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研究

2018-12-06

金融经济 2018年16期
关键词:证券化金融资产资产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进入了空前的高速发展时期,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居民的消费观念也从传统的“勤俭节约,注重储蓄”的观念逐步向“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超前消费观念变化。因此,消费金融便应运而生。互联网消费金融是传统消费金融与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相结合之后衍生出的产物,是指网络信贷机构通过互联网向个人或家庭提供的以促进人们消费为目的的信用贷款,金额普遍较小,用于满足借款者日常消费支出的需求。总的来讲,虽然互联网消费金融在我国消费信贷总额中占比较低,但其增速较快,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在2017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放贷规模达到了4.4万亿元,与2016年相比增长高达904.0%,可见放贷规模实现了大幅增长。在2017年有较多创新性强的机构大量涌入市场。然而随着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增速的放缓,监管政策也逐渐趋于严格,有资质的、优质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也逐渐站稳脚跟,而资质较差的、劣质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也将逐渐被市场所淘汰。此外,在2017年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所覆盖的交易规模占据了当年我国移动支付消费类交易规模的58.5%,由此可见互联网消费金融对于移动支付的意义重大。

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与国外发达金融市场相比起步较晚,最早萌芽于1992年。等到2016 年,资产证券化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大放异彩,并以互联网消费信贷的资产证券化为主。2016年上半年,蚂蚁金服、京东金融、宜人贷等多家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先后发行了资产证券化产品,随后,分期乐、小米金融、唯品会、去哪儿等陆续加入到资产证券化的发行大军中。至此,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也开启了加速发展模式。

鉴于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在我国逐渐兴起,而且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对于电子商务平台和互联网信贷机构的资金融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进行深入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然而,由于我国金融市场与国外发达金融市场相比尚不成熟,与资产证券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都不甚完善,加上国内互联网资产证券化业务也才刚刚开始起步,相关的风险防控措施和风险隔离机制也都并不完备。所以,深入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我国资产证券化未来的发展和成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揭示

(一)基础资产风险

1. 基础资产质量下降风险

但是随着原始权益人业务的迅速扩张,可能出现原始权益人为增加平台商品的销售规模而降低贷款准入标准的情况,这样会造成基础资产质量的下滑,导致备选入池的基础资产信用风险增加。

2. 原始权益人破产风险

专项计划存续期间,如果有原始权益人丧失清偿能力的事件发生,可能会导致回收款无法及时转付至专项计划而被冻结的风险出现。此外,如果原始权益人的业务出现大规模缩减的情况,在专项计划的循环期间计划管理人可能无法购买到充足的符合标准的基础资产,进而给证券持有人带来风险。

3. 现金流预测风险

投资者的预期收益和专项计划账户内的资金流动安排是建立在现金流稳定预测的基础之上。然而基础资产违约率、违约后回收率和资产实际收益率这些不确定因素都会对基础资产未来的现金流产生影响,因此可能会导致对基础资产未来现金流的预测产生一定的偏差,造成投资者的收益分配被打乱,给资产证券化投资者带来风险。

(二)与资产支持证券相关的风险

1. 利率风险

在利率上升时,证券价格会下跌;当利率下降时,证券价格会上升。因此,当市场利率上升时,证券的相对收益水平会下降,进而导致资产支持证券持有人的资本损失。

2. 流动性风险

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支持证券可以在证券交易所流通。然而交易对手有限可能会造成资产支持证券持有人无法在合理时间内以公允价格出售证券,因此可能会给资产证券持有人带来损失。

(三)与专项计划管理相关的风险

1. 参与机构尽职履约风险

在该专项计划的日常管理中,各相关参与机构都可能由于技术系统的故障或者相关业务人员的操作失误和违规操作而出现事故,因此,可能会进而对证券持有人的利益造成影响。

(四)其他风险

1. 政策、法律风险

法律的不明确性、法律条款的变动以及政策动向所带来的风险是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行业政策、金融政策等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行业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而这种变化是无法预测的,其带来的损失和收益也都无法估计,因此很难事先避免此类风险。

三、关于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利用大数据进行风险防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逐渐成熟,大数据技术在风险防控方面发挥的作用与日俱增。在贷前,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通过搜集、清洗、核实数据的真伪,并通过智能化模型初步识别风险,自动完成资金匹配和对客户的授信,并且可以对入池资产按照设置的标准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筛选,从而形成风险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在贷中,通过构建风控模型,针对客户画像,进行风险定价,审核并发放消费信贷,帮助客户完成支付。在贷后,通过对客户贷后消费行为、资金流的变化、债务余额、其他消费记录、逾期天数等数据予以监控,设立风险预警模型和指标,开发催收系统。因此,可通过对贷前、贷中和贷后全流程进行风险控制,为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保驾护航。

(二)采用动态循环的基础资产池设计

互联网消费金融债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应收账款债权,它面对的客户群体更加广泛,数量更多,而且大多发放的都是小额资金,因此所形成的消费金融债权具有分散、额度低、频率高、随借随还的特点。互联网金融债权的偿还可能会如期偿还,或者延期偿还,也可能提前进行偿还,但是这三种偿还方式都会对消费金融债权的整体规模产生影响,也决定了互联网金融债权的基础资产池是不断变化的,很容易造成债券存续期与基础资产期限不匹配的问题,因而采用动态循环购买的基础资产池的设计方式能够更加适应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三)完善我国信用体系建设

资本市场存在着巨大的信息不对称情况,而完善信用体系可以更好的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这对于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进行资产证券化融资而言至关重要。由于互联网金融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公司本身规模较小,想要扩宽融资渠道较为困难,加之证券化下的资产包含较大的信用风险,债务人不会轻易选择规模小、收益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的证券购买。因此,如果信用机制不完善,对于互联网金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信用评估不全面,可能会造成其信用评级较低,投资者则不会购买此类证券,这样就无法实现资产支持证券的收益,其未来发展也难以为继。所以,互联网征信平台可以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挖掘用户在互联网留下的痕迹(如网络消费行为、网络贷款记录等)并将其转化为数据,通过数据建模的方式对用户的信用值进行评估,并衔接央行的征信系统,逐步打通线上线下征信系统之间的信息通道,对于用户的信用水平实现全方位地精确评估,从而帮助资产证券化产品形成合理的评级,帮助互联网金融资产证券化健康发展。

(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政策支持

我国政府要出台相关的监管条例,对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业务进行规范,并对市场发展不完善、存在高危风险的环节加强监管力度;对于新兴的、有利于证券化发展的尝试,政府要提供政策支持,采取鼓励发展的态度,可适当放松部分管制,从而加速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此外,还要适当改进和放宽审核和准入条件以适应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发展需要,鼓励更多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产品到交易市场进行流通。

四、结语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预见到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在未来的良好发展前景,而且它还可以为互联网信贷机构提供新的资金来源,有利于其未来业务的拓展和公司规模的扩张。然而,相关机构对于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风险是不能够忽视的,如若未能将这些风险很好地解决,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未来的业务发展将会受到限制,互联网信贷机构未来的经营和发展也可能会遭受不利的影响。因此,本文将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所面临的风险进行了总结,并为其未来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在我国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猜你喜欢

证券化金融资产资产
公积金贷款证券化风险管理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交通运输行业的证券化融资之道
论金融资产转移的相关问题探析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国家金融体系差异与海外金融资产投资组合选择
资产证券化大幕开启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
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