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
——以扬州生态科技新城为例

2018-12-06梁芹中共扬州市委党校

新商务周刊 2018年19期
关键词:新城扬州科技

文/梁芹,中共扬州市委党校

1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二者辩证统一

工业化思维认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是一对矛盾。前工业化或工业化社会物质匮乏,人们把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做为核心价值观,这无可厚非。但久而久之却形成了一种工业化思维,即认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是一对矛盾,二者此消彼长,保护好环境意味着GDP增速的降低,于是以牺牲环境来换取GDP增速甚至是唯GDP论。事实上,这种思维忽略了“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没有考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带来的成本,而这些成本多以隐形成本、外部成本、长期成本和机会成本的形式存在。

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二者辩证统一。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并不是对立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加强生态保护能够实现更好发展。今天我们所倡导的绿色发展是将生态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特征,同时获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发展方式。绿色发展更加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但是,绿色发展并不意味着GDP增速的下降,根据环境经济学波特假说,适当的环境规制将刺激技术革新,提升企业生产力和竞争力,抵消由环境规制带来的成本。绿色发展会促使新的经济增长点出现,更多地体现为新兴服务的产生和生态价值资源的挖掘。即从长远来看,绿色发展转型后带来的经济效益要高于转型前的经济效益。

必须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地位。优越的生态环境是集聚科技创新资源、人才的重要吸引子。对城市未来而言,哪个城市生态环境好,美丽宜居,就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一个地方,拥有绿水青山,就是其发展的优势和底气。破坏了绿水青山,就是砸掉了金饭碗;留得青山在,就是守住了聚宝盆,因此必须把生态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资源环境优势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转化为发展优势。绿水青山并不等同于金山银山,实现两者间的转化,关键在人、在思路。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越好,对生产要素的集聚力就越强。只有通过一定的条件,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绿水青山才能变成金山银山。

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例证——扬州生态科技新城

扬州生态科技新城,2013年11月成立,位于扬州广陵区和江都区之间江广融合地带。北起凤凰岛,南至夹江,西至廖家沟,东至高水河-芒稻河一线。下辖杭集、泰安两镇,总面积81平方公里,总人口近10万。建设生态科技新城是市委市政府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把扬州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带动扬州未来增长的一着妙棋。

2.1 扬州生态科技新城成立的背景

2.1.1 江广融合

2011年11月,江都撤市设区,扬州市中心城区面积扩大近一倍,扬州广陵区与江都城区结合部(江广融合地带)成为新扬州市区的地理中心。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扬州市随之开启关于"江广融合"探讨,思索如何优化扬州中心城区功能结构、推动扬州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

2.1.2 高铁落户

2013年8月,连淮扬镇铁路被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扬州首次纳入到以高铁为依托的主流交通方式,扬州区域交通情况得到了极大优化,与沿海发展带和沿江发展带都有了更好的交流。对于扬州而言,如何借助交通条件的改善实现城市整体提升,是一个重大挑战。因此,高铁扬州站所坐落之处自然成为扬州重点布局和优先发展的地区,并成为撬动扬州城市整体发展的关键支点,新城因高铁而兴的时代即将来临。

2.1.3 生态优势

“江广融合”地带是扬州独一无二的生态宝地。它地处江淮生态大走廊先导区,是南水北调东线输水通道、淮河入江水道和扬州城市饮用水源地,拥有国内保护最为完好、资源最为丰富的河岛湿地以及最大的城市生态中心——“七河八岛”,被誉为扬州“绿肺”和城市“后花园”。因此,对于城市而言必须审慎考虑本区域内的开发建设行为,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发展需要之间寻找好平衡点。

2.1.4 城市迫切需求转型

从 2009 至 2014 年扬州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动趋势来看,近年来扬州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呈现上升态势,且高于江苏省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但统计数据分析表明,扬州目前的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于固定资产投资,属于投资驱动型的经济增长,且在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和外向型经济发展上都明显滞后于长江三角洲其它主要城市。在对外出口贸易中,出口产品以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为主,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产业构成的结构性失调导致创新乏力、产业发展后续动力不足,整体产业亟待转型。

