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园区视角下贵州省医药产业集群的构建

2018-12-06刘维蓉邱跃华胡期丽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医药产业医药企业医药

刘维蓉,邱跃华,胡期丽

(贵阳中医学院,贵阳550002)

一、贵州省医药园区产业集聚情况

(一)贵州省医药园区概况及入驻企业情况

贵州省医药园区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现有政府导向型园区9个。在这九大医药园区中,目前,已入驻企业近120家,这些企业有生产中成药的,有生产中药饮片的,有生产化学药的,有生产原料药的,有生产生物制品的,有生产药用包装和卫生材料、生产医疗机械、生产保健食品的,还有医药流通企业和中药材种植企业。

园区入驻企业涵盖了医药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从上游产业链构建情况来看,研发和种植大都囊括在医药制造企业自身的功能中,专业性的研发机构和种植企业数量极少。在中游,从横向上看,以中成药制造为主导,医疗器械、中药饮片企业占据了一定比例,而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生物制品和保健食品企业所占比例相对较小。从下游产业链的构建情况来看,相对比较薄弱,药用包材企业虽已有一定发展,但尚属起步,医药流通企业的总量也极为有限。

(二)医药园区医药产值及销售情况

2013年,全省8个医药园区(麦架—沙文企业尚未投产)109家企业的产值为192.5亿元。医药园区目前销售额上1亿元的企业30家,其中上10亿元的4家,上5亿~10亿元的9家,上1亿~5亿元的17家。

(三)医药园区龙头骨干企业及潜力企业情况

从规模和产品优势来看,以加工制造和流通为主的医药企业总资产规模在3亿元以上,年销售收入在5亿元以上,固定就业人员在100人以上。尚未投产的以投资规模(3亿元以上)和初始预期销售额(3亿元以上)为依据来进行统计,贵州省医药园区的龙头骨干企业计21家。

以2011—2013年的销售额增长率、2014年预计销售额及优势品种或竞争环节综合情况为标准,统计出医药园区潜力企业计27家。

二、医药园区产业集聚总体程度偏低

(一)企业总体规模较小

修文医药园区是目前最大的园区,共有医药企业29家。建成园区中,规模较小的只有8家。在这些医药园区中,存在着各式问题,有的园区中不仅有医药企业,还引入了不少与医药无关的企业。由此带来了相关的问题,即这些企业一方面把园区的土地占用了,另一方面还使“医药园区”的工“医药”被稀释淡化了。这些,对医药园区的发展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从产值来看,118家医药企业2013年的产值仅为192.5亿元,产业集中度不高,龙头骨干企业中销售额上10亿元的总共只有4家,且都是刚过10亿元,规模总体不大。

(二)医药园区发展程度低、产业链的构建处于初始阶段

贵州省的医药园区中,相当一部分是新建园区,还在大量招商进行填充,如兴义、凯里和大方园区。由于尚处于填充阶段的初级阶段,这些新建园区中的企业数量尚少,尚不能形成真正的产业。可以说,这些医药园区里面目前只有企业而没有产业。

乌当园区、修文园区和龙里园区现已处于填充阶段的高级阶段。在这一阶段,乌当、修文等园区最初实行的激励政策的效应逐步减弱,企业规模已开始不断壮大。园区内企业已初步形成了专业化分工和产业互动,园区内部企业间的联系开始加强。各园区已相继进入了制度规制阶段,通过规范园区发展的各种政策,优化园区软环境以降低交易费用并开始以软环境吸引入驻企业。但是,这些处于填充高级阶段的园区内部产业链不够长,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联程度不够高,以至于企业与企业之间无论在管理的经验上还是技术知识上的交流沟通都不够。由于没有足够的联系,也就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市场,从而也就不能通过这样的交易来构成需求与供给之间联系,达成相应的契约。正是如此,企业与企业之间各自埋头干各自的。在整个园区中,大企业与小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程度不够。

三、园区视角下构建全省医药产业集群体系

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载体,是西部欠发达地区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医药园区有专门规划的区域、有高起点的规划和科学的产业定位、有良好的创新环境,这些都使得医药园区必然成为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载体。

产业集群实质上是一个由一群互相联系的企业和机构通过关联活动形成的一个网络。立足于医药园区构建贵州医药产业集群战略体系,要以园区为主体,做到如下几点:

(一)推动园区外企业向园区内聚集

1.运用政策助推医药园区外存量企业向医药园区聚集。贵州省尚有半数医药企业在园区外,或分布于城市发展的中心地区,或零散分布于各地,这既不利于城市的总体规划,也不利于医药产业集群效应的形成,贵州省要走医药产业集群发展之路,就要鼓励医药园区外的存量企业向医药园区搬迁,并一定要做到归类入园。为做好医药企业“退城入园”工作,保障搬迁医药企业的根本利益,当务之急要出台相应政策,保障医药企业入园能优先安排用地,对技改淘汰落后设备的应给予相应奖励等。此外,要切实加大对医药园区入园企业或项目的政策扶持倾斜力度,使园区外企业觉得入园“有利可图”,主动上园区洽谈进园事宜。对发展不良医药园区的存量企业,要针对性研究“腾笼换鸟”的可行性,以能高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集聚、集约发展。

