宗教色彩服饰或奇装异服,但仍有部分学生以满足个人的好心和喜欢追求时尚,在日常学习或生活中依然我行我素。对于觉悟不坚定警惕性不高的大学生来说,很容易被宗教人士掌握和利用,长此以往就会深陷泥潭,成为宗教组织的渗透对象或发展为组织成员。
三、宗教文化渗透对广西高校的影响
青年大学生肩负着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使命,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高校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而在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在不法宗教人士的挑唆和诱惑下容易背弃自己的爱国热情和政治信仰,这对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创新产生很大的影响,并对社会也有极大的危害。
(一)对意识形态的影响
如果高校学生盲目去信仰宗教,就会导致在校學生不愿意接受科学,在生活、工作、学习中受宗教思想的影响,就不能客观、正确地看待日常中的事物,以致做出极端的事,从而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二)对“四个认同”教育的影响
强化对高校大学生对祖国的高度认同、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高认同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基本要求。如果高校学生受到宗教文化的渗透,对高校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统一的国家意识就会产生负面影响。
(三)对科学文化传播和文化创新的影响
宗教活动严重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校园非法传教的出现对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安全保卫工作造成重大压力,导致校园内的不稳定因素增加。宗教文化的渗透,会给大学生的思想方面造成混乱,动摇大学生政治觉悟和信仰,使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出现畸形发展,容易做出危害校园和危害社会的事。
(四)致使高校学生没有正确的世界观
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就不能正确的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就不能正确分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联系。在宗教文化渗透的冲击下,少数大学生会出现政治思想观念动摇,缺乏政治立场和民族意识。严重影响到大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阻碍了大学生创新的能力和渠道,也扰乱了校园的和谐秩序,给高校的管理增加了难度。
四、抵御和预防宗教文化对广西高校渗透的对策
广西作为边境省区也是少数民族地区,其具有区域的特殊性,因此本研究结合广西高校的实际,科学提出符合广西高校预防和抵御宗教势力渗透的方式和方法。
(一)引导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首先,加强在校学生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教育,这样可以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论去认识宗教。其次,加强大学生的崇尚科学和反对迷信的教育,培养大学生崇尚科学和反对迷信的鉴别力,使大学生具有正确认识宗教问题和客观世界问题的能力才会自觉远离宗教。最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理想信念,才能在生活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正确对待宗教问题,淡化宗教对高校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二)发挥党委宣传部宣传导向功能
宣传部是校党委主管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能部门,主要承担全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计划、师生员工的理论学习工作、对内对外宣传工作,全面组织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因此,要联系有关部门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素质教育、师德师风教育、宗教相关政策法规及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及宣传工作,做好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及网络信息安全、学校法制宣传教育、普法考试等工作。要把反宗教渗透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来抓,统一安排、统一部署、统一落实。
(三)强化教职工对宗教思想的理解和把握
要强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一要抓好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的指导教育功能,要在课堂上要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二要负责管理学生工作的部门尤其是班主任、辅导员等和学生密切联系的人员,要注重学生的发展,紧密联系学生,了解学生。三要经常开展各种社团活动,积极发展党员,利用党课、团课、志愿活动等形式,让广大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四)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
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引导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让学生真正掌握这些课程,把这些课程的知识转化为自己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动力,使学生自觉拥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及爱国主义精神。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使其成为高校预防和抵御宗教势力渗透的主渠道作用。
(五)规范高校的制度管理
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常规管理。一是和公安等部门协同合作,利用互联网建立宗教渗透活动监控的信息交流平台,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反渗透活动。二是加强对有宗教信仰倾向的在校学生和老师的观察和监督,对于留学生、外籍教师等以及校内信教人员要加强监督和管理,在各学院、各班级设立信息员,对校内宗教活动密切监视,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使非法宗教渗透在校园无机可乘。三是充分发挥学生会成员,学生党员、团员的作用,建立举报奖励制度,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反渗透工作中去。
(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应该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大学生能够正视自身的心理问题,掌握心理调适方法手段。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构建以学校—学院—班级多层次的以心理咨询师—辅导员(班主任)—学生为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并建立长期有效机制,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和培训。同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消除心理疾病和心理咨询的神秘性,重视心理拓展和心理调整。
(七)加强高校宗教事务管理制度建设
据笔者调查发现,除学校统战部有文件笼统的提到坚决打击和防范恶意的宗教渗透,其他部门的文件能涉及到关于高校宗教宣传和宗教管理的规定少之甚少。宗教事务管理制度和体系的缺乏容易导致责任的缺失,也容易导致工作上的互相推诿,将致使高校防范宗教渗透工作变的很被动。所以,高校要认清当前的新形势,建立完善高校宗教事务管理制度和体系建设,将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以及具体人员。构建以班级信息员—辅导员(班主任)—学院—学校具体部门为一体的信息报送机制,并制定预防和抵御宗教渗透的预警方案。
五、结语
高校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任务,由于广西地处边境且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环境下,境外宗教势力对广西高校的渗透从未停止过,这使广西高校正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很大的挑战。虽然高校也在积极防御宗教渗透,但随着宗教文化渗透呈多样化、隐蔽性等特点,也迫使我们预防和抵御宗教渗透的方法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为此,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也应该常抓不懈。
参考文献
[1] 李程.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其宗教教育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2(10):223.
[2] 张现超.高等学校防范和抵御境外宗教势力渗透的途徑[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03):291-294.
[3] 孙云飞.抵御和防范宗教向南疆高校渗透的对策研究[D].喀什师范学院,2014.
[4] 李娜.境外宗教渗透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研究 ——基于广东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基金项目:文章为广西财经学院党委宣传部2017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教育研究课题“新形势下高校预防和抵御境外宗教势力渗透的对策研究——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7SZB09。
作者简介:高海锋(1989.02- ),男,广西藤县人,广西财经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产业与战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