基于上述四大背景,为平衡高铁站点及周边地区开发建设和生态保护需要,利用区位条件优化的重要机遇,进一步优化行政管理布局,促进江都、广陵地区经济和城市功能融合,进而带动扬州市未来的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扬州市委市政府决定于2013年11月成立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

2.2 扬州生态科技新城基本情况

新城由北向南划为三个特色鲜明的产业板块:北部生态休闲板块、中部科技新城板块、南部产业园板块。

北部生态休闲板块,约32平方公里,以泰安镇为主体,拥有国内保护最为完好、资源最为丰富的河岛湿地以及最大的城市生态中心——“七河八岛”,被誉为扬州“绿肺”和城市“后花园”,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四控一禁”(控高、控宽、控污、控开发强度,禁止违法建设)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中部的科技新城板块,约14.45平方公里,是高强度开发区,未来的连淮扬镇高铁站位于此板块。高铁站于2019年建成之后距南京20分钟,去上海1个小时,北京4个小时,届时新城将依托高铁优势,积极对接吸纳苏南和长三角核心区的创新资源,打造科技创新中心和产业服务中枢。对内交通方面,规划了主干路、快速路、地铁等,加快新城发展和片区融合。

南部产业园板块,约34平方公里,以杭集镇为主体,是日化产业的集群区,这里素有“中国牙刷之都”“中国酒店日用品之都”的美誉。目前集聚了美国高露洁、比利时安泰士、三笑、倍加洁、两面针股份等500家规模企业,其中上市公司7家,是扬州民营经济最为活跃发达的地区之一。

立足于整体规划,新城制定了发展目标,预计到2025年,常住人口6.8万人,吸引人才14.3万人,地区总产值达到920亿元。

2.3 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与苏南地区相比,扬州在加速工业化阶段发展相对滞后,导致扬州市处于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边缘地带。在新的发展阶段,新城立足后发优势,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和高铁枢纽带来的交通区位优势,吸纳周边地区的发展经验、科技创新资源和区域核心城市的发展带动,坚持生态优先和科技引领相结合,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不仅是生态科技新城发展的有利时机,也承载着扬州城市转型发展的任务。

2.3.1 以生态涵养和公园建设为基础打造新城形象

优越的交通区位和生态环境可以吸引和聚集科技创新资源和人才,在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尤其如此。因此扬州生态科技新城新城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以生态涵养和公园建设为基础着力打造新城形象,为未来吸引人才增添“筹码”。

2.3.1.1 全面推进落后产能关闭

以前,杭集、泰安两镇共有船厂砂石场39家,占据着岸线、滩涂等生态敏感、具有景观价值的区域。船厂和砂石厂的搬迁成本、税收损失以及土地的复垦或复绿,对新城的财政压力很大。但新城仅用两年时间就关闭了“七河八岛”区域所有船厂和砂石场,清除一切影响环境的视觉污染,昔日的垃圾场变成了竞技场、大公园。另外,新城全面推进凤凰山10家沿河企业等落后产能的收储关闭工作,逐步淘汰七河八岛区域落后产能,实施搬迁或功能转换。同时,以凤凰岛京杭大运河湿地恢复项目为示范,对搬迁后的空间根据不同情况实施复垦还田、生态修复或者功能转换工程,保证生态廊道的连续性。未来新城将全面淘汰区内危化企业及生态区落后产能,为绿地、水系、生态发展腾让空间。

目前,泰安入选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凤凰岛已经获批国家湿地公园。未来泰安镇将围绕“城市生态中心”建设,打造一个集都市田园风光、生态旅游度假、绿色养生人居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功能聚集区。