2.统筹招商,引入增量企业,归类入园。各园区在各自的招商中,不能为了完成招商任务而光讲数量不讲质量。在土地资源稀缺的情况下,要突出大项目招商。要转变政府及园区管理者的招商理念,从根植于为贵州区域经济培育“参天大树”的立足点出发,保持定力、持之以恒。各园区在招商引资中一定严守定位防线,切不可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引入非医药产业关联企业或项目,打乱园区特色定位。对各园区招引到的医药企业要合理规划、根据企业的性质门类进行合理调配入园。为避免影响各园区招商的积极性,应该从政策上明文规定,以协调平衡好招商园区和落地园区之间的利益。

3.扩大招商面,着力融入全球价值链。医药招商的重点要从企业较为集中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东北地区扩展到周边资源禀赋类似的省份,利用毗邻关系,引入四川、云南、广西、湖南等地的龙头及优势企业,尤其是饮片加工企业,推动贵州省饮片加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国区的对外招商中,要综合考虑,结构性把握。国内国外均要有所考虑,引入国外大企业的关键在于管理经验的学习,引入国内大企业在于带来新的中药民族药生产技术和理念,带动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此外,在招商引资中,要扬长避短。可利用我们的优势资源,如土地、原材料、人力成本方面的优势对外进行承接,引入一些研发外包型大企业,承接一些非核心的业务,借此契机逐渐融入到全球医药价值链中,逐步实现贵州省自主科研能力与国际的接轨。

(二)以产业链视角构建园区集群

1.补上链条并加粗核心链。各园区在未来的招商引资中要用心审视,看到自身在中药民族药产业链条上的缺口或断点,及时予以补上。如有的园区中需要补入药品包装企业,有的园区中需要补入医药类机械制造企业。目前,在研发环节,贵州省中药民族药自主知识产权力量薄弱,创新能力仍有限,要加粗该链,各级政府部门不仅要加大对各园区项目的扶持,更为关键的是,要看到目前贵州省公共服务平台带来的研发瓶颈问题,要尽快构建研发类公共服务平台。在中药材种植上,不仅要重量,更要重质;要实现规模化种植,选取优势品种进行培育,从横向和纵向上进行扶持,要获得某些品种上的话语权,方能在定价上掌握主动权。在中药民族药生产上,要充分利用贵州省中药材方面优势,大力发展中药饮片生产,尤其在饮片加工技术方面和传统工艺传承方面要下功夫,使贵州省中药饮片生产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能飞跃发展。在中药流通领域,要看到,虽然贵州省是中药材种植大省,但流通市场却是不匹配的,要统筹布局,合理规划,打造黔道地中药材大市场,进一步推动贵州省中药民族药产业的发展。

2.坚持以生态发展为本。贵州省作为全国中药材大省,生态环境好,在大力发展中药民族药产业之际,要能守住底线,从产业链视角来构建产业集群的,必须以生态发展为本。目前,在各园区,中药渣的处理是一个大问题,如何环保利用中药渣也是中药民族药产业链构建中不可缺的一环。政府和园区应以生态发展为本,推动中药渣的生态处理与利用、可推动重点医药园区如乌当园区和修文园区进行示范示点,构建中药渣生态利用循环链。此外,在引入生物制药企业、原料药企业的时候,要充分进行论证,不以一时之需换一世之痛。

(三)注重园区之间和园区对外关系的构建

各园区之间存在着定位上的差异,各园区应据此差异,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关联机制。医药产业科技含量高,对科技平台和设备的要求高,推动医药园区内部和园区间构建产业技术联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也是一种加强企业间协作的有效方式。各园区不应各自埋头搞生产,而应有共享意识,园区之间可共享大型设备、共享知识技术,这对于推动全省园区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各园区要与外部积极联系,要推动外部各类机构积极为园区服务,使得外部知识、外部信息和外部资源不断地向园区流动,支持产业集群核心层的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 雷鹏.工业园区与区域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2]裴长洪,房书亭.中国中医药产业园战略发展报告(2013—2014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3] 陈石.产业园区企业化运营模式——基于贵州省的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4] 刘维忠.甘肃中医药相关产业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

[5] 杜立平.广西壮族地区的医药文化及药材贸易[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6] 燕贵成,费汉华.医药产业园区发展模式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9):119-121.

[7] 张伟,胡金波,曹军伟.推动医药产业园区良性发展是正确的战略选择[J].中国药业,2006,(9):4-5.

[8] 许朋朋.黑龙江省医药产业集群化及发展模式选择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医药产业医药企业医药
《医药导报》第十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云南医药》杂志征订启事
WELLNESS TODAY
医药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分析
医药企业营销策略优化与创新研究
医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规模关系研究
TPP生物制品数据保护条款与中国政策定位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和熵权法的我国医药产业创新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药学综合实训平台建设的实践与体会
医药企业内部控制、财务管理与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