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活跃用户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
2018-12-06毛肖恒
毛肖恒
一、引言
大数据是由数量巨大,结构复杂,类型众多的数据构成的数据集合,是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处理与应用模式,通过数据的整合共享,交叉复用形成的智力资源和知识服务能力。数据的作用不言而喻,而且当有质量的数据达到一定数量时发挥的作用会更大。数据整合出的信息会成为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以及优化流程的工具,同时也为制造数据的人带来收益。在大数据技术下,产生了一些潜在、重要且难以用一般手段辨认与确认的资产,这些实际上就是与企业已有会计系统相关但又独立的新型无形资产概念。在目前的会计系统里,企业对于这些新型无形资产,仍然将其作为表外资产核算,活跃用户就是其中的一种。活跃用户虽然以抽象的形态存储于介质中,但资产价值与存储的介质无关,因而不能将其物化于某一项实物形态的资产上,而且活跃用户无形资产的计量具有波动性。目前活跃用户的应用范围还有局限性,主要受限于会计核算的健全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因此,对活跃用户会计核算的完善也会加速活跃用户的发展。就当前的形势而言,拥有活跃用户的主体掌握的只是特定群体的部分信息,信息数据没有共享,一旦主体将活跃用户数据共享,产生的协同效应能极大提高企业的效率,减少企业的交易成本、解决企业与顾客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对于活跃用户的探讨既让企业财务报表上的信息更加有用、相关,也对活跃用户的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有积极作用。
二、活跃用户的定义及特点
对于一个客户端、网站平台的活跃用户可以从活跃时长、活跃周期、以及留存客户来评判。以腾讯为例,它的总市值虽然高,但这家公司显然不是靠实物资产给投资者信心的,投资者认同这家公司并愿意给其较高的估值,出发点是这家公司所拥有的数以亿计的活跃用户,这些用户所对应的价值给投资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再比如Facebook在季度财政报告中应用每日活跃用户来描述网站的财政状况。每日活跃用户与会员数量相比能更好地描述网站的社会影响力,并且也可以分析网站的潜在收益,所以每日活跃用户才是真正影响网站成功与否的关键。在生活中,用户如果在购物软件上搜索过一些物品后,购物软件后台就会整理出用户的偏好以及需求,为用户推送感兴趣和需要的物品,从而刺激客户消费。如果用户是这个购物平台的活跃用户,那么后台得到的数据就会越多,对活跃用户的偏好分析就会准确,企业对活跃用户的购物刺激就会越有效,同时站在用户的角度来说,也能节省时间和精力。由此可见,活跃用户的价值已经渗透到企业经营过程中,得到了投资者、企业以及用户本身的认可,不管是列报或是披露都是迟早的事情。
活跃用户的定义方法由于研究内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社会网络研究中,活跃用户的定义方法是首先将网络看作是一张图,用户以顶点的形式存在于这张图上,顶点之间的连线代表用户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顶点连着的线越多,证明其活跃程度越高。这样的研究思路不符合本文对活跃用户的定义,因为活跃用户注册成本与经营成本很低,一部分具有商业目的的用户群体会混入关系图中,虽然这部分群体与其他顶点有相连,但是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价值。比如购物软件中为商家刷好评的活跃用户,或在社交网络上出现的“僵尸账号”。因此本文将活跃用户定义为在一段时间间隔内至少使用一次活跃用户的载体,然后通过企业后台得到的数据,设立算法剔除异常值。
活跃用户作为新型无形资产,除了具有资产特点外,还具有新型无形资产的特殊之处:一是无形性,活跃用户没有实物形体;二是依附性,活跃用户依靠载体产生,与载体的发展息息相关;三是存储介质多样性,活跃用户的信息可以通过数据库、档案等方式储存;四是使用寿命长,一般来说,活跃用户只要将自身的信息及时更新,确保活跃用户的信息具有及时性和有用性,那么活跃用户的使用寿命都会比较长。从活跃用户的特点可以看出,虽然活跃用户是由普通用户衍生出来的,但是二者却有明显不同。用户只是客户和企业存在的事实关系,而活跃用户则是二者在一定周期内由于往来关系的频繁,产生了对企业有价值的数据和文件。企业对这些数据和文件需要有专门的部门进行分析,使得企业在与用户的往来中对用户的姓名、所在地区、最近需要什么、购买力的大小、购买偏好、购买次数有充分的了解。活跃用户的取得不像其他无形资产那样有法律的认证程序,但是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企业服务水平,优化企业管理来培养和维持企业的活跃用户量。
