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与车联网
2018-12-06
□ 文/本刊记者 何 遥
汽车不再仅仅是一辆汽车,它将融入智慧城市的物联网,成为智能交通这个城市“大脑”中的神经网络。“大安防”不可避免地也在融入这个巨大的网络中。安防企业携手各界,合作创新,共同为智慧城市添砖加瓦。通过更“智慧”的城市,我们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环境的污染,提高城市安全,改善工作和生活效率。
根据中国信息化研究与促进网、国衡智慧城市科技研究院联合发布《2017-2018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综合影响力评估结果通报》数据显示,2017-2018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智慧城市进行公布,其中北上广深等城市均上榜,超过200个城市评价平均得分为58.03。
未来新型智慧城市将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趋势是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应用的必然结果。智慧城市中的居民对于“移动”的需求越来越大,包括在不同地理位置和空间的移动。车联网为实现高效优质的移动提供了更好的手段。
新型智慧城市呼之欲出
智慧城市,是指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台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它并是不仅仅基于每一种技术,而是包括云,人工智能等等技术的综合应用解决方案,旨在帮助城市更好运转,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以我们每天都要经历的上班通勤举例。城市交通繁忙,改善日常通勤已经迫在眉睫,而部署了智能移动技术的应用的城市可以将平均通勤时间减少15%到20%,同步的智能交通信号能将公交车平均通勤时间减少5%以上,实时的导航可以让自驾上班的司机们选择最快的路线上班。
互联技术正在开创一个智慧城市的新时代,它将有望改善全球数十亿人的生活质量。当你在停车场找空位时,智能的系统会指引你;城市被暴雨积水浸泡的情境也许不再常见,智能排水系统将及时判断并完成高效的排水任务……越来越多不可思议的场景,正在成为现实。
智慧城市代表了物联网的革命性力量,越来越多的城市在拥抱物联网。例如,美国圣地亚哥已经在全市部署智能网络,以优化交通和停车系统,并改进能源管理体系。
与此同时,全球物联网市场的显著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视觉应用的急剧增加。“英特尔的策略就是聚焦基于开放标准、以数据为中心的解决方案,其中包括人工智能,特别是由5G基础设施支持的计算机视觉技术。英特尔最近发布的OpenVINO™工具包,将在多种架构的边缘支持视觉智能,就是一个例子。
是什么让一个城市变得更加智慧?
作为一种配合解决方案,需要在城市中有能够配合的载体,比如城市中行驶的各类车辆就是典型的载体。加装各种传感器、控制器及通信和智能化设备形成信息载体,再通过智能控制平台加以控制,将城市中的汽车串联起来,成为城市大数据收集工具,当然也形成一个巨大的车联网。
利用传感器可以进行大量功能上的拓展,开发出可以使用智能城市基础设施的服务,如空气质量检测,枪声监控等,利用AI立刻定位犯罪地点,甚至是进行一定程度的行为预测。让街道上的行人提前知道有危险驾驶的车辆在靠近或是其他危险的暴力事件正在身边发生。
智慧联网汽车可以融入到信息交互系统和城市网络化管理的监控体系之中,通过集成WIFI基站、摄像头、红外线传感器、雷达、电子显示屏、充电桩、电子等,进而对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实现数据监控、环保监测、车辆监控、安防监控市民应急报警等目的。
智慧城市不仅仅是为了公共安全而安装摄像头,整个由传感器连接的系统有望处理包括交通管理、智能停车、车牌识别和行人识别在内的各种事务。
智慧城市可以提供什么?
