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思脉德:用中国速度与癌症赛跑

2018-12-06周也

中国商界 2018年12期
关键词:新药抗癌靶向

文/周也

全国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有368万例癌症新发人数,2015年我国癌症病例数,达到429万例,死亡人数为281万例。目前,癌症已成为我国居民第一大死亡原因。随着科技的发展,国产新药加大了抗癌药物的自主研发力度,一些抗癌新药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在抵御疾病的道路上,总会有人类的新方法和新希望。

源于专业的“奇思妙想”

2018年10月,生物医疗科技企业——传思脉德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其核心业务是确立制药、生物技术领域中可行的科学项目,提供转化和支持来促进项目的落地。公司首个即将落地的项目正是公司创始人王予博士带来的抗癌药物研发项目。

王予,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健康与科学医学大学高级博士后研究员,长期致力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细胞代谢理论和癌症病理学的深入研究,以学术带头人身份成功设立、完成了“成年人在妊娠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功能与变化”“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子宫内膜异位和子宫内膜癌的影响”“胎盘在发育及功能成长的过程中,微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作用”“妊娠期、糖尿病人和正常人胎盘代谢的区别”等多个科研项目。

在最初做孕妇细胞胎盘发育方向研究时王予就发现,胎盘成长的路径其实同癌症的恶性肿瘤很相似,都是经由血管汲取营养后得以快速成长。血管是癌症扩散的途径,也是营养和氧气供应的途径。“如果能够通过靶向血管治疗让新血管吸收养分、阻断肿瘤的发育途径,让肿瘤扩散和生长速度更慢一些,是不是可以构建起癌症治疗的第一道防线呢?”王予如是说。

借助于这样的“奇思妙想”,王予向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难题之一恶性肿瘤发起了挑战。

在怀孕期间被限制使用的高血压药物首先被尝试应用在癌症治疗,因为这些药物在癌症里面不受限制,加之副作用低,是可以使用的。这种药物对特定的癌症,如乳腺癌、卵巢癌、子宫癌、肾癌、肺癌也有非常特殊的作用,因为这些癌症通常具有高浓度的受体,所以治疗目标要针对这些高浓度的受体。王予渴望利用多年累积的研究经验和科研成果用于发现与测试的领域,将其转化为药物,特别是针对心血管疾病、肥胖症和癌症。

王予介绍说,一般癌症病人化疗后至少要两周的恢复时间,但是癌细胞往往比普通细胞生长快,没被杀死的癌细胞抗药能力也很强,因此在恢复期用药必然会影响到癌症的治愈率。只要是恶性肿瘤导致的癌症都能适用。

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该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一个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段)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与致癌位点结合发挥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但不会波及到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因此靶向治疗又被称为“生物导弹”。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联合使用两种化合药物来减缓癌症的发展,从而提供更多的时间进行有效治疗。其中一种化合药物的目标就是靶向血管,特别是抑制新生血管的生长,降低癌症扩散和生长的速度,增加患者的有效治疗期。相信我们的药物能够成为所有实体癌症治疗的第一道防线。”王予表示。

“使用我们研发的药物治疗适用于任何癌症,入院接受实体瘤切除、化疗或放疗的患者,不论癌症扩散的类型和程度如何,都适用于我们的研发治疗。利用靶向血管和与癌症扩散及生长有关的因素,能够控制癌症扩散的速度,可以提高所有癌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总体结果。”王予说。

并且,在治疗后康复期间也还存在少数癌症细胞会持续生长,因此在这个期间用药会巩固前期治疗效果,如此能够提高5年存活率和降低癌症复发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靶向治疗提高存活率

相信很多人还记得《滚蛋吧,肿瘤君》里面的那句经典台词:很多自己想干的事,却只停留在嘴上,等到想去做的时候才发现,其实从来不存在来不及这回事。在梦想面前,一切都是借口。

王予在实验室

王予1986年出生于天津,7岁时全家移民澳大利亚,之后又去了美国俄勒冈州就读博士。面对中国癌症发病率逐年增加的现状,怀揣报效国家的一份情怀,王予选择了回国创业。

一般来说,100个患有乳腺癌的人中有90人在被确诊5年后仍然活着。这说明,同一类型患癌阶段的人在确诊后仍能够存活5年及以上的时间,让人们看到了治疗成功的可能性。

目前中国的存活率比欧美国家要低很多。同样的病,治疗过程、治疗方法都相似,为什么存活率反而低很多呢?王予认为,癌症的研发最早都是从欧美国家开始的,治疗方法和治疗药物都是为欧洲人量身定制的,并不一定适合饮食习惯迥异的中国人。“为了提高存活率和恢复率,应该在中国本土研发出更加适合中国人的方法和药物。”

抗癌新药在不同个体间的疗效会有差异,其副作用也需要结合临床研究来判断,因此生物制剂类的抗癌药物不仅研发困难,制造起来更为复杂也是业界的普遍共识。王予介绍说,治疗癌症的药物在国内乃至世界上都在研发,很多药物很专针对性很强,但是肿瘤组织千变万化,即便在一个肿瘤体内,其组织也都不一样,很多药物对于哪怕改变了一点点的肿瘤或者不是这个种类的癌细胞可能都不会起作用。理想的药物应该不仅是针对癌症本身,而是针对癌症形成的渠道。如果把这个渠道打理好,应用会更加广泛、更加大众化。

