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金融消费素养对金融精准扶贫的影响
——以黔东南州为例
2018-12-06
一、黔东南州经济发展现状
黔东南全州辖15个县,境内居住着苗、侗、汉等33个民族,2016年末常住人口350.74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3%,其中苗族人口占42.5%,侗族人口占29.5%。近年来黔东南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城镇化率逐年提高,达到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863元。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相差较远,前者低于全国23.28个百分点,后者低于全国44.49个百分点。
黔东南州贫困人口81.34万人,贫困发生率20.9%。贫困人口规模较大,贫困区域较为集中,少数民族自给自足、依靠传统农业进行生产,发展产业较为困难,扶贫难度较大。
二、金融消费者素养基本情况
(一)调查范围及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我州辖内15个县的部分乡镇信用社(农商行)的31个网点,发放问卷465份,占问卷总数的50.27%;黔东南中支6个行对村帮扶贫困村6个,辖内各县支行行长对村帮扶贫困村40个,对贫困村贫困农户发放问卷共460份,占问卷总数的49.73%。
(二)消费者素养基本情况
农村消费者对金融知识掌握程度普遍偏低,对金融产品的认知能力差,且不同层次的农村金融消费者对金融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对金融教育的态度比较积极,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希望获得金融知识的普及和提升。金融知识技能掌握欠佳,主要关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金融知识,而对金融素养要求较高的保险、投资、理财、债券等产品态度冷淡。主要从金融机构及电视等渠道获取金融知识,获取金融知识渠道较为传统、狭窄和单一。信贷需求低,对金融知识需求动力弱。
三、农村金融消费者素养对金融扶贫的影响
(一)金融消费者素质低,影响金融扶贫效果
一是农村消费者金融知识整体水平低。调查显示:40.11%的消费者认为自己的金融知识水平一般,21.3%认为“不太好”,8.21%认为“一点也不好”。对常用的金融知识和金融工具掌握欠佳。如,对储蓄、银行卡、贷款、信用等常用的金融知识或工具掌握度较低,平均准确率为47.57%、41.4%、36.47%、37.76%,均未超过50%;对假币的识别与处理能力弱。调查显示,20.97%的人不知道如何识别假币。二是农村金融消费者文化程度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比高达72.54%、高中至大学本科文化程度占比27.46%,研究生及以上为0。三是对金融知识主动获取愿望低。调查显示,当农村金融消费者对金融知识存在疑惑时,只有33.22%的消费者会向相关金融机构的员工咨询,而有7.05%的消费者“置之不理”,甚至有22.15%的消费者“不知如何寻求帮助”。四是观念较为保守,不愿或无能力去尝试新事物。如41.41%的农村消费者没有信用卡;若银行卡被银行自动取款机(ATM)吞掉了,仍有15.89%的农村消费者不知道怎么办。五是致贫原因与消费者素养息息相关。调查发现,致贫原因中缺少致富办法占83.33%、缺乏技术指导占100%、缺少劳动力占50%,这很大程度上与消费者金融素养低下息息相关。
综上,农村金融消费者文化程度低,对金融知识的获取渠道较为狭窄、学习金融知识比较困难,获取知识的欲望不足等原因,导致消费者金融素养长期得不到提升。消费者素养低下,导致其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共享存在障碍,造成国家政策及金融机构普惠信息等传达不顺畅,导致金融精准扶贫政策传导受阻,最终影响扶贫效果。
(二)经济基础薄弱,对高层次金融需求低
农户家庭经济基础十分薄弱。调查显示,在925户当中,94%的家庭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其中34%的家庭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低水平的收入使得农户把大部分收入用于保障生活和生产所需,几乎没有多余的钱或者精力投入到更高层次的金融消费需求当中。因此,农村金融消费者更愿意关心与其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获取金融知识的渠道也较为传统和狭窄。调查显示,农村消费者最感兴趣的金融知识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银行卡(借记卡和信用卡)、住房贷款、银行理财产品、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服务、银行自助终端设备,占比分别为44.64%、31.67%、25.94% 、20.64%和20.22%。最能有效地帮助其了解所需要的金融知识的方式是金融机构网点发放的宣传资料和电视宣传,分别占比63.02%、47.56%。
(三)对保险知识储备不足,灾害发生个人兜底
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多在山区,洪涝、冰冻等自然灾害高发,但农村消费者对农业保险知晓和购买率较低。调查显示,34%的农户不清楚买保险可以降低风险;在刚买的保险是否可以退的问题上,57%的农户表示不知道,16%的农户认为不可以,只有27%的农户选择了正确选项;知道并购买了农业保险的农户占比为27.41%,且险种主要集中于水稻保险,占已购买户数的67.04%,大部分农户对农业保险不知道。较低的保险知识储备,使得农户很少购买保险。但农业生产作为一项自然灾害风险极高的生产活动,保险覆盖面过低极易造成灾害损失,且这种损失一般由个人自担。如今年的黎平、锦屏等地发生洪涝灾害,未投保的农户将颗粒无收,损失惨重,使农户抵抗风险的能力大大减弱。