智慧交通解决方案可以让城市中的车辆“一车多用”,为城市居民提供全方位便利。在智慧城市中,出行更省时更高效。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每天上下班都会深刻感受到城市交通的繁忙,堵车已经习以为常,改善日常通勤迫在眉睫,而部署了智能移动技术的应用的城市可以利用实时的道路信息收集监控,加以合理调配,将平均通勤时间减少15%到20%,同步的智能交通信号能将公交车平均通勤时间减少5%以上,实时的导航可以让自驾上班的司机们选择最快的路线上班。
同时随着自动驾驶的发展,在未来这些道路信息的收集可以直接通过联网高精地图,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准确的道路信息。
由英特尔赞助的Juniper Research调查预测,通过在出行、医疗、办公、公共安全等领域采用先进技术,智慧城市每年可为每位居民(累计)节省125小时——这可是三周的工作时间。而调查涉及的许多物联网技术,包括出行、健康和公共安全解决方案,都已在世界各地悄然部署。
国家政策为车联网发展铺就“高速路”
工信部日前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车联网是跨行业跨领域的新方向,迫切需要一个整体的顶层设计。此次《指南》的提出,意味着我国对车联网已经有了国家层面的整体规划,并且充分体现了跨行业、跨领域的协同合作。
如今,随着各项相关技术的突破,由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而成的新型产业形态——车联网正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
车联网的应用可以分两个阶段,近期应用可以提高交通效率、提升交通安全、减少污染,未来应用将和雷达、视频感知等技术结合实现自动驾驶。车联网丰富多样的应用涉及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众多行业,将来还可能在更多的新业态上不断拓展。
为了推动车联网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此次发布的《指南》提出,加快共性基础标准制定,加紧研制自动驾驶及辅助驾驶相关标准、车载电子产品关键技术标准、无线通信关键技术标准等,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
标准在产业生态环境构建中的顶层设计和基础引领作用毋庸置疑。对于飞速发展的车联网产业而言,标准化不仅有利于形成多厂商设备之间的互通,提升产品生产效率,还有利于构建良性的产业竞争环境。
以车联网的通信系统为例,其要求设备能够互联互通,但此前业界曾对相关技术标准存在争论。既有人支持拥有长时间行车安全测试积累、相对成熟的Dsrc,也有人力挺适用于更新应用场景、更具后发优势的LTE-V。此次《指南》则提出,要着重研究LTE-V2X、5G eV2X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
跨界合作
目前,由工信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等20个部门和单位组成了车联网产业发展专项委员会,合力推动解决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基础设施、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加强对产业发展的规范和引导,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环境。工信部科技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随着各部分内容的成熟和产业需要,车联网标准体系还将及时进行修订完善,补充新的内容。
车联网要顾及和承载的对象不局限于车,还包括车、路、人、环境在内的广泛的关联与协作,这就要求不同领域的企业必须进行跨领域的深度合作。
7月10日,华为与德国汽车制造公司奥迪在柏林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提出将联手发展智能车联网。事实上,二者从2016年起就持续开展了产业和技术上的合作,并进行了5GAA相关的合作项目、LTE-V车联网项目的公共道路测试等。
国内安防巨头大华股份三年前也开始跨界造车,欲以自身在安防领域积累的优势转化到智能联网汽车。由大华牵头成立的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其业务涵盖新能源汽车整车设计研发、智能驾驶、电机电控、电池系统开发以及基于云计算的车联网解决方案。
近年来,我国车联网产业发展迅速,关键技术创新不断加快,测试示范区建设初具成效,融合创新生态体系初步形成,涉及汽车、信息通信等多个行业发展以及交通运输、车辆管理等领域的数字化改造,在这一背景下,建立跨行业、跨领域、适应我国技术和产业发展需要的标准体系显得尤为迫切。
为此,此次出台的《指南》涵盖了总体要求、信息通信、电子产品和服务等内容,加上2017年12月印发的智能网联汽车部分,搭建起了车联网标准体系的雏形。
“充分利用和整合各领域、各部门在车联网标准研究领域的基础和成果,调动各个行业通力合作,共同制定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工信部科技司相关负责人对《指南》的整体构架做出如是解读。他介绍,逐步建设跨行业、跨领域、适应我国技术和产业发展需要的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满足研发、测试、示范、运行等产业发展需求,将为打造具有核心技术、开放协同的车联网产业提供支撑,为自动驾驶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数据安全必须得到重视
手机一时没信号可以,但汽车哪怕千分之一秒没有信号都可能会造成安全事故。毫无疑问,车联网对稳定性、安全性有着更严苛的要求。“车联网就是高速移动的信息系统。”数据安全是目前最大的挑战。车联网与人们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相应的测试评价体系及安全认证机制等标准规范急需出台。本次发布的《指南》,已经对上述内容有所规划。
为了跟得上高速发展技术所带来的应用新要求,《指南》还提出要建立兼容开放、动态更新,并要求构建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根据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以开放兼容的视野适时调整、完善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形成标准对技术与产业进步有效支撑。
结束语
汽车不再仅仅是一辆汽车,它将融入智慧城市的物联网,成为智能交通这个城市“大脑”中的神经网络。“大安防”不可避免地也在融入这个巨大的网络中。安防企业携手各界,合作创新,共同为智慧城市添砖加瓦。通过更“智慧”的城市,我们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环境的污染,提高城市安全,改善工作和生活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