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出版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2018-12-06刘云章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职工

刘云章

(新青年期刊出版总社,哈尔滨150001)

改革开放进入第四十个年头,各行各业飞速发展,每一个领域都呈现出“多、快、好、全”的形势。作为头脑先行的出版行业也面临转型阶段的特殊时期。在这个人人参与,人人可做媒体人的“新媒体、自媒体、全媒体”时代,我们把目光放在那些走得更好、走得更稳健、转身更华丽的传统出版企业上。发现这些出版企业不仅专注于业务技能的提升,更关键的是抓住了主要矛盾,顺应时代大趋势的要求,在管理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无论是编辑人员还是发行人员以及行政人员都能进行合理调配,做到人尽其才。因此,本文阐述的是现在大部分没有实现华丽转身的传统企业在人才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提出解决方法。

一、传统出版行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传统管理思想根深蒂固

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我们的新闻出版单位多是传统的事业单位体制,在社会各行各业都在进行激烈转型的阶段,传统新闻出版业整体呈现出后知后觉后行动的基本特点,因为体制原因,这种单位受市场影响小,传统出版业的人员危机意识也相对较弱。以为坐在办公室就有好选题好想法、依靠红头文件就能轻轻松松搞发行,这种思想当然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时代。而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是,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的主要任务就是执行好政府颁布的各项人事规定,管理好本单位职工的编制,做好本单位职工的医保社保的统计工作等。从不涉及到全单位未来走向、事业发展轨迹的战略问题。当然也有一些传统企业已经补充了新的人力资源管理内容,但是只是学习了一些外在形式,并没有真正领会“以人为本”的管理精神精髓。

(二)激励制度一成不变

“以人为本”是所有管理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由于传统出版行业的性质决定薪金制度一直一成不变,每年按照工龄涨工资,无法收获更多的成就感。只要把工作完成,没有出现延期的现象,至于工作积极还是消极、有没有创新根本不作为考虑的事项。这就导致了得过且过、人浮于事、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的思想,长此以往整个单位就会丧失活力,从而导致竞争力下降,逐步被市场淘汰。

(三)职工素质参差不齐

出版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涉及三个大的方面:作者、编辑、发行管理。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管理流程就是这三个部分实力相当,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应该越来越重视营销手段和宣传策略,把发行工作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导致“重作者,重编辑,轻发行”的局面,认为只要作者够出名、编辑学历够高,发行工作自然水到渠成。这就导致了认为发行工作没有门槛,发行工作人员整体学历和工作技能偏低,导致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结构出现短板。

(四)企业文化脱离实际

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怎样能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那就是需要强大的企业凝聚力。那么,强大的企业凝聚力是如何形成的?良好的企业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很多出版行业在市场竞争的冲击下,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将企业文化建设逐步边缘化,不注重企业经营中理念氛围的培养,忽视了职工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更有甚者,认为企业就是“老板”与“雇员”的简单的关系,对于员工的关心也只是停留在按时发放工资、逢年过节发放礼品上。最终造成人心涣散、职工与企业关系疏离,没有归属感、没有认同感的情况。作为出版企业,并没有根据自身优势制定和贯穿企业文化,自然无法形成合力,严重影响企业发展。

二、出版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一)树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接受新思想,保持与时俱进的状态,即使是传统的出版行业,也要正视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从前,作为传统出版行业,竞争对手只是其他同行业者,但是新时代,传统出版业的竞争对手可能是电台,可能是网络,甚至是自媒体的直播平台。所以,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方面要坚持站在战略思想的高度,做到真才的合理利用,深度发掘员工身上与这个时代要求契合的闪光点,甚至为每个员工做出新的职业规划,在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将企业利益最大化。

(二)实现多种激励制度相结合

工作是为了获得相应的报酬,同时收获更多的成就感,这就是激励机制的出发点。可以将其它行业的成功经验移植到出版行业,建立除了物质奖励之外的精神奖励,还可以将正向激励与反向激励相结合、短效激励与长效激励相结合。这样才能形成出版行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顺应时代的科学用人观,逐步实现出版行业从人力资源向着人力资本迈进的目标。

(三)提高职工素质,实行“终身学习”制度

针对前文提到的“重编辑轻发行”的情况,要转变思想,要对各个环节倾注更多的教育投入。这是一个信息飞速刷新的时代,停滞不前就等于倒退。企业应该定期组织职工培训,可以走出去,也可以引进来。内容应涉及编辑策划、市场营销、出版法规等方面。从而健全知识结构、完善知识体系,让企业保持生机与活力。

(四)强化企业文化建设

一个出版单位的企业文化相当于这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前进动力的不竭来源。充分利用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来体现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完善企业文化,更好地发挥职工的主动性。当职工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相契合的时候,职工就会为自己的事业感到骄傲,产生为事业奉献的动力,从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完成,使企业更有凝聚力。

结语

新时代企业竞争的实质始终没有发生改变,归根到底是人才的占有量的多少以及如何有效利用人才这两个课题。新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的崛起,带来的不仅仅是新挑战,更多的是新机遇。坚持“以人为本,人尽其才”的管理思想,我们的传统出版行才能过难关、创新篇,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职工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职工“获得感”这样来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