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牧区反假币工作的难点与对策
2018-12-06
1.前言
近几年来,我国社会货币流通中,假币的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在农村牧区,这些地区纸币依然是主要的流通工具。很多农户每年辛辛苦苦的养殖和生产,最终出售的过程中因为对人民币的辨识能力较差,经常被假币欺骗,一年的辛苦付之东流。很多年龄较大的人们为了防止收到假币,对于大面额的人民币畏惧。可以清楚的看出,假币的流通对于我国经济秩序的正常进行有着一定的影响,对我国金融业也会带来不稳定因素,损害了人们的根本利益,因此反假币工作依然需要加大力度,杜绝假币的流通。
2.假币流通的成因
2.1 农民辨识能力较差
我国在反假币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很多城市居民已经具备了良好的识别和防范假币的能力,但是在一些地处偏远的农村地区,反假币的宣传效果不明显,一些偏僻的地区成为了反假币宣传的真空地带,因此这些农村牧区的农民对于假币的识别能力较差,无法获得有效的假币识别资料,没有掌握相应的假币识别知识,因此这些农民收到假币是无法识别的,而很多农民在收到假币的第一反应就是及时的将这些假币消费出去,因此很多假币不能及时的收缴,在农村牧区继续流通,久而久之人们的反假币意识也逐渐的淡化,让很多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2.2 反假币意识薄弱
在农村地区,反假币的设施不够齐全,因此很多基层的信用社和储蓄网点配备的验钞机较少,很多工作人员只能通过自身的工作经验进行识别,甚至有些都不进行识别,因此导致假币继续流通。现在银行基本上都配备了验钞机,对于假币能够及时的检验,但是在很多农村牧区的商品交易活动中,缺乏验钞机,而农民的反假币意识薄弱,因此当发现假币之后也不会及时的上缴,而是为了自身的利益继续流通,导致假币不断的在市场上流通。
2.3 对制假活动打击力度不足
我国的公安部门是对假币进行打击的主要部门,但是从以往公安部门查处的案件中可以发现,很多制造假币的犯罪人员大多是外地人,都是进行流窜作案,其行踪难以确定,在假币使用得逞之后会迅速的离开现场,这为案件查处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国的公安机关的人员在抓回假币犯罪人员之后,往往发现这些人员随身携带的假币数额较小,无法达到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因此导致很多犯罪分子继续从事一些贩卖假币的行为。
2.4 农村牧区市场现金流量较大
在农村地区,缺少一些新型的结算工具,同时在反假币的宣传上也不到位,因此很多农民对于假币的防范意识不足,虽然现在电子支付非常发达,也十分的安全,但是很多农村和牧区的农民对于电子支付是无法从心理上接受的,因此现金在农村和牧区还是主要的结算工具。 因为现金的交流流量频繁,现金的管理也是流于形式,导致农村地区的现金流量过大,为假币的流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很多不法分子利用农民抵制电子支付的心理和现金流量大的特点,在农村和牧区进行贩卖假币的行为。
2.5 反假币工作开展不顺畅
反假币工作非常的繁重,需要投入的人力和物力以及财力都是巨大的,在农村和牧区等基层组织中,经费出现非常紧张的情况,同时人员配备上略显不足,导致反假币工作的开展非常困难。因为经费紧张以及人手不足等问题导致农村和牧区的反假币宣传工作也不能顺利开展,这些因素都导致农村牧区反假币工作出现重重阻碍。
3.农村牧区反假币工作的难点
3.1 政府与农民缺乏有效的配合
在农村和牧区,因为政府的资金以及人力等问题导致政府在对反假币活动的宣传过程中困难重重,同时农民也缺乏相应的假币识别技能,因此存在政府与农民之间缺乏有效的配合。现阶段,我国科技的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因此电子支付开始出现,支付宝、微信等支付方式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非常常见,尤其是在城镇中,城镇居民的反假币意识较强,与政府之间的配合密切,政府对于反假币活动的宣传也非常到位,因此在城镇中的假币越来越少。而在农村和牧区等边远地区,信息比较闭塞,农民的综合素质较低,对于电子支付手段的使用非常落后,甚至很多农村和牧区的农民依然没有使用智能手机,因此在电子支付的使用上存在极大的问题,而政府的工作能力也较低,对于反假币的宣传活动较少,政府和农民之间缺乏有效的配合,因此很多假币在农村和牧区流通,这是农村和牧区反假币工作的难点之一。
3.2 政府有关部门制度未落实
在农村牧区等边远地区,虽然有相关的部门负责反假币活动,但是这些边远地区的部门的相关制度没有得到落实,各个部门之间无法形成协调一致的打假合力,导致反假币工作进行不顺畅。我国早就制定了相应的反假币工作制度,但是在农村牧区对于这一制度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很多基层中没有建立有效的反假币工作体制,虽然一些领导机构形成了,但是也都是流于形式。在更多的时候反假币工作也都是金融机构的事,因此其他的相关部门为了自身的利益,对于假币的打击力度不足,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不强,因此打假合力较小,最终对群众和社会都形成了一定的危害。