2.3.1.2 高效率开展环境整治

近年来,万福片区的扬州乐园、马可波罗花世界等景点成为扬州旅游新亮点。而几年之前这里的环境并不好。万福片区原是三区交界之处,以前遍布着废旧品市场、棚户区、鱼市、汽车拆解市场,造船厂和砂石场等,这些行业在产生一定效益的同时,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为了恢复生态,政府主动放弃了区域内每年大约50个亿的产值,还先后投入2个多亿,逐步取缔区域内污染产业,同时开展修建生态修复及基础建设。新城通过‘搬、拆、整、改、建’一系列组合拳,完成环境综合整治40万平米,并持续引进实施一批生态旅游项目,彻底改变了积存40年的“脏乱差”面貌,一个全新的轻度假小镇正逐步展现。

2.3.1.3 高质量建设公园体系

新城着力打造“一环三核”公园体系,即48公里“生态环”、1 0平方公里廖家沟中央公园、46万平米韩万河公园、100万平米“三河六岸”公园,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景观空间、休闲空间、产业空间”。到2018底,将建成公共绿色空间300万平米、滨水 “生态环”30公里,水岸绿城特色进一步凸显。到2020年,生态岸线比例达到80%以上。通过一系列生态项目建设,努力展现“城在水中、水在绿中、水岸绿城交互融合”的美丽新城模样。

2.3.2 高标准推动产业转型,发展绿色经济

好的生态环境可以聚集人气,人才的到来又为发展带来更多的空间、机遇和财富。淘汰了区域内的落后产能后,新城已引进了一批软件业,生态休闲业等经济附加值高的绿色产业。今后高端服务业、环境友好型产业将是这里的主要发展方向。

2.3.2.1 谋传统产业升级

杭集镇日化、酒店用品等传统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依赖先发产业集聚优势和低廉的土地、劳动力成本,快速扩张。然而,随着粗放型的规模扩张,镇区存量土地资源基本消耗殆尽,土地价格和劳动力价格大幅度上升,原有模式已不可持续。杭集镇传统制造业亟需完成向研发、技术创新方向的转变,优化升级产业结构,通过提升技术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成为杭集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杭集获批省级高新区和全国特色小镇。未来将围绕国家特色小镇和省级高新区的建设,延伸“大日化”产业链,打造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的示范。

2.3.2.2 促绿色产业集聚

新城以打造扬州软件园为核心,建成了马场创业街、扬大科技园、万方科创书院、北京众创空间四大孵化平台,创成国家级孵化器1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市级众创空间2家,引入哈工大机器人、充充动力、北影文创、58同城、阿里巴巴LBS站等创业项目70个、创客近600人。

2.3.2.3 抓新经济培育

通过招会、引赛、办节“搭台”,大力发展体验经济、定制经济、论坛经济、赛事经济,成功举办一系列品牌活动,吸引了王石、冯仑等一批商界精英,带来了深潜大运河中心、暴风体育冠军村等新经济项目。仅去年以来新增注册企业809家,其中注册资本1000万以上78家、1亿元以上5家。

2.3.2.4 推生态旅游融合

生态科技新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2017年旅游总收入增幅达15%,凤凰岛获批国家湿地公园,马可波罗花世界创成4A级景区,泰安入选省级旅游风情小镇。万福片区实施了1912街区、赛艇基地、游艇俱乐部、音乐俱乐部、极地海洋馆、集装箱酒店、木屋酒店等项目,全年累计接待游客约70万人次,自在岛旅游度假区已经成为扬州旅游新亮点。

生态兴则城市兴。四年来,新城顺利完成了地区生产总值、重大项目建设、旅游业、科技创新等发展指标,连续四年超额完成财政收入任务,经济社会保持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印证了习总书记所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城人正在像“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以改革创新、持之以恒的精神,努力探索一种全新绿色发展模式,为扬州城市增后劲、为现代化大扬州未来发展打基础。

猜你喜欢

新城扬州科技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扬州的夏日
玉树新城
永州滨江新城营销中心
珠江新城夜璀璨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科技助我来看云
“扬州绒花”
长江新城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