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防城港峒中镇民俗文化研究

2018-12-06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30期
关键词:瑶族逝者壮族

刘 洁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州 510665)

一、峒中镇的生存背景

峒中镇是广西西南的一个中越边境小镇,地处防城港市防城区最西端,与越南平辽县仅一河之隔。边境线长达43.8公里,面积236.3平方公里,人口28768人,下辖19个村,1个社区,少数民族占79%,是一个汉、壮、瑶、侗、京等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乡镇。当地主要从事农林业生产,种植玉桂、八角和松脂产品。盛产菠萝、龙眼、荔枝、芒果、三华李、芭蕉等水果,以及砂仁、益志等珍贵药材。部分农户还养蜂。主要农作物是玉米。米、面则需购买(资料来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信息统一公开平台)。

二、峒中镇的民俗文化

(一)饮食民俗

笔者田野点在峒中镇那丽村,这是一个壮族村落。村民一般早晨7点左右起床,煮一锅粥,作为全天主食。午饭后,通常都会午休,村里虽不是夜不闭户,但午休时,多数人家会敞开大门。下午5点左右,大都吃过晚饭了。晚上的那丽村最热闹,村民汇聚到村里的文化广场,妇女们三五成群地跳起广场舞,男子们则聚集在广场边的陀螺场上相互竞技。活动有时持续到深夜,这里,成为这个中越边境乡镇的夜间生活亮点。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民俗体育文化具有的娱乐性是当地民俗活动产生的重要因素,此因素在调节和活跃少数民族人民本土文化生活的同时,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1]。

相较之下,山上的瑶族,由于离镇中心较远,在地理因素制约下,其日常生活和壮民差别不大,夜间生活则相对单调,少了广场这样一个公共文化空间,瑶民们在夜间多待在家中,妇女们做做刺绣,男子则带着孩子剥玉米棒子等。距那丽村较近的巴冷村、过肺村的村民,在节日里,会参与到那丽村打陀螺活动中。

(二)岁时节日

峒中镇那丽村的节日主要有春节、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等,基本与汉族无异。最热闹的当属“三月三”,除壮、瑶一起载歌载舞欢度节日外,还会举行跳天仪式。春节时,那丽村会邀请周边村落以及毗邻的越南人举行打陀螺比赛,比赛从正月初一至初七。

1.跳天。首先,神话内涵。传说古时偏人中有一对叫侬端、侬娅的男女,两人面容姣丽,能歌善舞,彼此倾心,人称“端娅”。端娅的歌舞可驱散愁闷,琴声能减轻苦难。后来,端娅化作金龙金凤,比翼双飞。偏人怀念端娅的歌舞琴声,遂将二人尊为“歌舞先师”,并将其所弹之琴尊为“天琴”,所唱之歌尊为“天歌”。每逢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当地的天婆便举行“跳天”仪式,敬请“端娅”下凡与村民共享节日欢乐。其次,仪式的发展。逢其他传统节日或婚嫁喜宴,“跳天”也成了营造欢快气氛的常规性表演。而今,跳天舞已成为壮族传统表演仪式被沿袭。它由“天婆”手持“天琴”边弹边唱边舞。主要流传在中越边境上的峒中镇、那良镇的那峒等自称为“偏人”的壮族支系中,也称“天乐”,即用天琴独奏或者伴奏的各种文娱活动形式的总称,依照表现手法分为“弹天曲”“唱天歌”“跳天舞”三类[2]。峒中镇的跳天已形成完整传承谱系,传承人有五代。最后,仪式的形式。天琴是“天乐”活动中唯一使用的乐器。仪式开始后,表演者手持天琴边弹边唱边舞,二人一组相互交错换位,少则一组,多至十几组同时表演。整个舞蹈以“跳天步”为基本步伐贯穿始终。“跳天步”看似简单,却颇具韵味。前二拍,一拍一步,向前上步,节奏平缓,轻盈起步;第二拍,换为右脚上步向左转身,左腿屈伸后撤,重心随之移动,上身挺胸后仰,舞姿如同微波泛舟,静中有动,意境随之显现。整个“跳天”仪式,以十个不同的动作变换,来表现“端娅”下凡后,一路撑船过江,亦动亦静的动人情态。

2.打陀螺活动。首先,活动由来。壮族的砧板陀螺制作工艺十分讲究,大陀螺直径达25cm,最小的约10cm,玩法需要技巧,因此参与活动的基本是当地男性青壮年与身体康健的中老年。早年,人们在自家晒谷场或宽敞空地处作为饭后消遣处,虽场地有限,但陀螺的手艺和玩法代代相传,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打陀螺也成为峒中镇一项特有的民间娱乐活动,甚至在广西省也独具特色。其次,活动发展。那丽村建立广场后,在广场边特辟出一块空地做专门的陀螺场,打陀螺活动逐渐规范起来。每天傍晚,村民多会集中在陀螺场。逢年过节,村里还选出技术高超者参加其他地方组织的陀螺比赛。那丽村常和毗邻的越南人举行打陀螺比赛,且这项活动已成为中越边境上的传统互动项目,集传承传统乡土文化、强身健体与边民友好娱乐活动为一体。也使得打陀螺逐步成为当地的一种非物质文化,得到完善的保留和传承。