三、活跃用户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条件
活跃用户的估值是与大数据技术发展程度正相关的。例如就当前各大热门门户网站而言,作为活跃用户的载体之一,其盈利模式并未充分体现在活跃用户的资产价值上,反而停留在广告和佣金收入上,本质上仍属于Web1.0时代的盈利模式,该模式体现了网络公司的平台价值和内容价值。当产品和技术进入Web2.0时代,数据的流通性会改变网站的盈利模式,网站上的流量数据就会满足某些企业的需求,成为商品在市场上流通,为网站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现如今,互联网企业并未在盈利模式上寻找到突破,缺乏普遍适用的互联网企业盈利模式,导致互联网企业的数据价值(包括活跃用户)被低估。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活跃用户的信息通过分析与预测,能够创造出最大的效用。
1.预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
资产的特点之一就是预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活跃用户也像企业的其他资产一样为企业创造价值,从而使经济利益流入企业。对于活跃用户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的判断依据主要是活跃用户所有权或使用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这里的风险指的是主体掌握的活跃用户的信息资料易于被复制,以及由于黑客攻击等造成的经济损失;报酬是指在信息时代,公司主体可以通过直接出售活跃用户信息带来收益,或者对活跃用户信息进行分析使用,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具体表现为可以通过整合活跃用户的信息,分析出用户的行为习惯、偏好、可以为企业减少成本(实物成本和和时间成本)、提供以活跃用户为中心的产品或者服务、优化企业的管理以及内部决策等方面。在未来,活跃用户可以覆盖数据交易、精准营销、社交数据分析、大数据可视化云服务等领域,这些应用都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
2.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
活跃用户能否作为企业的资产,是否拥有其所有权或控制权是判断的主要依据。企业可以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活跃用户的信息进行自由支配,从而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主体只有对活跃用户拥有控制权或所有权,活跃用户产生的经济利益才具有排他性。例如搜索引擎公司将用户的搜索记录作为行为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之后形成重要的信息,一方面可以对外出售,一方面可以自己使用,这类活跃用户资产的控制权和使用权都在企业手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发挥其商业价值。同时在现行的法律体系下,企业通过自身的平台所获得的所有数据都归属于企业自身所有,所有权和控制权都很明确。
3.能够可靠计量
目前,新型无形资产虽然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也受到了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极大关注,但是很多像活跃用户一样的新型无形资产却并没有进入企业的报表中,这违背了会计报表的有用性以及重要性原则。活跃用户要想作为新型无形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其金额必须能够可靠计量。活跃用户应该结合估值模型进行确认计量,将每年的收益折现作为其初始入账价值,然后进行每年的复核调整。由此可见,虽然大数据资产在计量上相较于普通无形资产有一定难度,但是也可以通过收益现值法评估得来。
四、活跃用户的会计核算
活跃用户作为新型无形资产,它对企业的作用体现在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又或者作为企业特殊的信息资源,优化企业决策。不管是哪种,活跃用户伴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已经渗透并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的方方面面。活跃用户无形资产在会计核算时都要经过确认、计量、记录及报告这些环节。通过会计核算,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及时了解到企业经营的情况,信息的提供者能够根据活跃用户的变动情况,及时调整企业决策内容。