3.3 受害者法律意识较差
在农村和牧区的农民大多缺乏相应的法律意识,虽然在经过反假币宣传之后,很多群众也知道假币会被银行等机构没收,但是很多农民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在发现假币之后并不是第一时间将假币上缴到有关的金融机构,而是采取别的方式来维护自身的利益。这种情况直接导致假币在农村和牧区继续流通,因此很多假币长时间都在集贸市场中进行流通。而很多农民在发现贩卖假币的违法人员之后,害怕牵连自身,因此不敢向有关的公安机关报案,导致很多贩卖假币的犯罪分子一直逍遥法外,无法受到法律应有的惩罚,群众的“沉默”也为政府打击假币的活动带来诸多困难。
3.4 农村牧区反假币人员较少,技能不高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于假币打击力度的增加,虽然有关的单位加强了对工作人员反假币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但是其中还有很多工作人员的技能不高,在农村牧区等偏远地区,从事反假币活动的工作人员本来就少,加上岗位更换的频繁,因此很多上岗的反假币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不足,这也为反假币工作带来 一定的困难。
4.农村牧区反假币工作的对策
4.1 加强政府和群众之间的合作
反假币工作不仅是金融机构的事情,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更加需要政府和群众之间的密切配合,只有各大部门和机构之间共同努力,形成打假合力,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进行反假币活动。在对反假币职责的具体规划中,农村和牧区应该主要以县为单位,通过银行和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配合,加强与各地区群众之间的配合,在内蒙和藏区等地,应该挑选一些汉语和民族语言较好的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让其了解假币的危害,然后以点带面的来普及反假币知识,这样能够让更多的农村和牧区群众了解相应的反假币知识。
4.2 大力推广非现金结算工具
我国逐渐的进行金融体制的改革,因此在一些边缘的农村和牧区都相继建立了商业银行,同时也保留了农村信用社和相应的邮政储蓄机构,但是这些金融机构的结算手段大多还是以现金为主,想要进一步打击假币就需要大力的推广非现金结算工具,因此应该鼓励金融机构进行创新,建设电子化结算体系,尽快实现无现金结算工具,这样能够减少现金的流通,这样还能够减少人力和财力的浪费,降低假钞出现的概率。
4.3 建立反假奖励机制
我国农村牧区等政府应该建立反假奖励机制,可以由上级人民银行指定相应的工作细则,然后对金融机构收缴假币的行为进行奖励,可以适当的制定奖励的金额,对于一些知情不报的人员应该进行相应的处罚。通过这样的奖惩机制能够提高金融机构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度,从而能够促进反假币活动的顺利进行。
4.4 政府加大宣传,加大经费投入
反假币宣传工作非常重要,我国政府等相关部门应该不断的加强反假币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让更多的农村牧区的群众了解反假币工作的重要性,提高群众的反假币意识,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控制假币的流通。其次政府应该加大对反假币工作的经费投入,假币犯罪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严重的危害,但是很多边缘地区的政府在反假币工作的经费投入上微乎其微,这严重的影响了反假币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我国政府应该适当的提高反假币工作经费,这样才能够保证反假币工作的顺利进行。
5.总结
假币对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反假币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当前在农村牧区等地区的反假币工作存在众多难点,但是为了保证我国经济的顺利发展,应该克服困难,打击贩卖假币行为,为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东华大学,上海 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