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探究

2018-12-06闵惊宇

商品与质量 2018年36期
关键词:竞赛大赛高职

闵惊宇

江苏省滨海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盐城 224500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改变了人与人原有的交流模式,也赋予我国建筑行业的教学模式无限的可能。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015年高职院校毕业生接近700余万人,还有往期毕业生想要更换工作,这就增加了建筑行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所以,探究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有效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1.1 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片面性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由于对创新创业理解不够全面,容易将创新创业教育独立于专业教育之外,以公共基础课、选修课等为载体进行课堂教学,甚至以创办淘宝、实体店、公司等作为主要教学目标,过分重视商业效应或效益产出而脱离专业教学。出现“两层皮”现象,即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互相平行,两者融合度不够。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设置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开设“创新创业基础”“大学生创业导航”等课程、举办创业集市、开展“金湖创客汇”创业项目等措施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相关度不高。

1.2 老师缺乏创新创业教学能力

许多高职院校为了开展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会组建专业教师队伍,开展相应的课程,但这个过程用时较短,非常仓促,且这些老师大多数都是由经管类分院的专业老师及校内外辅导老师构成,并没有相关的教学经验,不能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1.3 教育对象数量受限

商业模式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科技创新项目等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形式,有助于学生在社会工作之前模拟创业活动过程,熟识各项专业基础知识,形成创新思维,掌握创业技能等,从而有效提升学生整体素质。但以上实践形式仅受益给参加该实践竞赛的学生,而未参加的学生未得到任何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对象未能覆盖到全体学生。

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探索

2.1 以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建筑装饰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基础

高职院校在进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过程中,应该发挥专业教育的主导地位,将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具体实施内容与专业课进行结合,合理设计学生的专业课教学,在课堂中实现创新创业思维训练,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创新创业意识,与此同时,专业课老师应摒弃传统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改变自身的思维模式,利用体验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方法、有效交流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行科学化培养,为学生后期的创新创业实践提供专业知识。以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在对《力学结构》课程进行教学为例,高职院校可以开展纸桥设计大赛,大赛的主旨是创新力学结构,运用固定的原材料制作结构最稳定、长度最长的纸桥。学生通过动手参与制作,即增加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又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教师在进行建筑结构的相关知识教学中,以组为单位让学生分成固定小组,布置课前预习任务,收集关于建筑物各类缝隙的素材及案例并制作成幻灯片,在课堂教学开展时,各小组指派学生对小组成果进行汇报,这个过程不仅仅增加了学生的专业知识积累量,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及表达能力等等,通过开展新式专业课课堂教学模式及各项活动,能够增加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粘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效果。

2.2 以技能竞赛为载体,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兴趣

各项学科技能竞赛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赛题的设置紧贴专业社会需求,通过竞赛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创新构思的实践能力等。目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可参与的竞赛项目有:结构设计大赛、建筑识图竞赛、BIM软件建模大赛、测量竞赛等。在竞赛训练过程中,要求指导教师注重引导。结构设计大赛,在模型不断加载破坏及调整修改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激发创新思维;建筑识图竞赛、BIM软件建模大赛,在不断的模拟训练过程中,提高学生CAD、BIM等软件的应用能力;测量竞赛,在室外测量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自我探索高效精确的测量方法,倡导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为促进学生参加竞赛训练的积极性,专业在人才培养计划中设置创新学分,并要求每位学生获得相应创新学分才准许毕业,同时针对技能竞赛获奖的同学给予同等课程学分替代、志愿者工时等激励措施;针对毕业生竞赛获奖,给予毕业设计、顶岗实习免修,以及优先推荐就业等措施[1]。

2.3 加强学生的科研实训,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科研实训既可以帮助学生构建专业知识结构网,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国家提供新型技术性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复合人才。高职院校在开展科研实训过程中,需要建立专业性、创新性较强的教师指导团队,还需要搭建科研实训平台,组建建筑装饰工程兴趣小组,为学生参与到科研实训提供完善的条件,利用“一带一模式”实现老师和学生分组,探讨出可研究性强、有益于社会建筑行业发展的课题,并对其进行调查研究、信息整理分析等等,在研究中增加学生的综合能力。

3 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通过课堂、竞赛、讲座、科研等多方面多层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促进教师开展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最终达到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综合实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目的。根据现阶段实践成效,专业教学中还需进一步拓展融入创新创业理念的课程,提高教师自身创新创业意识,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氛围,强化学生结合专业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提升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猜你喜欢

竞赛大赛高职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说谎大赛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