王予深知,从学术领域到临床转化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为什么值得做?他表示,因为我们的治疗适用于所有的恶性肿瘤,只要是肿瘤的癌症辅助治疗都适用,可以提升癌症的整体疗效。所以他一直在努力做研究,尽可能提升研究的价值。

王予同专家交流

传思脉德的中短期任务是将开发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的生物技术以及药理学产品。既可以针对以往的药品做改进和提高,也可以与普通药品研发一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内注册生产新药,然后进入人体临床试验。一种药物从研发到上市,临床试验是极其重要的一环。他预计1-2年后可以进行临床实验。期间还需要调整药物降低血压的作用,改进化合物成分,提高抗癌的功效和作用。

王予还向记者描述了公司的长期规划——通过X射线晶体学获得肾上腺素原prorenin受体的3D结构,这是基于结构药物开发所必需的物质。一旦3D结构完成,就可以开始设计靶向该受体的化合物,促进靶向prorenin受体的药物研发。目前的文献中没有与肾上腺素原受体结合的化合物,因为不确定分子立体结构。王予比喻说,例如我们需要先知道锁的结构,才能设计出一个与锁匹配的钥匙,钥匙就是这个化合物。而现在这个锁到底长什么样不清楚。找到这个受体化合物的重要性是因为它已被证明在癌症、糖尿病、肥胖和炎症中有很大作用。所以,针对这些疾病,有很大的必要开发出新的药物来。

天津南开大学教授、长江学者Mark Bartlam是3D晶体结构方面的权威,目前他已经同王予的实验室(澳大利亚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研究小组)以及传思脉德公司确立了合作关系,共同推动这个项目的发展,解决肾上素原prorenin受体的结构问题。

未来可期的抗癌市场

当前,国内抗癌新药的数量和发达国家之间仍有一定差距。根据全球最大的医药市场咨询公司IMS Health的研究数据,2010-2014年,全球共有49种癌症新药上市,美国、英国上市的数量分别为41种、37种,而在中国上市的只有6种。根据美国临床试验数据库统计,截至2018年1月,在中国进行的与癌症相关的临床试验研究约为33407个项目,而美国的临床试验项目数量已超过11万,为中国的3倍多。与此相反的却是中国抗癌药物市场正在以每年百亿元的增速高速扩张。面对公众需求和市场期待,专家指出,要让中国癌症患者真正用上更便宜的抗癌药,就必须鼓励国产抗癌药的创新和研发,在市场上形成与进口抗癌药的竞争。

目前,传思脉德已经建立了来自新南威尔士大学、纽卡斯尔大学、俄勒冈健康科学大学、天津南开大学等科学家组成的技术团队和运营团队,不仅有专门从事产品测试、知识产权保护、市场营销的专家,更在人体生理学和药理学、药物发现、转化研究领域形成了自身的强大优势。王予认为,这些都是推动研发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财经领域,新药研发是一个风险极高的产业,数亿元的投入极有可能化为泡影。记者注意到,抗癌药物研发正在成为投资新风口。今年7月,肿瘤免疫治疗研发商同润生物获得了1.5亿美元的天使轮融资,针对下一代肿瘤免疫治疗药物领域展开布局。抗癌新药研发商塔基瑞生物也获得数千万元融资,也将致力于癌症治疗小分子靶向创新药物的科研、开发、销售及服务对此王予表示,我们会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投资者的信息到独立的创业公司吸引投资,从而获取发展的机会。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已经在北大、清华、中国科学院等主要学术机构建立了一个主题专家网络和资源库,以科学投入和咨询为目的,优化项目,进一步促进交流与发展。

药物研究发展过程,其实就是和时间、和疾病赛跑的过程。近年来,国家在生物制药领域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目前一些药物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一旦国产抗癌新药研发成功,那些动辄数十万元的进口抗癌药物将被更经济、更有效的中国制造所代替。

曾经目睹了一些研发项目的中途夭折,对传思脉德的未来以及是否能够如愿取得成果,王予仍然有些忐忑。回国后,他了解到新四板对初创企业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目前正在积极进行洽谈,公司年底挂牌医药板。他认为,这是对于公司的业务和资金渠道是很好的借势,能够推动项目进一步发展。

尽管研发抗癌新药困难重重,甚至里面充满了不可预估的“运气”变数,但是勇气和担当始终是成就梦想的基石。王予表示,人类在抵御疾病的道路上,总会拥有更多的办法和希望,他们是在用中国速度和病痛赛跑,与绝症抗争。

传思脉德团队

猜你喜欢

新药抗癌靶向
是否可以说新药一定比老药更安全有效?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邱小龙:致力研发国家原创新药
靶向免疫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小巷中的“抗癌厨房”
小巷中的“抗癌厨房”
小巷中的“抗癌厨房”
携IL-6单克隆抗体靶向微泡破坏技术在兔MI/RI损伤中的应用
阎维文 陪妻抗癌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