(四)缺乏信用知识,导致社会融资成本高,资金流入难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消费者对个人信用问题认识严重不足,风险承担意识低,多数农村消费者不知个人“信用”为何物,对不良信用产生的负面影响更是知之甚少,调查显示:仍有36.00%的人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个人信用记录或不知道过度扩张信用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申请贷款前,有31.57%的人没有考虑自己的偿付能力就进行贷款。银行针对“三农”贷款,放贷收益低,但却承担着因其信用度低而不愿或不能还款的高风险,使得银行不得不考虑提升贷款利率,农户融资成本变高,导致其贷款意愿减弱,资金流入受阻。因此,难以形成产业并规模发展,贫困程度不断加深。
(五)农村消费者信贷需求弱,扶贫政策效果难显现
调查显示:农村金融消费者素养文化程度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比高达72.54%、高中至大学本科文化程度占比27.46%,研究生及以上为0。农村消费者靠务工生活,收入低。经济来源主要靠务农生活的消费者占比65.41%;收入低,在5000元以下的人群占比高达94.49%。农村金融消费者年龄偏大。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率达55.76%,农村金融消费者年纪多数处于为40—59岁之间,占比达50.96%,而18-29岁农村金融消费者占比仅为占14.25%。信贷需求弱。被调查农户中有信贷需求的贫困户家庭占比为32.4%,平均每户信贷需求金额5.67万元;无信贷需求的占比为67.6%,村民整体信贷需求水平低。可以看出,农村金融消费者文化低、收入少、年龄高,他们受教育程度偏低,知识面较窄,学习能力较弱,生产经营能力差、面临和拥有的投资机会较少;受固有思想束缚的影响,主动运用金融资源发展经济的意愿和能力也较弱,信贷需求低,从而抑制了部分扶贫政策的实施和效果的显现。
四、对策建议
(一)提升金融素养,畅通信息交流渠道
一是提升金融普及的精准性和针对性。农村消费者由于收入、文化程度、年龄等存在差异,导致其对金融知识需求层次存在差异。如农村消费者对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金融知识需求高,对债券、理财等需求弱,找准消费者金融知识的薄弱环节,以农村消费者日常生产生活中所必需的金融基础知识作为普及宣传的重点,牢牢抓住农村消费者的共性和特性,设计针对性强、精准度高的金融知识普及内容和重点,推动金融知识精准普及。二是提升金融素养,畅通信息交流渠道。通过金融知识精准普及,提升农户金融素养,打通农户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壁垒,从而使农户随时掌握最新的金融扶贫政策,最大限度的利用政策,享受政策带来的实惠。
(二)提升经济基础,激发高层次金融需求
加大对贫困村特色主导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基于贫困地区各类产权的金融产品,扩大抵押物品种和范围,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帮助对接贫困村特色产业金融服务需求。加大对水、电、房、路、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筑牢贫困村经济发展的基石,支持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企业扩大债券融资,探索通过发行地方债、金融债等方式筹集扶贫开发资金。合理引导民间资本,鼓励和引导创业投资,激发消费者对更高层次的金融需求。
(三)推广农村保险服务,规避自然灾害风险
普及农户投保理念,从保障种养安全、贷款安全、降低农户损失的角度,为农户提供包含融资、保险为一体的金融服务,转移因自然灾害引起的巨大损失,使农户认识到投保带来的好处。同时推动保险机构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扶贫小额保险、涉农信贷保证保险等保险产品,提升贫困地区的保险密度和深度。
(四)加大信用评级推广,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
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个人信用认识不足,应进一步开展农村企业和农户的信用评级活动,广泛开展创建信用企业、信用乡镇、信用村和信用农户活动,让“诚信是金、诚信是财富”的观念深入人心,并让诚信企业,诚信农民获得更多的信贷支持和相应的利率优惠,获得更多创业发展所需的金融服务,形成正向激励机制和标杆作用。同时,将失信者列入“不讲信用”的黑名单,对“老赖”实行联合信用惩戒,进行媒体曝光。
(五)夯实金融素养,刺激信贷需求,助力扶贫政策见成效
加强金融扶贫政策的宣传解释,提高贫困农户运用金融发展脱贫的意愿和能力。充分利用“金融知识普及月”、“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金融夜校”农村金融教育等活动平台,增强消费者的金融素养和金融技能,增进农户对金融精准扶贫服务政策的了解,提升信贷需求,并通过典型成功案例的宣传示范,提高农户运用金融工具发展生产脱贫的信心和能力,有效助推扶贫政策顺利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黔东南州中心支行,贵州 凯里 556000)