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氨里储氢 让地球更美好

2018-12-06

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储氢氮气液化

学过初中化学的人都知道,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水经过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后又生成水且放出大量热能。理论上,氢可以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能源。

我们知道,电能不易储存。不论是风力、水力、火力发电,还是核能、太阳能发电,其产生的电能一旦并网,如果不用会很快被浪费,这就是工业上波峰波谷电价差异大的根本原因。有的国家为了储存电能,采取从低处向高处抽水把电能转换成势能的办法避免浪费。

我很不理解,为什么不把多余的电能用来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再产生热能,能量利用率岂不更高?老师说,理论上确实可以,但问题是氢气分子量小,不易压缩,液化困难,储存和运输难度很大。

为解决这个问题,现在世界上很多科学家都在研究储氢材料,如果能取得突破,解决氢的储存和运输难题,我们便可以彻底摆脱化石能源,迎来一个清洁环保的氢能时代,困扰全球的温室效应问题也能得到根治。

老师的话使我对氢能和储氢材料产生了浓厚兴趣。我上网搜索储氢材料,发现这真是一个热门话题。我经过认真阅读思考后发现,目前的储氢材料文献上一般分为金属储氢材料、碳质储氢材料、有机液体储氢材料三大类,每类又有众多分支。

金属储氢材料有镁系、稀土系、钛系、锆系等类别;碳质储氢材料有超级活性炭、碳纳米管等类别;有机液体储氢材料则分为烯烃、炔烃、芳烃等类别。但就其储氢机理而言,无外乎物理吸附、化学反应(或络合)两大类。我认为,单纯的物理吸附,其储氢能力有限,难以达到实用化要求,从化学角度考虑选择储氢材料则更有价值。

储氢材料的选择应主要考虑能量密度、储运安全方便等因素。国际能源协会(IEA)规定,未来新型储氢材料的标准为在低于373K吸氢容量大于5%(质量分数)。目前的储氢材料都是着眼于氢气的吸收和释放,介质主要为液态或孔状固态,以尽量提高储氢质量分数。研究较多的液体储氢介质环己烷和甲基环己烷,其理论储氢质量分数分别为7.19%、6.16%。

受此启发,我想到了三种理论储氢质量分数更高的化合物:乙硼烷(B2H6)、甲烷(CH4)、氨(NH3)。这三种化合物,其理论储氢质量分数分别为23.08%、25%、17.65%,但它们是否适合做储氢材料呢?我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乙硼烷室温下不稳定,且有剧毒,纯乙硼烷难以单独储存运输,因此首先排除了用乙硼烷作为储氢材料的可行性。甲烷是储氢质量分数最高的化合物,而且工业上也确有用甲烷分解制氢和炭黑的工艺,但也被排除了。一是因为甲烷本质上也是化石能源;二是因为甲烷液化较难,工业上主要是运输压缩气体,其体积能量密度较低;更重要的是因为,甲烷制氢的条件苛刻,需在隔绝空气并加热至1000℃的条件下反应,作为储氢材料其分解温度太高。

那么,氨作为储氢介质,其可行性又如何呢?我注意到一篇报道,丹麦学者开发了一类新的金属氨络合物储氢材料,其分子式可用M(NH3)nXm表示(M=Ca、Mg、Cr、Ni、Zn;X=Cl、SO4),其中 Mg(NH3)6Cl2可以氨的形式储存9.1%质量分数的氢,其分解时是先放出氨,再用氨分解催化剂释放出氢,这号称是一个在储氢质量分数上有突破的成果。既然如此,我们用氨本身作为储氢材料,再配套氨分解催化装置,岂不事半功倍?我发现有人曾提出过用液氨做储氢材料的思路,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经过对比分析,我认为,氨是当前最好的储氢材料,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首先,从键能角度考虑,氨作为储氢介质具备很高的能量密度。初中化学中我们学过,氨是由氮气和氢气在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下合成的,氨合成虽然放热,但热焓较低。化学反应是可逆反应,氨合成条件苛刻,但催化分解成氮气和氢气却比较容易,使用氨分解催化剂,可在620K以下的温度使之完全分解为氢气和氮气。我计算发现,每2摩尔氨分解为1摩尔氮气和3摩尔氢气仅需要80千焦的能量,而产物3摩尔氢气燃烧成水,却可以释放1257千焦的能量。因此,用氨做储氢材料能效比很高。

其次,氨虽然是气体,但极易液化,储存、运输均很方便。在常压下冷却至-33.5℃或在常温下加压至700KPa~800KPa,气态氨就液化成无色液体。液氨的密度为0.617g/cm3,其体积储氢密度远大于目前报道过的任何液态储氢材料。

再次,用氨本身作为储氢材料,储氢的质量能量密度、体积能量密度与目前报道的储氢材料相比都有极大提高。而且,目前报道的储氢材料,大多需要通入氢气,而氢气无色无味,泄露难以发现,且爆燃范围宽,难以液化,建设大量加氢站是难题。用氨作为储氢材料,一是氨有刺激性气味,泄露极易被发现;二是氨极易液化,运输便捷;三是目前遍布全球众多的加油站经过改造,完全可变成加氨站。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风险角度考虑,此方法显然更可行。

另外,从环保角度考虑,氨完全分解产物是体积比为3:1的氢气和氮气,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会给环境造成任何污染。另外,氨在纯氧中燃烧,其产物为氮气和水,如能规避催化氧化因素(催化氧化会产生氮氧化物,污染环境),其本身也可作为燃料。

综上所述,我认为氨是当前最好的一种储氢材料。

由于学识所限,也许用氨做储氢材料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比如,如何开发新型催化剂在更低的温度下使氨分解,如何使氨彻底分解不造成环境污染等。我相信,事在人为,只要努力钻研,这些问题都会得到解决。

另外,有一种理论认为,氢在极高压力下,会转变成可稳定存在的氢金属。2017年1月,美国哈佛大学曾宣布制出了地球上首块金属氢,但之后由于操作失误,金属氢样本消失了。如上述研究属实,金属氢在未来可以低成本大量制备,则金属氢无疑会成为终极储氢材料。

展望未来,希望有一天,能看到水能、风能、太阳能产生的富余电能可以安全迅速地转化为氢能,让氢这种绿色环保能源完全取代目前的化石能源,让我们的地球彻底和温室效应说再见!

猜你喜欢

储氢氮气液化
一种空气分离装置中的污氮气用脱氧装置
站用储氢瓶式容器组缺陷及检测方法
我国固定式储氢压力容器发展现状综述
钢企冷轧厂保安氮气管网方案探讨
汽车用La0.79Mg0.21Ni3.95储氢合金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基于HYSYS软件的天然气液化和调压工艺模拟
液化天然气槽车装卸一体化系统
略谈油田氮气开采 技术的运用
复杂液化地基处理的工程应用分析
一种车载轻质高压金属氢化物复合式储氢罐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