可以发现,当干扰不在主瓣内时,其相关系数虽然呈现周期性变化,但很明显由于干扰与目标导向矢量相关性的急剧下降,使得输出SINR不再具有明显周期性的凹陷,这时可以发现,不管频率增量如何变化,输出SINR一直都很高,因此,在仅有副瓣干扰的条件下进行最优频率增量的选取,意义不大。
(一)活跃用户的初始计量
活跃用户资产在初始计量时,可以从取得方式的不同来确认,如果活跃用户资产是通过外部购入的,可以由企业支付的对价作为初始入账成本。如果活跃用户的载体属于本企业,活跃用户的入账成本可以直接采用收益现值法,不适合用载体的成本来衡量活跃用户的初始成本。因为对活跃用户信息进行整合后为企业带来的收益可能会远远大于载体的投入价值。分录为借记“无形资产-活跃用户-初始成本”,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二)活跃用户的后续计量
活跃用户资产无论用何种方式取得,都应该在年末进行评估,根据评估值来调整活跃用户的账面价值,根据谨慎性的原则,若评估值大于初始入账成本,则不做账务处理;若小于则应该对活跃用户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确保其账面价值能真实可靠反映活跃用户的价值。
1.活跃用户的摊销
首先,判定活跃用户使用寿命的原则。由于活跃用户的对象不同,会导致使用寿命的长短不同。与一般的无形资产相比,活跃用户没有收到法定年限的规定,所以其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是比较长的。根据现有的财务报表对无形资产的处理意见,再结合活跃用户无形资产的特性,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企业的活跃用户资产是通过签订购买合同或其他形式得到的,其摊销年限应该小于或等于合同规定的年限或其他形式规定的年限。如果在未来可以通过到期时签订续约合同来延长摊销年限的,只要付出的成本是经济的,就可以延长活跃用户的使用年限。(2)企业活跃用户资产在签订购买合同时没有对活跃用户的使用年限进行规定的,公司或组织应当对活跃用户进行成本和效益分析,判断活跃用户能为企业带来利益的年限。若企业的活跃用户资产成本已经大于收益时,作为经济理性人,应该终止确认活跃用户资产,处置的差额应计入当期损益。
其次,界定活跃用户资产使用寿命应考虑的因素:由于活跃用户的特殊性,在衡量活跃用户使用寿命时,除了遵守基本的原则,还应该就其特殊性,增加一些考虑因素:(1)今后出台的对活跃用户资产使用和归属的相关法律规定或类似限制。(2)活跃用户是依靠载体产生的,载体需要企业支付一定数额的维护成本,如果这部分维护成本超过了企业的支付能力,那么活跃用户的信息就没办法维护和更新,活跃用户的价值就会急速下降,甚至变为零。所以,企业是否具有一定的现金流来支付载体的维护成本也是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3)从活跃用户延伸出的数据信息由现在或潜在的市场竞争者从别的渠道获取类似信息的方案或者措施。(4)活跃用户存续与载体的发展息息相关,所以还要考虑活跃用户的载体发展情况等相关因素,比如市场上同时会有一些和载体目标群体相同的产品进入市场,这样就会流失一部分活跃用户,载体在同类产品中的竞争力越大,载体产生的活跃用户的价值就会越高。
2.活跃用户的预计净残值
一般情况下,活跃用户无形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般情况为零,但这种情况除外:企业在活跃用户资产的使用年限到期后,有第三方企业愿意通过支付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来购买该资产。活跃用户的摊销值一般情况下计入企业的当期损益,并且与其相关的收入进行对应。活跃用户资产后续计量时,应将活跃用户资产进行摊销,根据企业的用途借记相应成本费用,贷记“累计摊销—活跃用户”。公司或组织每年应当对企业的活跃用户进行减值评估,发现减值的情况,应当注明原因并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三)活跃用户资产的列报
在目前通用的财务报表中,活跃用户应该比照无形资产的列报方式,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在“无形资产”项目中,现金流量表中也比照无形资产列报。但在报表附注中可以将新型无形资产占普通无形资产的比例披露出来,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报表使用者对活跃用户资产信息的需要。笔者建议,可以在无形资产一栏下单独反映新型无形资产的余额。
(四)活跃用户的披露
会计报表具有特定的格式,并且报表项目中的数字没有说明。报表附注的存在就是为了向报表使用者说明一些企业的重要信息,解释会计报表中的数字算法以及企业的资产状况和经营状况,满足报表使用者的需求。报表使用者希望能够通过报表看到活跃用户的情况,因此,在报表附注中披露有关活跃用户的以下信息是必要的:
1.活跃用户的盈利能力
