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背景下业务财务融合探析
2018-12-06
进入到21世纪之后,共享服务作为一种新理念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其中包含技术共享、财务共享以及相关资源共享等,并且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简而言之,共享服务将一些现有职能全部集中到半自主业务单元中,并且将该单元定义为共享服务中心,在其中设置管理部门,全面提升企业运行效率,节省成本。尤其是在财务共享背景下,企业业务、财务进行融合,更加有利于减少运行成本,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1 财务共享概述
所谓财务共享,即以满足企业发展要求而产生的一种全新模式,通过这种新模式可以将企业中的财务、业务相关工作进行整合,全面提升工作效率。针对企业中的基础工作,可以通过相应的处理方法进行解决,提供准确、充足的数据,针对基础工作进行规范化处理。与事务有关的资源整合之后,可以提高数据处理力度,使数据成为制定决策的有力依据。
企业决策必须要有充足的财务信息作为支持,只有如此才能够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建立财务共享中心,使财务、业务分离之后进行结合起来,如此一来分工更加专业,企业管理与决策也更体现针对性。进行财务共享,将业务与财务进行充分结合,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为企业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支持。现如今经济全球化越来越深入,企业也以全球化为目标相继制定扩张战略,一方面构建分支机构,另一方面建立财务组织,使企业内部财务管理逐渐成为带有分散式特征的管理、财务核算模式。在财务共享背景下,能够有效提取各个分支机构中的相似业务,再由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完成业务,不仅节省了成本,还提升了财务数据提取效率,为企业决策的制定提供帮助。
第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企业战略规模的扩张,也为分散分支机构财务组织赋予了独立性特点。因为各个分支机构所采用的财务核算方法不尽相同,这使得企业财务业绩考核无法统一,直接影响运行效率,提高了资源协同配置难度。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将财务核算标准与核算步骤进行统一,一方面可以加强外部监管,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考核机制创新,实现相关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三,提高财务处理效率。企业内部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可以将所有工作进行集中处理,一名财务工作人员能够处理多个企业的相似业务,保证原来业务量的基础上将财务工作人员数量减少。按照经验曲线效应,企业内部的财务共享中心工作人员解决同一类业务越来越驾轻就熟,提高管理能力以及财务核算效率。
2 企业业务财务融合现状
2.1 业务管理方面
企业传统财务核算工作,一般会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会计核算方面,并不是非常重视和业务人员的交流,导致业务流程生疏,无法在复杂的业务流程中发现价值创造点,进而降低了财务数据、信息的价值。
2.2 税务风险与税务机会成本方面
财务共享中心是在ERP系统的基础上运行,使财务和业务相关工作分离,运行过程中也会在交流不及时的影响下延缓信息传递效率,进而导致税务风险。此外,财务共享中心中的财务工作人员由于不与分支机构业务直接接触,这就会降低税务风险敏感度。财务共享中心和税务机关之间的交流不及时,提高了申请税收优惠政策难度,对税务优惠机会成本有直接影响。
2.3 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成本方面
企业中的财务共享中心有利于实现业务端流程和审批的集成,务必要安排制定人员进行共享中心信息化管理模式与相关功能的设计,但无论是系统构建初期还是升级优化,都需要巨大的成本。企业设计信息系统过程中,只是对其中一部分成员企业进行了了解,无法保证其与所有企业基本情况相符。如果系统和企业业务特征脱节,便会出现极为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如果将这两者强行结合,那么一些操作人员会因为不了解操作流程降低信息传递效率,使沟通成本增加。
2.4 财务工作人员分配方面
财务共享中心运行的前提是有效分离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将财务管理组织重新分配为决策财务、业务财务以及核算财务三个部分。其一,核算财务。只是针对其中一个业务流程进行财务核算,但是从个人角度分析,因为业务比较单一,所以会限制个人业务水平提升;其二,业务财务。必须要从财务会计快速向管理会计过渡,这就需要有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按照管理结构需求做好业务财务。
3 财务共享背景下业务、财务融合建议
3.1 完善企业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与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有直接的关系。基于当前发展现状分析,企业中的财务管理更多是采用外派分散式管理模式,即总公司——子公司的形式,子公司带有独立性,由财务部门定期向总公司汇报财务工作。如果企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那么这一模式将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各个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张,该模式也逐渐显露出一些弊端,重点表现为信息传递慢、工作重复等。为了将以上问题彻底解决,企业必须要将管理模式加以转变,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一般企业中构建财务服务共享中心,非常重要的前提是财务、业务的融合,这两者相辅相成,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财务、业务的融合也有利于防范财务风险,为企业经营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因此,企业必须要对相关制度进行完善修整,例如报账与报销等一系列工作,保证制度的完善性,起到良好的约束与引导作用。此外,确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担负的职责,保证所有工作都能够有规可依。财务共享背景下,所谓集中即业务集中,财务工作人员分散,将所有目光都集中在高端问题上。按照实际状况对企业结构进行调整。例如某企业创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过程中,由其专门负责所有报账审核以及核算工作,旗下分公司内部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同样有对应的工作,运营之前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职责进行了明确,真正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
3.2 通过简化流程加快财务业务融合
企业内部结构比较繁琐,相关业务也比较多,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业务工作量增加之后便会出现大量数据,如果再继续使用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很难快速、高效的完成。这时就需要应用信息技术和硬件设备。为了保证大数据顺利传输,一方面需要对技术进行创新,另一方面则要将相关操作流程进行简化,实践期间对流程进行完善,加强其标准性与规范性。例如某企业的其中一家分公司完成相关业务之后,整理了所有票据,并且进入到总公司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中填写电子报销申请单,总公司同意之后直接传递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服务中心设置了管理部门,各个部门有对应的职责。针对应付账款这一项业务,该企业拿到单据之后要进行确认与审核,单据通过之后便会形成具体的凭证并及时付款。
企业内部有非常多的部门、机构,并且关系极为密切,财务业务并不只是由财务部门负责,也需要其他部门予以配合。因为财务与业务两个部门的职能和管理方法之间有很大不同,致使信任机制不足,尽管有合作架构作为支撑,但是默契程度低,严重影响了这两个部门的交流。所以,企业当中需要有完善的沟通机制,推动财务、业务融合。
3.3 强化信息系统建设
财务共享模式下,也为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提出了一些要求,特别是信息技术方面,工作人员必须要加强学习,提升专业能力与素养。对于工作人员来说,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财务人员要学习管理会计等专业知识。参与到项目投资工作之前要展开市场调查,采集相关信息,并将其上传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生成可行性报告。当前越来越多的财务人员都从事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相关工作,诸如咨询和服务此类,但是却没有体现出优势,必须要将目光放在高端问题,多多参与层次较深的工作中,例如预算分析。
为了使财务人员能够有足够的积极性参与工作,必须要对企业内部的培训考核机制进行完善,引进平衡记分卡进行绩效考核,创建良性竞争环境。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本身效率非常高,需要有计算机技术作为保障,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下,企业也要搭建云平台,使分布式系统内趋于离散的资源模块化处理,再由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展开集中管理。使用云技术的关键在于保证数据安全,必须要做好技术的深入研究,将若干安全技术进行联合,不断提高财务数据安全水平。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企业逐渐进入到财务共享环境下,这对企业运营以及工作人员提出了新要求。对于企业,必须要创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现业务、财务融合以及相关工作的统一管理;对于工作人员,要掌握先进专业理论以及信息技术,参与培训,提高工作积极性,使企业内部逐渐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如此一来,财务、业务实现了融合,使企业工作效率得到提升,提高运行可靠性的基础上以及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也为今后企业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