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18-12-06钱志强

商品与质量 2018年34期
关键词:公检质量检验资质

钱志强

湖南省常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鼎城分局 湖南常德 415000

全国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是从2006年开始的,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规范棉花质量检验的体制改革,在2006年之前已经出台了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在此基础上还出台了相对应的政策:首先,国家对于纺织企业使用大包棉花是持支持态度的,因此为了鼓励它们采购和使用这种棉花,有关部门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来扶持这些企业。一些金融机构放宽了对这些采购大包棉花企业的贷款准入门槛,给予一定的帮助。其次,大包棉花因为政策的扶持被广泛地采购,小包棉花将被禁止进入期货市场。2006年之时出台了一个新的《棉花加工和市场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非常重视加强监管棉花的加工领域,规定了新的认定资质的措施,企业需要积极配合这种新的资格认定,不仅如此,还得按照新的体制要求来更新和改造机械设备。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它打破了原先纺织工业混乱的局面,开始将其的发展扶持上正轨,使棉花加工行业实现了自律,改革一触即发。改革的进程中难免会有曲折,这一改革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对改革的进程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1 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现状

1.1 严重过剩的加工能力

现如今,全国有上万家拥有棉花加工资质的企业,它们的年加工能力都非常强大,而新的《棉花加工和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之后,又在现有的基础上增添了新的生产线,虽然有一部分的生产线是由原先的企业改造得来的,但是这也造成了全国的棉花年加工能力大幅度上升。加工能力如此庞大致使不能充分利用投入其中的多数机械设备,另外要进行改革的投入资本较多,许多企业虽然想要进行改革,但是还是拿不出实际的行动。我国的棉花市场要怎么进行整顿,要怎样解决有限资源与过剩产能之间的矛盾,能否将相关的政策法规落到实处,这都是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1.2 严重的收、罚代管现象

据笔者调查了解,在国内的棉花主要生产地,并存着许多有资质和无资质的棉花企业,尤其是无资质的小企业的数量在不断地激增,并且生命力极其顽强。在收购加工时,这些无资质的小企业常常会与当地的相关部门勾结起来,用金钱交易来存活下去。为了完成创收考核指标,大部分的管理部门会对这些企业进行收罚代管,导致出台的政策法规落不到实处,许多无资质的企业依旧无法取缔。

1.3 缺乏对违规企业进行规制

在棉花市场上,产品良莠不齐,有一些棉花并没有通过质量检测,但是因其价格低廉,依然受到一部分棉花加工企业的“追捧”。这种棉花并没有质量保证,购买这种棉花属于违规操作,但是这种棉花销售商和棉花加工企业却没有得到规制,出台的政策中也没有这方面的处罚规定,这是一个漏洞所在。

1.4 公共质量检验的权威性不高

在申请交割的过程中,大部分的涉棉企业发现,虽然它们拥有一样的棉花公证检验证书,但是却不能够拥有一样的效用,已经通过了公证检验的棉花仍然需要重新通过交易商品棉花公证检验才能够参与到交割之中。与此相对应的,其公检结果并不能得到企业的认可,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参与了公检数据指标的提供,使得数据的可靠度得不到保障,因此会有企业质疑公检结果,质疑公检结果的权威度。

2 棉检体制改革应采取的对策

现如今,棉花加工企业的数量在呈爆炸式增长,规范棉花加工企业的正常运行是一项重要工作。这些棉花加工企业数量庞大,不能只靠自由竞争来规制其发展,需要政府发挥其职能,有计划地组织企业进行改制,通过竞争重组的方式达到最终的改革目标。

2.1 加强宣传的力度

纤维检验机构应该加大对于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宣传力度,广泛传播其改革方向,使其深入人心。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政府采取强制措施,对于无资质的企业进行坚决的取缔,减少一部分的有证经营企业,对企业的数量进行规整。加强宣传的力度之后能够让广大的涉棉人员思想上重视棉花行业的改革,并积极参与到其中。

2.2 增强执法的力度

相关部门一定要严把棉花加工企业的审批关,要严格按照新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办法来,政府要尽到自己的职能。对无证经营的棉花加工企业进行严厉的查处,带领执法部门执法,坚决取缔这些无证企业。对于有证的棉花加工企业,政府应该加强对其的监督和管理,规范企业行为[1]。管理部门的工作业绩和考核内容中应多加一条,即棉花市场的治理整顿效果。通过这些措施和手段,棉花市场的治理整顿工作应该能够落到实处,取得一定的成效。

2.3 提升新体制下公检的权威度

针对企业不认可新体制公检结果的现状,有关部门应该提升其公检的权威度。而要想提升权威度,就应该保证检验数据的来源,确保其真实性和可靠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对地方各级的纤维检验机构,中国纤维检验局应该加强管理,让其认识到新体制公检的重要性和严肃性。第二,应从纤维检验部门获得第一手的检验数据,而不是企业方提供的数据。最后,交割后的客户应该重新再进行一次公检,如若还发现了问题,那么相关部门应该负起一定的责任。

2.4 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改革方案

一方面,应该严格控制棉花加工企业的数量和质量,同时,还得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来制定适合于当地的棉纺织工业发展的改革方案,要统筹把握全局,积极引导有条件的企业,鼓励企业兼并和重组,加紧对于无证企业的取缔,使改革能够稳步推进。

3 结语

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虽然目前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但是,笔者认为通过本文提出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还是会在曲折中不断前进,道路是曲折的,前途却是光明的。

猜你喜欢

公检质量检验资质
公检一线最亮丽的风景
建筑材料产品质量检验技巧探析
质量检验在新一代运载火箭总装总测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河南省有序开展测绘资质复审换证工作
建筑材料的质量检验与监督标准构建探索
寒冬南疆行,走近公检人
2017年农药生产资质合并企业备案申请名单
湖北公检团队在疆一瞥
籽棉存放时间与公检颜色级结果关系探讨
2014年第四批农药生产资质合并企业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