在峒中镇那丽村,村民在三四年前集资兴建了文化广场,广场旁专设了一间约摸50平方米的文化馆,馆内墙壁上以图文形式完整地记载、呈现了“跳天”“打陀螺”两大主要民俗的历史与传承,把流传于中越边境壮族地区的带有历史烙印与浓郁乡土气息的民俗风貌进行了集中展示。

(三)人生礼仪

1.渡戒仪式。在峒中镇的壮瑶族中存在着一个相同名称的渡戒仪式,据当地道公黄文杰讲述,如果他观察到某人有一定慧根,便会请几个道公一起为此人举行渡戒仪式,使其接受佛、道、法等入教洗礼。自此,这位完成渡戒的人便具有了道公身份。因此,壮族的渡戒仪式是身份转换仪式,这与瑶族渡戒仪式有明显不同。在当地瑶族村落——巴冷村,笔者了解到当地花头瑶的男孩都要举行渡戒仪式,瑶族男子18岁左右要请法师到家中举行渡戒仪式,从而意味着完成成人身份认同。仪式当天,男孩要穿上庄重的瑶族服饰;要跳瑶族传统舞蹈——盘王舞,并在渡戒当天,为这个男孩取个名字,其寓意和过山瑶、排瑶的“捡法名”(排瑶每十或十五年举行一次盛大的盘王节,节日上为家中男孩捡起的名字,便是这个孩子的法名)类似。一个渡戒仪式,要请约十个法师,还需要一帮打杂人员敲锣打鼓等。鸡鸭等仪式祭品,根据各家实际经济准备。仪式上,同时供奉观音,菩萨等神位。通常,经济较好的家庭,做一次渡戒仪式约花费万余元(资料来源于在峒中镇巴冷村对李三(村长,1980年,初中毕业)进行的访谈)。

2.丧葬习俗。首先,一次葬。那丽村壮族风俗是,去世亲人一般在家中停放2—3天,亲人为其守孝3天以示怀念。并请3—4个道公举行一次葬仪式。家人在逝者遗体僵硬前洗净全身,为其穿上归寿的白色寿衣。寿衣为男双女单,一般的人家,即使没有定做的寿衣,也至少会给逝者穿一套崭新的寿衣(归寿,是当地的说法,指人在去世后,其亲人为其净身入殓时的情形)。最外层的衣服必须是全新。选择上好棺木来入殓。直系亲属全身着白色孝服,超出三服(指亲属关系的亲疏,三服表明亲属较近)的亲属在腰间系白色布条以示哀悼;超出五服(指亲属关系的亲疏,五服则较远的亲属)的亲属只需在左肩处贴白色小方布即可。其次,二次葬。峒中镇壮族人沿袭土葬及二次葬习俗。若逝者在家乡以外的地方去世,家人为了方便运回,不得已才会考虑火化。若为非正常死亡,举行丧葬仪式时,逝者遗体禁止抬入家门。如果逝者生前患有重症等,只要尚在人世,便可入家门(资料来源于对峒中镇那丽村黄一郎的访谈)。第一次安葬的坟冢较浅,一次土葬2—3年后,再请法师念经做法从坟冢中将尸骨取出,选择更大的墓地进行二次安葬,二次葬的坟茔也比一次葬略大,并在坟茔前立上用白绳缠绕的石碑,以表明是二次葬的坟茔。

虽同属峒中镇,但镇上的瑶族与壮族的丧葬习俗有不同之处。一是停尸时间较短。瑶族讲究“当日归寿”,即亲人在上午去世,当天就要请法师选好墓地,务必安葬,让逝者早点入土为安。访谈中,不少瑶族人好奇壮族人为何要把逝者遗体停放几天,而不是赶紧安葬;二是二次葬的间隔时间较短。瑶族的二次葬常选择在一次葬后的次年进行,但举行二次葬的仪式要比壮族的二次葬仪式复杂。瑶民把二次葬又称为“捡骨葬”。在二次葬当天请法师到家中跳盘王舞,祈望逝者能进入天堂,之后才由法师和家人一同前往墓地进行迁葬。

三、结语

峒中镇地处西南边境,既具有我国少数民族的区域共性,又具跨境民族的特殊性,其丰富的民俗事象,组成特有的民族民俗文化。无论是壮族的跳天仪式,打陀螺活动,还是壮、瑶皆有的丧葬文化,都有着珍贵的文化内涵。民俗文化发展是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诸多优秀民俗文化推动着时代的发展,并会借势浸润在时代契机中寻求宜适自身所属体系的时代发展路径,达到良性的传承与价值的贡献[3]。峒中镇的上述民俗文化是广西民俗文化脉络中的重要部分,兼备民俗传统文化与舞蹈、运动、生命仪式文化的价值功能,必会在不同时期在当地的村落建设发展中发挥着价值功用[4]。

猜你喜欢

瑶族逝者壮族
瑶族织锦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云南瑶族银饰探析与开发利用
纪念
爆炸一周后,贝鲁特停下来缅怀逝者
《Cat’s book》
让逝者安息生者慰藉 无锡水警老许16年打捞百余尸体
壮族山歌
最大坟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