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财务战略选择
2018-12-06牛俊琴三峡大学
文/牛俊琴,三峡大学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经历了出生、成长、成熟、衰老、死亡等阶段,作为企业,也不过如此。本文分析了企业成长各阶段的财务特征,并为企业在动态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提供了可供选择的财务战略。
1 财务战略概述
战略源于军事领域,是对战争或重大战役的全局性谋划。企业战略是企业为实现整体价值,筹划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对一系列长远或重大行动的动态统筹。财务战略是为企业的筹资、投资、营运和股利分配等财务活动的整体制定的,对企业未来长期财务规划和年度财务预算具有全局性指导作用。财务战略按职能可分为投资战略、筹资战略、营运战略和股利战略。投资战略是涉及企业长期、重大投资方向的战略性筹划。企业重大的投资行业、投资企业、投资项目等筹划,属于投资战略问题。筹资战略是涉及企业重大筹资方向的战略性筹划。企业重大的首次发行股票、增资发行股票、发行债券、与银行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等战略性筹划,属于筹资战略问题。营运战略是涉及企业营运资本的战略性筹划。企业重大的营运资本策略、与重要的供应商和客户建立长期商业信用关系等战略性筹划,属于营运战略问题。股利战略是涉及企业长期、重大分配方向的战略性筹划。企业重大的留用利润方案、股利政策的长期安排等战略性筹划,属于股利战略问题。
2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企业生命周期是企业的发展与成长的动态轨迹,包括初创、成长、成熟、衰退几个阶段。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目的就在于试图为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找到能够与其特点相适应、并能不断促其发展的特定组织结构,使得企业可以从内部管理方面找到一个相对较优的模式来保持企业的发展能力,在每个生命周期阶段内充分发挥特色优势,进而延长企业的生命周期,帮助企业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这几个阶段为切入点,研究各阶段企业应采取的财务战略。
3 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财务特征及战略
3.1 初创期财务特征及战略
筹资战略:初创阶段,企业财务实力相对薄弱,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很高,因此债权人必然要求较高的风险报酬,从而提高了资本成本,并且此阶段企业只有很少的收益,利用债务融资也起不到很好的节税效果,因此该阶段主要筹资方式不应是债务融资,而应较多运用股权融资。企业处于初创期,通过上市公开发行股票筹资可能性很小,所以一方面企业应主要依靠自有资金,以增强自身盈利能力为主,提高内部积累;另一方面应与供应商、零售商建立良好的商业关系,以缓解现金流不足。投资战略:初创阶段,企业资金需求大于供给,因此应利用有限的资金投资于某个特定的市场,提高销售量,获得更多的销售收入,同时应站稳这一市场,以便为企业后期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股利战略:由于企业资金需求大于供给,留存收益是企业主要的资金来源,并且为了稳健运行还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该阶段企业可采取零股利战略。
3.2 成长期财务特征及战略
筹资战略:企业进入成长期,产品销售规模快速扩大,利润大幅增长,超额利润明显,此时可以采用举债和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进行筹资,但是由于此阶段企业需要研发产品、开拓市场,需要投入许多资金,财务风险仍然很大,因此企业应优先内源融资,后外源融资;优先股权融资,后债务融资的融资方式。投资战略: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应在现有业务的基础上快速扩张,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使销售持续增长。企业应把大量的资金用于扩大市场,同时对核心业务大力追加投资。股利战略:此时股利战略应是不分红或少分红,以便企业有好的投资项目时有足够的资金去投资。
3.3 成熟期财务特征及战略
筹资战略:企业步入成熟期,市场份额相对稳定,利润多且较为稳定。由于竞争的加剧,超额利润逐渐减少甚至消失,追加投资的需求减少,企业战略的重心应转为对盈利能力的关注。筹资战略可以调整为以更多低成本的债务资本替代高成本的股权资本,利用杠杆效应为企业节税,提高投资报酬率。投资战略:一方面企业应巩固已有的核心竞争力优势,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利用充裕的现金流,围绕核心业务拓展新的产品或市场,进行相关产品或业务的并购。股利战略:该阶段企业现金流量充足,应适当提高股利支付率将超过投资需求的现金返还给股东。
3.4 衰退期财务特征及战略
这个阶段企业产品市场需求逐渐衰退,销售开始下滑,企业利润下滑甚至出现亏损,如果此时企业未进入新的产品市场或者实现转型,则不再需要更多的投资。此阶段战略重心是收回投资,或扩大市场占有率来延缓衰退期的到来。企业应该采用收缩型财务战略,收回现有投资并将退出的投资现金流返还给投资者。企业不再进行筹资和投资,全额甚至超额发放股利,将股权资本退出企业,最终实现企业的正常终止。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应该根据所处阶段选择不同的财务战略,以使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企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企业价值及股东财富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