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施工安全控制的研究
2018-12-06邱宏楠
邱宏楠
哈尔滨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水利水电工程是民生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其施工地点较偏远,地形复杂多变,周边环境较恶劣。水利水电工程规模普遍较大,可分割成几个甚至十几个标段,施工单位较多,现场工地分散,交通联系不畅。而且施工单位内部存在安全管理相对松弛,施工人员的人数和工种在不断增长,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新形势,施工过程存在安全隐患现象,施工安全事故不间断发生。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引进安全监理的概念不仅能为业主提供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理服务,而且能更有效地保证施工项目建设的顺利完成。
1 水利水电施工的主要特征
1.1 事故发生率高
水利水电施工环境复杂,难度大,往往需要石方爆破、水下作业、高空作业等,同时还经常发生暴雨、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施工场所往往地处偏远,施工人员只能在临时搭建的建筑物中居住,抵御灾害的能力弱,这些都导致了水利在施工过程中事故发生率远高于其他建筑工程[1]。
1.2 涉及工种多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涉及面广、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受环境干扰多,因此施工过程中需要涉及的工种非常多。水利水电施工建设又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各不同种工种、工序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影响,如果发生事故,往往会发生连锁效应,将导致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因此水利水电施工必须经过多重比较和反复论证,同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动态控制,在施工过程中不断调整、不断优化,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2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原则
2.1 全方位管理原则
全方位安全管理,关键在于全方位落实,事故的发生本身具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通过研究其确定性,提前预防;而事故发生也有其随机性,这就需要在生产过程中加强监督,切实做到思想认识上警钟长鸣。制度保证上严密有效、技术支撑上坚强有力、监督检查上严格细致、事故处理上严肃认真,全方位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2.2 安全优先的原则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在处理保证安全与实现施工进度工程成本及其他各项目标的关系上,始终把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放到首位,绝不能冒生命危险抢工期抢进度,绝不能靠减安全投入谈效益、谈成本。
2.3 预防为主的原则
一是要加强全员安全教育与培训,让所有员工切实明了确保他人的安全是我的职责,确保自己的安全是我的义务,从根本上消除习惯性违章,减少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二是要制定和落实安全技术措施,从源头消除现场的危险源,安全技术措施要有针对性、可行性,并要得到切实的落实;三是要加强防护用品的采购质量和检验,确保防护用品的防护效果[2]。
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3.1 质量意识薄弱
在当前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味地注重效益、成本,而忽略施工安全的现象;水利水电施工企业迫于施工进度的压力,为了避免因工期延误而遭索赔,往往是工期优先,重进度轻安全,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
3.2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材料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对原材料质量把关不严,使得一些不符合要求或伪劣产品进入施工现场并使用。如水泥、砂石等不合格,部分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引起的质量问题等,将给工程正常运行留下安全隐患。
3.3 施工单位现场管理混乱,安全控制体系不健全
目前,水利水电施工单位中挂靠资质现象比较严重,施工单位施工水平低、机械设备投入不足、施工主要工程师和技术人员配置少,造成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施工中不断出现错误,严重影响施工质量[3]。
4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影响安全的因素
4.1 人员因素
水利水电工程是通过人的作用把材料、机械等基础元素加以利用和整合,才得以顺利完工。需要通过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的统一协作,高效率的投入工作。水利水电工程参加施工单位多、工种杂、人员众多。施工中要求要标准统一,从建筑的设计决策到组织施工,到监督与检测,离不开施工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技术水平都是影响施工质量及效果的重要因素。工作人员必须要在统一的指挥调度下规范施工,才能高质量地完成工程施工。
4.2 设备材料因素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施工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建筑原材料质量,直接影响着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实际施工中有的施工单位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不到位,或者使用不规范,设备故障致使施工停顿或施工质量不达标,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水电工程施工的原材料对工程的质量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不合格原材料一旦应用到工程中,势必造成安全隐患。所以必须从采购、运输、现场管理到使用全过程进行监管,确保原材料的质量过关[4]。
4.3 施工因素
施工管理是提高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在水电工程施工中施工管理重视不够,忽略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监督和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技术监管制度和监督体系,技术交底不够,监管力度不够,对质量重视不够,对施工的环节和工序的指导、监督、检查不到位,使技术监管成为形式,导致施工过程中违规操作、违规施工的现象,为工程埋下安全隐患。
4.4 环境因素
影响水电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工程管理环境、劳动环境、气象条件等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者如果有考虑不到的环节或部位,往往会出现窝工、返工、质量标准低等问题,影响工期或工程的质量,难于实现任务目标。要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对影响质量和安全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避免,为确保工程质量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5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有效举措
5.1 安全意识教育到位
要加强水利水电施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培训,加强不同工种的专业安全技术教育,特殊工种人员要持证上岗,杜绝技术不过关无证的人员上岗操作。
5.2 技术措施到位
水利水电施工中要引进新工艺、新技术,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技术规定,检查监督施工方案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是否到位,技术管理人员要帮助知道施工人员来了解掌握新技术操作规程,提高安全生产的技术水平。
5.3 监督检查措施到位
水利水电施工工程中安全检查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键途径,要定期、不定期的进行安全施工检查,保证施工单位在安全意识、安全制度、安全管理、安全隐患、安全事故处理、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环境等方面,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重点检查施工人员操作是否规范、作业环境是否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等,确保施工在规范的标准下操作[5]。
6 结语
总而言之,水利水电项目建设和管理是一项非常庞大、复杂的工程,安全因素贯穿整个生产建设过程,对工程质量也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减少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要在源头上进行把握,对人为因素、设备因素、环境因素存在的隐患问题及时排除解决,同时严格遵守安全施工的各项守则和标准,从而做到既保证工程质量,又能保证安全文明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