尽管用户是企业利润的最终来源,但并不是所有用户的信息都能给企业带来利润,平台的活跃用户才是能为企业带来潜在收益的关键。因而企业应当将活跃用户从用户中分离出来,对活跃用户资产通过整合信息为企业带来收益的方式、数值、途径都进行披露,这样可以帮助企业和信息使用者了解活跃用户为企业带来收益的比例,同时衡量企业的经营风险。
2.创造活跃客户量的成本
企业从初期开始到拥有一大批活跃用户,这个过程需要很大成本,包括前期的技术投入、广告宣传以及中后期的维护改进费用等。通过披露这部分成本,可以让报表使用者来确定成本和潜在收益的差额是否大于零,从而决定是否看好该企业。
3.企业活跃用户的具体数量
企业应该披露活跃用户的数量以及在用户中的比例。这个数量可以通过企业后台数据剔除异常值得到,也可以按照学术界的算法。学术界中对于活跃用户的计量大多采用Laplace捕获-再捕获的调查方法,原理是通过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捕获一批用户数目为A,标记之后再在同样的间隔时间中捕获第二批用户数目为B,观察其中被标记的用户数目C,活跃用户N可以近似等于N=(A*B)/C。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俞立平.大数据与大数据经济学.中国软科学.2013(7)
2.唐莉,李省思.关于数据资产会计核算的研究.中国注册会计师.2017(2)
3.陈江宁,陆余良,郭浩.基于时间线数据的微博活跃用户数估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3(8)
4. 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Big Data: The next frontier for innovation. Competition and productivity,2011(5)
5.黄国荣.对微博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的思考——以新浪微博为例.财会研究.2014(2)
简 讯
2018年注册会计师行业全国领军人才选拔工作启动
4月11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关于开展“2018年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注册会计师类(信息化方向)”选拔工作的通知》,启动2018年行业领军人才选拔工作。
本次选拔对象为“在会计师事务所分管信息化工作的管理合伙人(股东),或相当职责和相当级别的合伙人(股东)”。选拔人数50名左右。要求考生对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对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前景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具有事务所信息化建设经验或为客户提供过信息化服务。
选拔范围除中注协综合评价前百家事务所、省级注协综合评价前10家事务所外,还包括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确有专长、拥有独立研发设计信息化产品的中小事务所。
选拔方式采取“初选+笔试+面试”。其中,初选对考生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笔试由考生在给定的两道信息化相关命题文章中任选其一作答,面试为结构化面试。通过初选和笔试的考生将于6月9日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参加面试。最终入选学员将参加7月23日至8月10日举行的首期集中培训。
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注册会计师类培养项目的培养周期为6年,培养期间将进行中期考核和毕业考核。除集中培训外,还将推荐学员担任相关政府部门咨询专家、国际会计组织代表、中注协专业(专门)委员会委员,鼓励学员参与准则制定、考试命题、执业质量检查、继续教育授课等行业工作。对于通过毕业考核的学员,将由财政部颁发《全国会计领军人才证书》。
为贯彻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落实《注册会计师行业信息化建设规划(2016-2020年)》,2017年,中注协选拔了首批信息化方向领军学员,旨在围绕行业和事务所信息化建设任务,培养事务所信息化建设“操盘手”、行业信息化建设“智囊团”、信息技术知识的“宣传员”。2005年以来,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注册会计师类已累计选拔14批次440人。这些领军人才在个人成长、服务客户、反哺行业、回馈社会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带动我国会计人才整体素质的提升,促进行业发展,服务经济社会进步发挥了显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